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城》《老人与海》看中西文化差异

2018-01-25 08:30刘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天意圣地亚哥船夫

刘源

语文教材中收录了沈从文的《边城》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两篇课文,两篇文章都塑造了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船夫形象。

《边城》中老船夫与孙女翠翠相依为命,他将自己的爱都倾注在翠翠身上。他怕翠翠生病,不让她坐在热石头上;他担心翠翠会寂寞,所以给她讲笑话、讲故事和唱歌;为了给翠翠嫁个好人家,他东奔西走,最终却弄巧成拙,招致船总对他的误会,老人最终在一次暴风雨中死去。

《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而他坚持不懈,终于在第85天捕到了一条身长十八尺的大马林鱼。这条大马林鱼将老人的船拖往深海,而老人通过两天两夜的搏斗后,才杀死了大马林鱼,但鱼的鲜血却引来了鲨鱼,并吃光了马林鱼,最终老人得到的只是一副鱼骨头。老人回来后,只能在睡梦中以过往美好岁月的回忆忘却现实的残酷。

一个人的行为活动、性格特质,都是在环境以及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老船夫以及圣地亚哥的一系列行为,与他们自小所受的教育以及环境影响紧密相关。老船夫和圣地亚哥作为中西方文学领域两个较为经典的悲剧人物形象,其角色在小说中的行为选择、话语表现等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分析,这有利于让学生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知。

一、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文化强调伦理。中国的农耕文化孕育了中国人的伦理思维,加之封建统治者为了便于统治而不断强化这种思维,形成了中国的伦理型文化。

西方文化强调认知。西方从始至终就传承着一种自由的文化氛围,向往自我认知,也更倾向于平等自由。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下,西方的思维方式偏于科学认知型,且注重个人的奋斗,“美国梦”文化也正发源于此,认为只要个人坚持奋斗,都能过上理想生活。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老船夫和圣地亚哥身上有所体现。

伦理思想在中国可谓根深蒂固,尤其是《边城》的故事设置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湘西邊界的一个小镇,人们的伦理观念更为强烈。小说中的老船夫身上有着传统中国人重义轻利、淳朴宽厚、与人互助的品质,在为人处世上坚持自己的原则,追求无愧于心。如老船夫将摇桨渡船看作自己的职责,而坚持不收过渡人的钱;他去屠夫那儿买肉,屠夫表示不用给钱,他便要自己算好钱扔到屠夫的钱桶里。老船夫的这些处事细节都体现了他所坚持的伦理观念。

西方文化中具备冒险精神,他们拥有征服自然的欲望,并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加深对自然的认知。《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饱经风霜,在持续84天没有捕捉到鱼后,他整个人已经十分疲惫且伤痕累累。但圣地亚哥并没有就此放弃,在第85天捕到大马林鱼后,即便船已经被鱼拖入海中,他也忍住饥渴和疼痛,不断与鱼搏斗,试图征服它。面对饥渴和伤痛,“这是一条大鱼,我一定要征服它”的信念支撑着圣地亚哥与大马林鱼搏斗了两天两夜,最终他征服了对手。圣地亚哥这样惊人的意志力背后是他被大鱼反抗而激发的征服欲望,同时也凸显出这一角色刚毅、坚强的性格。

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不同

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在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哲学主张的是“天人合一”,认为人应该顺从自然和宇宙运行的规律,并且认为人无法违逆天意,所以应顺应天命。这个观念最早由庄子提出,后董仲舒则发展出了一个思想体系。在道家和儒家这两个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思想流派中,同样有着天人合一这一理念。而在这种长期的文化影响下,天人合一的观念也就一直处于我们的认知中,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行为。

