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教学的革新思考
——“四校四导师”毕业设计实验教学课题的启示

2018-01-24 20:44四川美术学院环境设计系
艺术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课题实验教学

□赵 宇 四川美术学院环境设计系

一、“四校四导师”环境设计本科毕业设计实验教学的收获

“四校四导师”环境设计本科毕业设计实验教学课题由多所国内高校组织专业教师与毕业生组成,活动由开题报告、两次中期汇报、结题答辩四个集中教学环节构成,历时88天。

按照课题教学要求,参加学生在课题组教师共同指导下独立完成选题设计。在掌握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原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题任务书,对选题用地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对已掌握的专业理论与技能加以深化运用,学习构思与分析方法,掌握城市景观与建筑设计综合基础原理和表现。成果应符合相关专业知识规范,能够按课题阶段计划进行课题拓展,达到实验教学课题的相关要求(掌握基础建构原理、功能分布、空间塑造、制图、识图、专业表现技法、文本写作)。

在88天的设计过程中,经历的同学度过了既充满挑战又收获颇丰的紧张时光。课题任务书的要求非常明确,设计过程中,中期检查对我校设计方案提出的意见也很中肯具体,但同学的知识构成在满足课题要求时显得不敷应对。一方面,对建筑的认知和设计表述的能力不足,导致必要的构造知识缺乏,无法具体面对建筑的内外部空间展开设想,也常常无法用符合通用语言表达方式的基本图式去完成设计的构想。另一方面,艺术设计的审美特性在逐步退化,很多方案呈现空洞化、粗陋化的趋势,缺乏对审美的推究和玩味,沦为或缺乏工程构造支撑,或无法表达审美目标的尴尬作业。这与其说是同学在设计上的稚嫩,不如说是环境设计教学在观念上缺乏对当下条件的应对,反映出我们教学环节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二、毕业设计实验教学课题对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启示

艺术学门类下的环境设计是多种专业知识汇集的一个综合性学科,几乎涵盖了当代所有的艺术与设计门类,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各个领域,知识门类多,历史、文化、艺术、规划、建筑、结构、高科技等,都必须涉猎掌握,劳累而效率不高。然而被忽略的是,这个专业的核心知识点在哪里,抑或说它有没有核心技术?

(一)环境设计的知识点

环境设计的知识点并不复杂,其核心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艺术设计,二是构造常识。

艺术能力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价值不言而喻,它是本专业赖以存在的前提和根本,去除这一重要因素,环境设计的焦点就完全变成了工程设计。因此它要求本专业的同学具有艺术的思维和判断能力,以及可以从容支配的艺术表现技巧。这种核心知识的结果从目前成功设计师的事例中清晰可见,早期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在艺术上具备了非常强大的实力,使其在面对具体设计时可以充分调动各种艺术手段,达成感人的艺术效果,从而顺利完成设计[1]。

构造常识是建造类型设计的技术支持,它使艺术设计区别于纯艺术行为,也是构成环境设计核心知识的基本方面。这里的常识是指作为艺术设计门类的环境设计,并不要求具有结构工程师的计算能力和具体解决技能,而是需要了解或理解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和运动力学等常识性知识,善于利用而不为其所困,由此而成为具有创造姿态的艺术设计者。

这种边缘结合的状态,可以产生良性的多元设计视角,调动单一专业无法操控的手段切入设计,创造出好的作品,塑造出优秀的可持续设计人才。但也隐含着既与艺术游离,也无法走进技术的尴尬状态,这种状况其实已经在教学中露出了端倪。

(二)环境设计教学的现状背景

近年来艺术专业的招生门槛完全被艺考培训踢破,那些辅导精英们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夫,基本达到点石成金的境界,不管是人是鬼,只要进去,被“三面无调”“三庭五眼”等鬼招一模范,即刻登堂入室,走进美院,加入艺术设计的行业。这样一来,环境设计所要求的艺术能力变成了只能应付入学考试的定式技法,充满想象力的艺术能力变得遥不可及。甚至有人四年读书期间,从不关心一个艺术事件,从没看过一次艺术展览[2]。

