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引领前行
——“全省十佳档案宣传案例”排行榜

2018-01-24 17:46省档案局法规宣传处
浙江档案 2018年6期
关键词:档案局峰会浙江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2018年全省档案局(馆)长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省档案局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档案系统具有代表性、影响力的档案宣传案例,在全省档案系统组织开展了“全省十佳档案宣传案例和优秀案例”总结宣传活动,现将“全省十佳档案宣传案例”公布如下。

一、“朱志伟式”最美兰台战士身影闪耀浙江大地

2013年,省档案局(馆)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宣传报道了龙泉市档案局(馆)长朱志伟甘做群众服务员、同事勤务员、基层指挥员、一线战斗员的先进事迹,国家档案局作出了在全国档案系统开展向朱志伟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朱志伟被中央宣传部确定为“时代先锋”先进典型,并被授予“浙江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2014年,为进一步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在全省档案系统开展的“比实干、比服务”主题实践活动,集中挖掘和总结宣传了朱文珍、陈小冬、陈蕾、杨谋幸、李美广、张满山、陈林飞、屠剑虹、张大华、张明忠、徐靖波、顾武君、姚慧英、朱悦华、潘世国、雷岳舜、王瑾等一批“朱志伟式”的最美兰台战士。其中,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档案员张明忠荣登“最美浙江人——浙江好人榜”。

《最美兰台战士——新时期浙江档案工作者的先进代表》一书公开出版,“最美兰台战士”先进事迹在全省进行宣讲。从朱志伟一个人,到“朱志伟式”的最美兰台战士集群、团队集群,兰台“最美”精神已经落地生根,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二、“浙江档案人职业精神”评选提炼活动凝聚人心

2015年,省档案局(馆)在全省档案系统部署开展了“增强职业精神、提升职业能力”活动,进行“浙江档案人具有怎样的职业精神”大讨论。通过研讨、征集、评选,提炼形成了“忠诚担当、创新开放、敬业守真、淡泊清廉”的浙江档案人职业精神。

忠诚担当体现的是政治品质,创新开放体现的是时代要求,敬业守真体现的是职业特征,淡泊清廉体现的是工作作风。2017年8月,省档案局印发通知,在全省推选“践行浙江档案人职业精神”楷模,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经过逐级申报、审核评选、媒体公示等环节,2017年12月,省档案局发出通报,30名同志被推选为“践行浙江档案人职业精神”楷模。通报大力学习宣传“践行浙江档案人职业精神”楷模的先进事迹,掀起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热潮。全省引导广大档案工作者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争做浙江档案“兰台铁军”的优秀分子,为新时代全省浙江档案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浙江方言建档工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为抢救留存正在逐渐消失的方言,浙江省档案部门于2011年11月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浙江方言语音建档”工作。通过开展普查、制定文本、制作音档、整理归档、试点先行和全面实施等环节和步骤,全省共完成96种方言语音建档,总容量达到400G,建成了内容完备、体系健全的浙江方言语音档案资料库。省档案局(馆)制作出版《乡音的呼唤——浙江方言语音典藏(光盘版)》;与腾讯·大浙网合作打造《乡音浙江》栏目,点击量达300多万,参与互动近30万人次;与浙江新闻移动客户端联合推出《辨乡音送年礼》栏目;让方言语音档案走进中小学。在方言语音建档工作中,新华社以“浙江为方言建档,记录逐渐消失的声音”为题,向全球播发新闻稿。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即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新华每日电讯》、浙江经视等媒体纷纷转载,《浙江日报》、《东方早报》、新华网等刊发相关深度报道,浙江省政府门户网站、搜狐、网易、浙江手机报等也相继转载。此外,加拿大、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众多媒体也进行了宣传报道。相关权威专家对这项工作予以高度评价。

