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习作教学的适性实践研究

2018-01-22 06:29张娟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习作教学实践研究

张娟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习作教学过程中,老师就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来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适性理念开展教学。适性理念倡导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彰显学生的个性,顺应学生的天性,对学生进行启迪,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建生动的教学情境,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优化教学评价,利用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习作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统编教材;习作教学;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

适性教学的理念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教学方法的优劣之分,而只有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追求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利用适性教学理念来开展教学,就能够达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学生的心理、情感和思维等方面的规律来开展教学,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高效地开展作文教学,也是教师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当前学生的习作现状的确令人堪忧,许多学生缺乏生活的体验,没有足够的课外阅读积累,导致在谋篇布局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如何利用适性理念开展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写作学习的乐趣就成为了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

二、顺应学生的天性,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在学习过程中,只有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保持愉悦的身心新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1.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平时缺少对于生活中的观察,往往在写作时不知如何下笔,因此也要谈不上如何写得生动形象了,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笔者在要求学生写关于拔河的作文时,就组织班级内的学生和其它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场拔河比赛,在比赛过后要求学生们把他们的感受和感想写下来,这样就能够使学生有素材可写,能够把自己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使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写作的魅力。

2.丰富评价形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写作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利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来鼓励学生,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天性,即使学生对于作文感兴趣也会被一些挑剔和斥责所扼杀。教师在课堂上就需要以赞赏和鼓励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呵护学生对于作文的写作兴趣种子,使它能够成为学生进行写作的源动力,在实际的课堂作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首先教师就可以在对学生的作文评语中多一些鼓励,使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努力,感受到自己学习的进步,产生学习的自信心,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这样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让他们能够发现他人写作中的优点,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指出其他同学在写作中的精彩之处,并且说出理由,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就能够使学生产生写作的自信心,同时受到赏识的学生也能够获得成就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三、启迪灵性,让学生进行仿写

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就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开展教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不够成熟,因此在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过程中考虑的不够全面,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会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帮助学生巩固写作的知识,同时也能够降低写作的难度,消除学生的写作恐惧心理。

在统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就安排了一些关于写作的训练内容,并且其中的一些习作题目和课文内容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写作技巧进行指导,在讲解课文时,对课文的基本框架和选材角度以及结构布局进行重点的讲解,使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课文,学习课文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讲解完课文之后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这样就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完《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海滨小城》等等课文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景物的写作,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这儿真美》,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景物寫作特点,了解它们的写作角度和写作思路,从而对于景物类的写作能够具有一定的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景物的写作练习。

四、彰显个性,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开展适性化作文教学,就需要由内到外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彰显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开展教学。

1.同题异构。作文教学的内容包括作文的选材,作文的结构以及描写手法等等,在课堂上如果教师面面俱到地进行讲解,那么就会使学生陷入到套模板的写作模式当中,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按部就班地进行写作,受到了思维的束缚,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机械工厂生产的整齐划一式的作文,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需要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个人情感,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等方面的适当指导,给学生进行指引,让学生自由的发挥,不拘一格,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也就不再千篇一律。

2.自主创作。写作是一种个性化极强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创作,让学生大胆的放开手脚,写自己想写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样就能够凸显他们的个性,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地强调了要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因此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就为学生创建自由写作的情境,让他们写真人真事,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写作体验,利用适性化的理念来开展教学,从学生的认知情感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田春梅.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6,32(32).

[2]李秋娈.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6,20(20).

[3]李义锋.试论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6(30).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习作教学实践研究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