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治疗, 让“失明”遇见“光明”

2018-01-23 12:29孙晓东
家庭用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基因治疗遗传性变性

孙晓东

在失明患者中,有一部分人是在十几岁开始失明的,还有一部分发展晚的,到五六十岁才开始失明——他们是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在中国,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超过50万,但常常被社会所“遗忘”。因为在大家的传统观念里认为,失明代表着永不见“光明”,治疗亦难以逆转其结局。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这一“壁垒”有望被攻破。

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一种,是由于人体携带的致病基因损伤了视网膜神经细胞功能,导致细胞功能丧失,甚至完全死亡。目前已发现的致病基因有256种,且通常具有家族遗传性。一旦视网膜神经细胞死亡便无法再生,导致患者视力逐步丧失,几乎没有治疗手段。

可喜的是,这一治疗无望的疾病,在基因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有了突破。其中最为著名的是2017年12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宣布批准上市的创新基因药物,以治疗患有特定遗传性眼病“先天性黑矇”的儿童和成人患者,“先天性黑矇”即是一种遗传性视网膜疾病。

随着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新型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类疾病治疗成为可能。尤其是基因编辑技术能够对患者发生错误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进行修剪、切断、替换或添加,其效率高、速度快,甚至有望根除致病基因在家族世代间的传递。而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多数是单基因病,很适合基因编辑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前,国内也在积极探索开展基因治疗,针对该类疾病的不同突变位点,开发对致病位点的精确编辑技术,搭建经济、高效的基因治疗技术平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不仅建立了一整套符合国际规范和中国人群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临床诊疗流程及基因检测分析流程,而且建立了全國第一个多中心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分子诊断信息管理系统。

我们将重点关注这一被“遗忘”的人群,通过对其进行基因检测,了解患者遗传背景、疾病进程,通过基因治疗而改善预后。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患者的发病率为1/3 000~1/5 000,以中国每年出生1 500万新生儿计算,相当于4 500例新生儿从一出生就携带失明“判决书”,因此,我们也将对育龄期患者进行生育指导,未来甚至在母亲怀孕时,也能通过基因检测发现问题,并进行宫内修复,避免“遗传盲”的悲剧再次上演。

我们期望,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能在不久的将来从“绝对盲”过渡成“可逆盲”,通过基因的检测和不同阶段的有效干预,让患者及其后代不再失明;而对于一些失明患者,也可通过基因治疗,重见“光明”。

猜你喜欢
基因治疗遗传性变性
征兵“惊艳”
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在突发性耳聋发病中的作用
基于文化生态特征分析的文化生态治理研究
DNA
涎腺组织再生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提高对遗传性心律失常的认知与诊疗水平任重道远
“变男变女”
基因修饰的脐血MSCs移植对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