西方文化主张“天人相分”。“天人相分”是西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认知,认为天与人是两个互相独立的个体,都具有其各自的运行规律,是无法相互干涉的。西方世界观认为,宇宙万物乃上帝凭借“自由意志”,花了六天时间创造出来的,而人亦是上帝所造,为了完成上帝所赋予的神圣使命,天与人是不能相互支配的。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的理念在老船夫和圣地亚哥身上各自有所体现。从天人合一的观念出发,人们具有浓重的宿命观,认为天命难违。《边城》中的老船夫同样认为个人的命运无法自我掌控,将其所遭遇的苦难都看作是天意。如老船夫数十年如一日地管理渡船,迎来送往中他从没十分认真地思考过这份工作对于自己或他人的意义。老船夫对渡船工作十分认真负责,这其中除了因为他个性淳朴之外,还因为他认为做好这份工作就是天命,自己只要按照天意做好本分即可。老船夫还将人的死亡也归于天意,无论其是不是应该避免的悲剧,如他将女儿的死说成是天意,面对天保的意外死亡,他也说“这是天意,一切都是天意”。似乎这种解释能够让所有人都不受到责备。老船夫将生活中的所有不幸之事都看作是天意,他在操心翠翠的婚姻过程中,弄巧成拙,而且因天保的死而招致船总的误会,最终郁郁而亡。老船夫所认同的宿命观使之缺乏对命运、对苦难生活的抗争勇气,最终成为一个悲剧性人物。

西方天人相分的物我观念使之能够较为客观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如《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尽管他也认为要爱护鱼类和尊重生命,但面对捉襟见肘的生活和空荡荡的家,他知道自己必须去捕鱼来改善生活。在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后,圣地亚哥遭受到周围人的质疑和嘲笑,而此时他认为如果自己可以捕到其他渔夫没有捕到过的马林鱼便可以挽回自己的尊严,且改善当下生活的窘境。因此在捉到马林鱼后,即便被大马林鱼拽入深海,他也不愿意放弃,持续与大马林鱼搏斗,尝试杀死它。圣地亚哥说:“鱼呀,我喜欢你,也很尊敬你,但今天天黑之前,我要杀死你。”在天人相分的价值观影响下,尽管圣地亚哥多次表达自己喜欢鱼,说“它是我的兄弟”,但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尊严,他依然选择杀死马林鱼,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三、性格本论观念不同

中国文化主张人性本善。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领域内,儒家倾向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以人为本:孟子最早提出“人性本善”的观点,《三字经》又有“人之初,性本善”的阐述。

西方文化是以神为本的。基督教的原罪论认为人生来就有罪,人应该在后天进行赎罪。

《边城》中的老船夫是典型的具有善的品质的人物形象,而《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则是以救世主耶稣为原型而塑造的。

《边城》中老船夫生活的茶垌是一个世外桃源式的封闭镇子,里面的人物大都具备善良的品质,保持深厚的爱,如老船夫对于女儿以及孙女翠翠无私的付出,翠翠与傩送之间纯洁的爱情,天保和傩送之间的兄弟之情等。除此之外,沈从文还大量描写了茶垌小镇上的人们互帮互助的情节。沈从文之所以赋予小镇人物以人性之美,与他创作小说时的一段经历有关。当时沈从文的母亲病重,他便回湘西探望,回去之后,沈从文却发现家乡人原本的那种正直、善良、淳朴的特质已经逐渐消失,这让沈从文愈加怀念家乡以前的朴素氛围,于是他将这种愿望诉诸文学创作,在作品《边城》中塑造了一个人性善良、美好的边城小镇,也借此希望唤起人们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所以在《边城》中,不仅是老船夫淳朴善良、乐于助人,其他人物形象也大都具备热心、善良、淳朴等美好品质。

《老人与海》中的很多人物形象有《圣经》中人物的影子,如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就与《圣经》中的耶稣形象具有相似性,二者都为了救赎他人而牺牲自己。在基督教文化中,人生而有罪,耶稣担负着拯救世人、洗脱自身罪恶的使命,而在《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所居住的小镇上,年轻一代的渔民纷纷开始使用新技术捕鱼,这虽然短时间内让他们收获颇丰,却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捕鱼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圣地亚哥依然使用传统的方式捕鱼,他像耶稣一样坚信自己的使命。在《圣经》中,耶稣两次被钉上十字架,而圣地亚哥也在海上两次与鱼进行搏斗。

在不同的文化影响下,人们会形成不同的思维以及观念模式,于是在这些因素的驱使下,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通过对《边城》《老人与海》中两个老人形象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对此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猜你喜欢
天意圣地亚哥船夫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人物性格研究
船夫和风
慈悲
卡斯特罗骨灰循“进军哈瓦那”相反路线行进 落葬圣地亚哥
如果爱有天意
谎言残酷都是泪:19年不与同城妈妈相见
孩子成胖墩,父母遭罚款
船夫和儿子
掌心里的北极光
话丢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