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一喻”定“终身”

2018-01-25 08:30王福栋彭宏业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诗题西子仄仄

王福栋 彭宏业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作为苏轼的代表作,深受我国人民喜爱。这首诗历来评价都很高,古今的很多诗歌选本、译本纷纷将这首诗选入其中,很多小学语文教科书也将这首诗收入其中,作为小学生的必背诗歌篇目。另外,很多研究者也都将这首诗作为研究对象,中国知网上与“饮湖上初晴后雨”直接相关的论文有50篇以上,其他間接涉及这首诗的论文则更多。然而,当我们将所有这些内容比较之后,却发现大多数人面对这首诗,都只专注于这首诗以“西子”比喻“西湖”,可以说以“一喻”而为这首诗定了“终身”。这首诗的比喻确实很巧妙,然而相对于其丰富的内容来说,这个比喻只能算是“冰山一角”,要想一睹这首诗的全部妙之处,就不得不在“考析”上下功夫了。

一、诗题解析

一般读者对于这首诗的印象如同各种选本和小学课本收录的一样,认为这首诗就名为《饮湖上初晴后雨》,其实不然,这只是各种选本(如《宋诗精华录》等)上收录的题目。苏轼当年于杭州创作了《饮湖上初晴后雨》,但不是一首七言绝句,而是两首。冯应榴的《苏文忠公诗合注》和王文诰的《苏文忠公诗编注集诗成》中,这两首诗的题目叫作《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濠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从诗题中的“饮”来看,不但有“入醉乡”,更有“一杯”这样明显与饮酒有关的词,所以“朝曦迎客艳重冈”为第一首。而我们熟知的“水光潋滟晴方好”重点写作者饮酒时看到的西湖由晴而雨的景象,应为第二首。所以“水光潋滟晴方好”这首诗的诗题当为《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另有苏诗老版本如“王注”本,将这两首诗的前后位置互调,似乎不妥。

了解这首诗的全称,再说诗题的句读。我们习惯上将诗题读为《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实从第一首诗中的“朝曦”“晚雨”来看,我们可以知道西湖当日早晨是晴天,下午有雨,而作者当日一整天都在西湖边游玩、饮酒,目睹了天气的变化与西湖景色的变迁,所以诗题中才有“初晴”与“后雨”。故诗题句读当为《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题目是个省略句,“饮”前省了主语——诗作者,“饮”后还省了一个状语中的介词“于”。两首诗中的第一首交代写诗情景,第二首全写西湖景色,又可证明“朝曦迎客艳重冈”这首在前,而“水光潋滟晴方好”这首在后了。诗题本身就已经昭示了西湖之“初晴”与“后雨”分量相当,并无偏重,与诗歌内容正好吻合。

二、用字研究

清代冯应榴的《苏文忠公诗合注》是苏轼诗集当中成就最高的一个注本,故本文对于《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这首诗,全取此书当代校点本《苏轼诗集合注》的文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苏轼诗集版本、注本众多,即便这样一首只有二十八个字的短诗,也有多个版本。例如王文诰在他“集成”本的校勘记中日:

查注、合注:“水”字一作“湖”;“方”字一作“偏”;

集甲、集注、类本:“欲”字作“若”:

查注:“总”字作“也”。

那么到底哪个版本更好呢?不妨比较一番。先看“水光”与“湖光”,二者孰优孰劣呢?从本质上来讲,“水”与“湖”二字都指西湖在日光映照下的波光粼粼的美景。然而如果考虑到此句与第二句为对仗关系,则优劣自明。后句首字为“山”,前句首字作“水”当然更为合适,“山”与“水”两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正好相对。从形式逻辑角度看,“湖”真包含于“水”,故从对仗角度来说,以“水”对“山”当优于以“湖”对“山”。再说“方”。“方”意为“才,刚刚”。“偏”字则侧重于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我们从诗中可以看出,苏轼对于西湖阴晴之美景并无偏重,再结合前两句之对仗关系,以“方”对“亦”,当优于以“偏”对“亦”。

