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对策

2018-01-22 06:29陈建明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观念核心区域

陈建明

摘要:任何阶段、任何科目知识的学习,都需要以学科核心知识为基础才能够更加顺利的完成,高中的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地理课堂建设亦是必要的目标。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文章主要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视域去思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对策,以此达成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对策

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学习认知过程当中决定着最终学习成果的关键要素,在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过程当中,学生也需要有核心素养为基础,才能更快更好的理解与消化相关知识。为了确保教学过程的正常推进,需要进一步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去针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展开思考,这是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关键要点,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一、从观念入手,树立正面的人地观念

地理学科,是一门对于地理相关概念知識以及人地关系展开实际研究的关键学科,在教学体系当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为了达成理想的教学成果,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对于地理知识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必然联系有所了解,是地理教育的核心。人地观念的内容,主要包含了环境观、资源观以及人口观、发展观等等,在开展地理研究时,人地关系的协调,是我们展开研究分析的主要方向,也是在研究的重要目标。即是说学生首先需要具备人地协调的观念,才能更好的完成地理知识学习,以及后续的地理研究,这是最为基础的素养之一。因此在实际的地理教学过程当中,要体现以人为主的理念,建立起学生的人地协调理念,首先必须要从知识描述上体现出精细化、针对性的特征,要更全面的对地理背景(国家地理特征、地理环境在不同时间的变迁等等)进行描述,更加深入的分析人类社会对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以两者之间关系的变化。其次是在分析上要体现出客观性、理性化的特征,对于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要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启发学生更深入的进行思考分析,融入正面的地理观念。在评价环节亦是如此,对于学生的地理认知评价,也要将其观念视作其中的一项基准[1]。要分析学生对于人地关系的认知深度,通过学生的阐述去了解学生对于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人地矛盾是否有所了解,以及是否具备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而不是仅仅根据学生的地理知识认知程度去判定学生的能力,因为人的意识观念,对于其在专业领域的造诣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借助案例强化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案例是加速学生认知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自主自考分析能力的关键要素。地理学科的知识学习,并不能只是被动的认知,国内外知名的地理学家,其在地理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都是通过自身的思考去得出的,这正是作为地理领域研究者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即是自主思考的能力。学生是否具备自主思考的能力,这关系到其地理学习的效率以及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学的理论体系,是多学科交叉的体系,包含了自然、人文、历史等多方面的要素,而学生要有更深刻的认知,必须要具备对这些信息进行独立思考与整合的能力,学生要通过自身眼界的不断拓展,丰富自身的地理认知,并且对更多的地理概念进行更加明确精准的解释,要有多方面思考、推断的能力,对于不同地理现象的产生以及地理发展过程,要通过由因到果的推导去进行明确,并且逐渐学会通过自主的分析思考对地理变化进行预测。

三、通过课堂探索强化学生的区域认知

所谓区域认知,主要是指人们对于地表不同区域的特征及发展变化进行认知的过程,为了避免混乱,区域认知是学生地理学习过程当中必须要具备的认知能力之一,也是指导学生展开地理认知与实践的基本素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强化,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独立区分各个区域,进而展开针对性的研究,养成这样的习惯,学生对于各个地区的地理特征会有更明确的了解。除此之外,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能够使其对于各个区块的相关数值,包括面积、海拔高度等有更全面的认知,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这会使学生的学习与分析研究有更明确的入手点,以区域环境的选择为基础,一步一步的拓展认知,加深了解。另一方面强化学生的区域认知可以让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更强,例如通过对某一特定区域的环境信息了解(气候类型、温度、湿度、海拔等等),可以对该区域环境变化态势进行一定的预测,以此作为环境治理的依据。在区域认知当中,各个区域的人文风俗、地理发展历史以及气候等等,都是学生所要了解的,所以对于一个区块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将其集合在一个课件或是视频当中,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料,让学生随时进行巩固,这样一来学生的认知会更具针对性,将不同区块的认知区分开来,久而久之自然便能够形成区域认知的能力。

四、注重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践探索能力

众所周知,我国以及国外的地理学家,在早期进行地理探索,进行地图绘制时,并没有现代化的设备,而是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探索去得出探索结果与学术成就的。这也正体现着这些地理学家对于地理知识的探索欲望,对于地理研究的热忱。即便是当前的学生,要得到理想的地理学习成果,甚至在地理领域有一定的学术造诣,也必须要具备实践精神以及实践探索的能力,即便是在能够借助网络看遍全世界的时代,在地理学习研究过程中,也要具备实际参与地理研究探索的精神。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实践精神与能力,教师可以将更多的地理实验引入课堂,让学生通过实验去了解不同的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这是让学生体会到参与感的重要条件[3]。

五、结语

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其各个科目的知识学习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区域认知、人地观念以及自主思考能力等,都是必要的核心素养,决定着其学习成果,文中主要针对这几项关键素养展开了分析,望作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意见参考,提升授课质量。

参考文献:

[1]莫丽珠.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观摩2018年广东省初中地理优质课比赛的感悟[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20):22-23.

[2]罗玉梅.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盛春雳.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08):182-183.

猜你喜欢
观念核心区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健康观念治疗
分区域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