四、“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联动开展精彩纷呈

2013年,国家档案局决定自该年开始,把每年的6月9日即“国际档案日”作为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全省档案部门紧紧围绕每年的活动主题,坚持以上率下,突出系统联动,注重媒体合作,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每年出席“6·9国际档案日”主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省领导、国家档案局《档案工作信息》多次肯定全省国际档案日主题宣传活动。2013年,围绕“档案在你身边”主题,省档案局(馆)联合杭州市档案局、上城区档案局、市城建档案馆、市房产档案馆在杭州市吴山广场举行了浙江省暨杭州市“档案在你身边 国际档案日”展览咨询宣传活动。2014年,围绕“走进档案”主题,省档案局(馆)举办了“家庭档案见证改革开放”主题展览。2015年,围绕“档案——与你相伴”主题,省档案局(馆)举办了“‘记得乡愁’——浙江省民间档案文献收藏精品展览”。2016年,围绕“档案与民生”主题,省档案局(馆) 联合11个市档案局(馆)举办了“档案见证‘两美’浙江主题展”,在“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及其微信公众号和浙江档案网,开辟“国际档案日”宣传专题。2017年,省档案馆新馆启用日与国际档案日在同一天,围绕“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主题,在新馆举办了珍贵档案文献资料捐赠仪式;举办“‘两美’浙江的成功实践——浙江省‘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成就展”“‘家的记忆’民间档案文献展”。

五、杭州:“G20峰会”档案花开别样红

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杭州市档案局(馆)“G20杭州峰会”档案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累计收集到“G20杭州峰会”文书档案4.9万件、照片档案1.1万余张、录音录像档案360小时、实物资料1100余件。市档案局被评为浙江省“G20杭州峰会”工作先进集体,峰会档案工作多次得到时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一德等领导批示肯定。为切实提升峰会档案工作的宣传影响力,市档案局(馆)编写了《杭州记忆》《西湖风情画》;举办了“外国人与老杭州暨出席G20杭州峰会领导人画像展”“改变——G20峰会与杭州”等展览;组织了“聚焦天堂盛会 拥抱五湖宾客”第十届“杭州印象”纪实摄影大赛;拍摄了“G20杭州峰会”档案专题记录片《G20,档案人在路上》,成为杭州档案人与G20相伴同行的精彩见证。同时,积极总结“G20杭州峰会”档案工作经验成果,撰写了《峰会档案别样红》等专题文章在《中国档案》杂志刊发,该文获评中国档案杂志社2016年度优秀作品。目前,市档案局(馆)正积极做好“G20杭州峰会”史料展示厅展品征集和峰会档案整理工作。届时,随着峰会档案神秘面纱揭开,档案的价值与魅力将再一次震撼人心。

六、桐乡:世界互联网大会珍贵记忆全媒体展示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自2014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期间产生了大量的文书、照片、实物、视频等多种载体的档案资料。2014年以来,桐乡市档案局(馆)就以“留存最完整、最齐全、最系统的大会档案”为目标,立足阵地、建立制度、收集故事,同步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平台开展宣传互动,建立起覆盖市镇村的立体宣传网络,及时、客观、真实地宣传大会全过程。经过全体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前三届大会共整理归档文书档案5580卷(件)、照片档案25卷2250张、实物资料179件、视频近2万分钟。这些档案真实记录了历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全过程,留住了大会过程中一段段难忘的珍贵记忆。此项工作得到了国家网信办以及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为再现世界互联网大会场景,桐乡市档案局(馆)还将以建设档案新馆为契机,策划世界互联网大会档案主题展,集中展示历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精彩瞬间、珍贵片段,让社会群众近距离感受大会、感受家乡发展脉搏,为全市“人文名城”“风雅桐乡”建设助力添彩。

七、《档案法》颁布30周年宣传周活动火热进行

2017年9月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30周年纪念日。9月4日至10日,省档案局(馆)联合省普法办,以“在依法管理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主题,在全省开展《档案法》颁布30周年宣传周活动。利用浙江手机报微信公众号投票和专家推选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了习近平同志考察浙江省档案局(馆)、全省档案部门协同推进“五档共建”、全国档案系统开展向卞峰煜朱志伟同志学习活动等10件大事;组织全省档案系统参加“宝葫芦杯”档案法律法规知识有奖竞赛活动;制作发布档案法治动漫宣传片《档案就在你身边(第一季)》,首次用动漫的形式“以案说法”。在“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浙江档案网及其官微开辟“在依法管理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宣传专题,以图文视频的方式及时发布全省《档案法》颁布30周年宣传周活动信息。总结宣传、发文公布金华市、丽水市、嘉兴市、德清县档案局等4个“法治档案建设示范单位”和20名“浙江兰台铁军法治标兵”。据统计,截至9月10日,“浙江在线”专题发布信息175条,网站累积点击量151200次。《浙江日报》《钱江晚报》等多家媒体对宣传周活动进行了集中报道。

