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纪要”

2018-01-23 05:43张先强
中国老区建设 2018年6期
关键词:丹桂老支书支书

□张先强

大年初一。福建省浦城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渐渐地褪去了晨雾,天边渐渐地亮起来。

去往仙楼山路上,穿着入时的游人络绎不绝。

脚下步道,石板铺陈,数条交叉小径纵横缀连。半山腰那条旧步道改建成红色塑胶路面,它和在建的环山栈道真像两条飘逸的缎带。丛林音响轻奏清曲名歌,是那么令人陶醉。

更值一提的是山上新建了两座A级公厕,老百姓多年几作呼吁的这项民生“小事”,终得政府回应。

盘恒登上越王台,伫立俯瞰,南浦溪两岸景观带滨水绕城,游人如织。城区新楼林立,宽广的丹桂广场宛如镶在城中央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五一三路、兴浦路、四贤大道、梦笔大道这四条主干道,都“白改黑”了,道路两旁摆上组合花箱,种上丹桂、樱花,原先蜘蛛网似的电线全部改置地下。

随着污染企业的搬迁,曾经臭气熏天的丹桂河而今清水畅流。再远眺,高速浦城南站从猪头岩直驱入城“快速通道”,也已拉开

了建设序幕……

这两年,浦城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兴县、文化强县,持续开展“百日攻坚战”“四比六促”活动,带领全县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仅城建项目就上了100多个,完成投资60多亿元。

丹桂城市广场、“水美城市”南浦溪示范段等建成使用,梦笔文化中心档案馆、博物馆主体工程封顶。公共绿化、美化全面升级:城区违法建筑和背街小巷整治等多年老大难问题全面攻克。新建绿道20多公里,摘取了省级园林城市桂冠。

产业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都以空前力度推进,各类项目上了270多个,总投资近700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省“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都超过百分之百!

正月初六。老师兼好友梁卫中先生远道来访。

在城南郊寻一“农家乐”就餐。为什么说是“寻”得此处?因为数万外出“大军”返乡过年,正月正头,宾客众多,酒店爆满,就连街头巷尾的小饭馆也难觅餐位。

几样乡间土菜上桌,一壶水酒端来,忽听“滴滴!”,喇叭声响。

“梁老师!”随声进来两位男女青年,笑容满面地跟梁先生打招呼握手。原来,夫妻俩是在鹭岛创业期间与梁先生结识的朋友。得知梁先生来到浦城,夫妻俩特地从山下乡源头村家中赶来见面。

听闻山下乡人,心生几分亲切。因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曾在那里工作了几年。

梁先生笑指我问冯支书(男青年叫冯文新,是源头村党支部书记)是否认识?冯支书一迭连声,“认识,认识,早在廿几年前就认识了!”

“是吗?”我不由疑惑:也许年纪大记性差了,一时还真记不起来呢。

“那时我还年少。”冯支书一脸认真,讲述了他与我认识的“第一次”——那年他参军入伍,临离家时乡书记(笔者)赶到他家送行,“在部队好好学,好好锻炼,将来退伍回乡挑担子……”,冯文新动情地对我说:“老书记,你当年嘱咐的话,至今我还记得呢!”

真是一个有心有志气的年轻人。冯支书告诉我,他在部队当兵四年,学习、训练年年评优,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退伍以后选择回乡,从村支委到当支书,领着乡亲们治山养竹、扩种丹桂、发展食用菌、开发矿泉水……一步一步改变着家乡的面貌。

“老书记,这几年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村民日子越过越甜,家家户户都建了新房,村容村貌整治一新。幸福院、农民广场都建起了……”冯支书邀请我去看看乡亲们今天的生活。

“好啊!”我笑着打量着眼前这位村干部,油然浮想:倘若一位乡干部的当年几句掏心话,果真激励了一位后生成长成才,那么今天,为乡村振兴为脱贫攻坚用心践行的“公仆”们,又是何等功德啊!

正月十九,友人相邀访雁塘。雁塘村是正在兴建的王家洲水库工程所在地。在村部落座甫定,老支书余继寿就说咱们去瞅瞅水库工地吧。

他猜着了我的心思。是啊,这座总投资近3亿元的水利工程,开建一年,进展如何?

