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实验教学中学困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8-01-22 06:29马清强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学困生核心素养

马清强

摘要:高三化学实验教学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实现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但是任何科目都有学习落后的学生,其中经常落后的便成为学困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班级成绩。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是提升班级总成绩的关键。本论文针对高三学生化学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并形成对应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三化学实验;学困生;核心素养

前言:

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改革提出的教学要求,其通俗来说就是利用学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教学,是解决学生的实理结合,更是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解决生活常识的教育,即化学实验教学是为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而服务的。而该教学中的学困生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高、基础知识薄弱、动手能力不强、学习方法不对等情况,针对这些情况的成因进行分析,是给出解决方案的关键。

一、高三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学困生影响因素

1.学习兴趣不高

学习兴趣是学习第一原动力,高三化学实验教学中学困生几乎百分百学习兴趣不高。正因为学习兴趣不高才会影响到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造成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理解力,理解能力不够强,不能正确理解教师讲解的化学内容。理解力不高主要和以往化学基础不良有关。第二,学习偏好。有的学生对文科拥有偏好,导致化学为代表的立刻成绩偏弱。第三,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态度,而学习态度反过来作用于学习兴趣,有的学困生学习态度消极,不求上进[1]。

2.基础知识薄弱

高三的化学实验除了对应的化学实验课程外,主要是复习高一、高二学过的实验课程。这些实验需要一定的化学基础。但是学困生因为基础知识薄弱,在做实验过程中照本宣科,使得他们不能顺畅操作,不能享受实验过程中“发现”带来的惊喜,无形中降低了实驗课程塑造核心素养的作用。

3.动手能力不强

学困生大部分存在依赖性,在高一、高二的化学学习中依赖教师,对化学实验认知不高,失去了最好的实验能力培养期,到了高三最关键的拔高期就会因为“营养不良”而逐渐落后,因此可以说动手能力差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因。而化学实验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动手能力差不仅仅降低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能力,也明显降低了核心素养水平。

4.学习方法错误

有的学生认为化学学习在于理论学习,只要明白化学成分发生反应的机理就行了。或者有的学生将精力用于化学难题解析上,对操作方面并不重视。这两者都忽视了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结果导致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水平低。

5.学校观念影响

在很大一部分高中学校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形同虚设的,教师本身教学水平低,化学试验器具少,甚至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都没有进过实验室。这种结果主要是学校教学观念导致的。失去了具体实验环节,教师打算通过实验建立学困生学习兴趣的计划也落空,这使得学困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难度更大。

二、高三化学实验教学中学困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案

1.夯实基础予以激励

教师在学情分析基础上,对学困生进行充分了解,掌握其薄弱环节,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来针对性补差,夯实学困生的基础。主要精力来解决学困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推出趣味性比较足的化学实验,吸引其关注,并能结合基础知识来解释化学反应,最后可以通过具体实验来对理论进行印证。比较有趣的实验有:天然水加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渐减少而生成沉淀。肥皂水主要成分为可溶性脂放酸钠,即R—COONa,其中R为烃基。R—COONa在水中与钙镁离子生成不溶性的脂肪酸镁或脂肪酸钙。方程式为以氯化钙为例,2R-COONa+CaCl2=2Na+(R-COO)2Ca。

2.探究为主提升创新

探究式学习是发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过程中成为问题的设置者,引导学生去寻找答案。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不断地结合专业知识,对出现的现象进行解释,这种探寻、讨论、操作于一体的教学模式让理论和实践得到充分结合。例如用500 mL无色透明、带有密封盖的玻璃瓶,加2gNa2S和200 mL蒸馏水制成溶液,此时加入1%的酸性靛蓝溶液,此时状态为绿色,封禁瓶盖后静置。可以看到液体在改变颜色,绿、褐、红、橙、黄。稳定后再震荡瓶子,可见颜色由黄向橙、红、褐、绿依次转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化学知识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建议先进后进搭配成组,实现拉动效果,过程中鼓励创新,因为创新是在完全掌握化学知识基础上的一种升华。

3.及时纠偏全面推进

对于学困生在化学学习中存在的偏颇,教师要积极地引导,使其明确理论和操作结合的重要性。并充分地利用生活中具有的化学现象展开教学,然后结合相应的化学实验,这种教法使得化学和生活链接紧密,提升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升了其学科素养,诸如通过实验明确了化学反应的几种类型,化学实验和社会生产的关系,对新生事物的推理和探究等等。为了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可以采用分组实验,给学困生向学优生请教学习的机会,也让学优生通过讲解过程来再次提升自我[2]。

4.改变观念资源整合

学校要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把培养对社会建设有用的人才作为第一信条,要积极地整合资源为学生建设环境较好资源充分的化学实验室。要有一定量的常见的化学实验物资,以便于教师利用化学实验教学来提升学生学习情趣,培养学困生的核心素养。更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来对学困生的学习进行科学调整,更可以组建专门的化学实验学习小组,由专门的教师来任教,集中学习集中培训,不断地刺激其学习心理,使其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三、总结

高三化学实验教学中学困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第一关就是学习兴趣的提升,那些有趣且需要融合一定基础知识去探讨的化学实验是首选。具体教学中教师则可以分组教学为主,实现先进拉后进的学习氛围。化学实验教学中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实现化学和生活链接,化学生活化教学,增加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指导生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云生. 探索课堂学习活动设计 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要求[J]. 化学教学, 2016(9):3-6.

[2]黄彩霞.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 考试周刊, 2017(93):158-158.

猜你喜欢
学困生核心素养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初中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思考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