八、江山:“馆外建馆”让档案从深闺走向大众

近年来,江山市档案局(馆)通过在景区、景点、革命遗址等处建设众多主题展馆的形式,让档案走出深闺,走向公众,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成效。2007年,市档案局(馆)率先建成清漾毛氏文化村系列展馆。源于市档案馆征集珍藏的清同治《清漾毛氏族谱》,清漾村声名鹊起,从一个普通的江南小村落变成了国家5A级景区,被公认为“江南毛氏发祥地”“毛泽东祖居地”,累计接待参观人员100万余人次。2014年,在大陈村建成占地约200㎡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大陈纪念馆,累计接待参观人员10万余人次。2016年,“中美联手抗日纪念馆——江山民众营救杜立特行动飞行员事迹陈列”建成开馆。该馆以江山市档案馆珍藏的一组民众救护杜立特机组飞行员档案为展陈主题,是国内第一个以“杜立特空袭”为主题的纪念馆,累计接待参观人员20万余人次。此外,江山市还建成了中共江浦县委旧址展馆和上王竹子林革命遗址展馆两个革命遗址展馆,这些主题展馆被赋予廉政教育、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不同教育功能,充分发挥了档案的核心价值观作用,扩大了档案部门的社会影响力,有力助推了档案事业发展。

九、丽水:抗战记忆抢救展示体现档案人使命担当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激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丽水市档案局经过3年多的精心筹划和准备,充分发挥档案优势,开展了“抗战记忆与影像”系列活动,系统收集了丽水这片红色大地上100多名“抗战老兵”和30多处“抗战遗址”的文字和影像。2015年5月至9月,市档案局(馆)联合《处州晚报》开展“铭记抗战历史·弘扬爱国精神——丽水市抗战遗址寻访”系列报道,组织开展“丽水市十大抗战遗址”评选活动,并在“十大抗战遗址”处树立纪念碑,此举再度引发当地各大媒体的关注与好评,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2015年9月至11月,作为丽水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重要活动的“英雄不老——浙西南抗日战争人物影像(文物史料)档案展”在丽水摄影博物馆展出。在做好展览的同时,还积极抢救和丰富丽水珍贵的抗战档案史料。2017年10月,丽水市档案局(馆)、《处州晚报》共同编辑的《丽水市抗战遗址》一书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2018年2月,丽水市档案局(馆)编、吴利明著的《烽火英雄——浙西南抗日战争人物影像档案》一书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十、绍兴:档案展览诠释女排精神感召力

2014年4月1日,《弘扬女排精神 实现强国梦想——陈招娣生平事迹展》在绍兴市档案馆开展,这是陈招娣档案被征集进馆后以公开展览的形式首次向市民开放。2016年,市档案馆聚焦热点,打通时空界限,让新、老女排精神在市档案馆相遇。《绍兴日报》连续一周多次以大版面、大篇幅刊登与陈招娣档案相关的文章;绍兴网、掌上绍兴等媒体网络端、手机端也紧跟其后进行报道;市档案局(馆)微信公众号深度挖掘陈招娣档案所展现的女排精神,相关推文转发量破万;《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杂志、《浙江档案》杂志等国家级和省级媒体推介绍兴的经验做法;《中国档案报》头版刊载《风雨彩虹、铿锵玫瑰——陈招娣近两万件档案背后的故事》一文;2017年清明节前夕,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国相册”栏目摄制组对陈招娣档案的征集和布展过程进行采访拍摄并播出;2018—2019年“女排世俱杯”落户绍兴后,袁伟民、郎平等著名排球运动员纷纷来绍,郎平特意来到绍兴市档案馆看望昔日队友陈招娣的档案展;《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等主流媒体及时进行报道,挖掘档案中的细节和故事,展示陈招娣与郎平之间的深厚感情。静态的档案馆藏,辅以动态的宣传运作,这是绍兴市档案局(馆)拓展工作思路、深度精准宣传的有益实践。(省档案局法规宣传处/供稿)

猜你喜欢
档案局峰会浙江
Mother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雷厉风行 立即落实已蔚然成风
——省档案局馆及时传达省直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会精神
陕西省档案局关于表彰陕西省首届“解读档案传播文化”优秀征文的通报
外媒聚焦上合峰会:风劲帆满待启航
香山峰会的新期待
峰会如何蝶变一座城
历届峰会回顾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石家庄市档案局开展第二批次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