沿施工便道驱车,至山脚下一座农家旧宅戛然停下。水库工程项目部就设在此处。“欢迎!欢迎!”技术主管罗优良迎上前来,笑说充当“导游”。罗优良和公司副总经理陈建孙,廿几年前曾与我同在水电站建设工地工作。那时候他俩还算嫩竹扁担挑重担,如今在业内担纲领衔,已是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了。

柘溪流域属闽江水系南浦溪二级支流。流域上游河谷狭窄,山峰叠嶂,中下游河段逐段开阔。每每发生暴雨洪水时,多因上游滞洪对下游数万亩粮田造成严重损失,有的洪峰甚而威逼城区。当然这些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从事“三农”工作时所了解。其时县里提出在王家洲兴建龙头水库,拟取库堤结合、河道疏浚等综合治理方案,并组织力量着手工程前期工作。岂料资金难筹,困难重重,一搁十几年。

“2012年,项目再度启动。”罗优良登上坝肩一制高点,环顾峡谷,指点周遭,介绍项目概况:水库以灌溉为主,兼顾供水、防洪。灌区包含4乡镇22村,3.06万亩耕地受益。

“工程总工期按30个月安排。2015年4月启动库区征迁工作,一年半大坝主体工程就开工了。”罗优良夸赞镇、村两级对工程顺利推进立下汗马功劳。老支书告诉我,库区用地1800多亩,全在雁塘。不仅需拆迁房屋1400多平方米,还需生产安置160多人口。这些工作村两委都认真细致做妥贴,业主、村民都满意。

我知道这些工作非易事。紧握老支书的手投去赞许的目光。

“盼了廿几年的民生工程能落地,做点贡献大伙都乐意!”老支书爽朗地说。

我们俯看筑坝工地,巨型拌料机械隆隆吞吐,工程车穿梭来往,人员忙而有序。“为了确保工期,工人们春节都没停歇。”罗优良告诉我们,“生态,环保,是这个项目贯穿始终的理念。建成以后的王家洲水库,必定是一处风光绮丽的水利风景区。”

说到这里,罗优良凝神远眺,眉间眼角流露出憧憬。

“我们也会抓住机遇,引领村民把家门口的‘金山银库’看好、用好,走出一条库区致富路。”老支书接上话头,笑逐颜开。

车停双门井村口。广场上彩旗飘舞,人群汇集——“匡山生态景区一期EPC项目开工仪式”正在举行。

会场扩音器传出县旅游局长介绍项目情况的声音。

“既来了,不进场去吗?”司机问我。

我说不必打扰,20年的梦想得到了见证就好。

突兀于闽浙交界的匡山峰奇石异,早在元末因“浙南四先生”结庐隐居就声名鹊起。沧桑风雨给这座大山留下丰厚的文化积淀。

这里的自然生态在村民守护下,原始森林“连峰蔽谷,一翠千万顷,四顾不见其际”。廿年前村支书李仕银邀约初次造访,便令我震憾折服,自此结缘生梦。

历届县、镇领导和有关部门都为匡山走出深闺夯筑基础。规划编制出来了。公路修建上山了。电信互联网开通了。国家级森林公园也创建成功了。

匡山村民精心呵护“金山银山”,创建美丽家园,连连获得国家级生态村、国家森林旅游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美丽乡村、全国文明村,使得匡山愈发出彩,

日益引来四方游客……

我这许多年与匡山人怀惴梦想,一起爬山涉水,寻幽探奇,苦苦乐乐,度过多少时光,自认已是一介村民,怎忘却得了初心。众多乡贤文友的讴歌咏叹,老领导挥毫“唯天在上”“苦乐匡山”的语重心长,每每忆及而挥之不去。

梦未圆,总在盼,企盼匡山可持续开发这一天早点到来。

果然盛世新时代,精诚石为开。本届浦城县委、县政府接过历史接力棒,思路拓宽,精心运筹,终将筹资“瓶颈”疏浚:匡山,按4A生态景区建设,总投资超过2亿元。

扩音器响起县委书记周永和洪亮的声音:“现在我宣布:匡山生态景区一期EPC项目正式开工!”顿时礼花迸发,爆竹声、欢呼声、机械声交织共鸣,在峰巅峡谷久久回荡。

廿九乃戊戌年正月最后一日,当为匡山谱写新篇之始。◀

猜你喜欢
丹桂老支书支书
好支书
乡村老支书
才艺展示园
丹桂飘香
兴旺一个村,需要几茬人?——三任支书一条道,一棒接着一棒跑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④
咱村的老支书
老支书
清末上海新丹桂茶园表演《红楼梦》戏曲考论
老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