此外,对需要潜心理解的构造常识,却由于生源知识结构偏重文科且成绩偏低这样的现实而流于表面,依然用形式感觉的简单方式去处理构造上需要条理、逻辑与空间想象的问题,从而导致矛盾设计的普遍存在。或是受限于结构的要求,简单适应而不能变通与突破,设计无法创新;或是模仿大师的作品而不能理解那些耀眼作品的内在品质与技术条件,空洞而粗糙。

(三)毕业设计实验教学对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启示

在本次“四校四导师”环境设计本科毕业设计实验教学的设计点评中,针对同学在设计中的困惑,王铁教授多次提到艺术遭遇技术时该如何面对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难以给出标准答案,但却敏感地切中了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最为核心的知识点。

我们从匈牙利佩斯大学建筑学院各个课题学生的设计方案中,看到了从对课题的理性分析过渡到艺术表现的设计解决的过程与结果,呈现出一种醉心于对设计问题的研究和对艺术形态的玩味自我境界,以我们的角度有些难以理解,这些工科系统的同学对一个环境场景传递的艺术感受有着如此敏感的触觉和如此熟练的掌控能力。

“四校四导师”环境设计本科毕业设计实验教学课题对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启示,在于意识到构成本专业艺术与构造两大核心知识点的意义,如果偏废了其中之一,势必给专业的发展和设计的进步带来极大的危害,更是对专业教学目标的重大偏离,很可能出现既脱离艺术轨迹,又无法完成技术适应的困难局面。

三、对环境设计专业核心知识点教学的革新思考

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知识点需要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加以充实。针对目前艺术设计学科的现状,需要对整个教学体系进行必要的梳理,建立起围绕专业核心知识展开的培养训练体系。

(一)生源的选拔保证

前文提到当前的生源状况,主管部门应该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及时调整人才选拔手段、途径和内容,及时改革已经延续多年一成不变的招生考试方式,加大对生源艺术素质考核的内容。有学校已经考虑避开考前艺术补习的生源,以全新的思维对生源进行选拔,这是一个好的迹象。

(二)专业核心基础的认识与教学策略

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基础由艺术素质与专业技能两部分构成。

艺术素质较为抽象,训练手段和成果评估难以模式化,但基于艺术设计专业长期的经验积累,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定式和经验,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观念的转变和方法的革新,实现起来并不困难。当前设计专业的艺术基础教育过分强调与设计的接轨,在艺术观念、表现能力、对艺术环境的关注等方面有所欠缺,甚至为迎合艺术素质的不足而削减必要的训练环节。环境设计专业的应该彻底转变艺术训练体系作为基础的观念,它不是基础,而是更高层次的设计素质,是高级设计人才必备的专业素养。因此,课程应该在低年级和高年级分别开设,鼓励各种表达训练方式,甚至鼓励向纯艺术方向的探索和发展,以此提高学生的艺术眼界和表现能力,为设计的艺术性提供有效的支撑。

专业技能的训练是环境设计区别于其他艺术设计门类的专门训练,是专业设计的基本保证,其核心课程是建筑制图和建筑设计基础。通常情况下,艺术院校的课程体系实行分段行课制,课程之间的衔接较为困难,容易出现学了后面,忘记前面的问题。因此,制图和建筑设计基础应该连贯安排,并将后续设计课程与前置课程联成一个体系,所有设计课程以统一的基础标准进行作业要求,加强核心基础技能在整个训练体系中的出现频率,在不断地运用和强化中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三)专业设计课程的组合推进

环境设计是综合性的庞大体系,设计教学的任务非常多,如果面面俱到地进行个案教学,不仅无法在有限的教学时数控制下完成任务,还会使学生产生依赖。专业设计应该推行类型化教学,将市场多变的个案设计归类,如景观专业分为居住环境设计教学、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教学、自然环境景观设计等,以此为主导课程,插入配套的辅助课程,拉长行课周期,使课程训练达到一定的深度,并引导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主动思考和适应训练。

结 语

从根本上来说,大学的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就业培训,而是为更高境界储备的初始动力。大学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批判性的阅读能力——使你对工作中复杂的行动方案进行清晰的阐述;必要的写作能力——使你清楚地向同僚阐明自己的观点;独立思考能力——使你避免人云亦云;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使你轻松应对工作和娱乐中的不断变化”。专业是一种技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而培养思考学习的能力,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课题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星.云.海》
《花月夜》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