再说“欲”与“若”。不少鉴赏者谈到这首诗的时候,都认为第三句是个假设句,认为这样可以“使这首绝句的艺术结构具有灵活性、转折性、立体性”。对此,笔者颇存疑问。如果是假设句,那么诗句当用“若”,而非“欲”。“若”是明显的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而遍查各种字典,诸如《汉语大字典》,唯知“欲”字是个动词,多表示“想要、希望”,并无表示假如、如果等假设意义的义项。苏轼诗集中“欲”共出现376处,多表示“想”“想要”“将”“将要”等意思,如“冷砚欲书先自冻,孤灯何事独成花”(《泗州除夜雪中黄师是送酥酒二首(其一)》)、“我欲乘飞车,东方赤松子”(《金山妙高台》)等,并无一处表示假设。苏轼诗中表假设的词,以“若”为主,共出现141处,多表示假设,也有表示“好像”的,如“若说峨眉眼前是,故乡何处不堪回”(《次韵徐积》)、“浮山若鹏蹲,忽展垂天羽”(《白水山佛迹岩》)如此而言,“欲把西湖比西子”一句可能并不是假设句,而是一个叙述句。基于这样的认识,末句中“总”与“也”的优劣也就不言自明了。“总”表示总结、汇总,表示都。而“也”表示后一种情况同前一种情况一样,强调后者。西湖之阴与晴,都很美;西施施淡妆与浓妆,都很美。西湖与西施,也都很美。此中,并无先后,亦无偏重,故“总”当优于“也”,起总结全诗的作用。

“濛”字亦需一讲。就笔者所见,古代各种苏轼诗之别集、总集、注本以及现代校注本、选本、译本中,对此诗中的“漾”都无异议。然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此诗却写作“山色空蒙雨亦奇”,颇值得推敲。翻查各种词典,我们发现,《辞源》有“空濛”一词,并未见“空蒙”。《辞海》则两者兼收:

空蒙(濛)

亦作“渲蒙”。细雨迷茫貌。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继续在《辞海》上检索“泾蒙”,我们又有了新发现:

渲蒙(濛)

微雨迷茫貌。参见“空蒙”。

古今汉语中表示微雨迷茫貌的发音为kongmeng的汉字写法大致有四:空蒙、空濛、涳蒙、涳濛。那么这四种写法是否可以通用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不能只以理而断,去苏轼诗集中找原貌才是最根本的办法。遍翻苏轼诗集,无论是宋人旧注本《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王注本”),还是清代王文诰的注本《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和冯应榴的《苏文忠公诗合注》等,苏轼这首诗中的第二句都是“山色空潆雨亦奇”。而且我们发現,后代的注本和选本都延续了北宋末年最初的苏轼诗四家注中赵次公对“空濛”二字的注:“次公选诗空漾如薄雾。”赵次公此处所指的诗句为《昭明文选》所收录的谢眺的《观朝雨》中的两句:“空濛如薄雾,散漫似轻埃。”这样,我们就找到了最直接的证据来源。从古至今传下来的苏轼诗集中,并无“空蒙”这个词,那么人教版小学课本和《辞海》中的“山色空蒙雨亦奇”又源自何处呢?这个不得而知。

三、格律探讨

此诗是一首严格的首句平起仄收的七言绝句,押上平四支韵,第二、四句尾字押韵,其平仄当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然而我们发现,这首诗的第三句“浓妆淡抹总相宜”并非“仄仄平平平仄仄”,而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格律诗中的“拗救”现象。古代格律诗创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拗句,即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古人通常会采取一定的方式补救,这种补救方式被称为“拗救”。拗救的方法一般有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两种。苏轼此句属于本句自救,从字面上看,这句诗第五字位置该用“平”而用了“仄”(比),于是在本句第六字位置补回一个平声字(西),叫作“五拗六救”。很多人也都在用这种方式进行拗救,比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逄君。

这首诗也是首句平起仄收的七言绝句,同样是在第三句“正是江南好风景”的第五个字“好”的位置上出现了本应为平而实际为仄(好)的现象,杜甫同样用“五拗六救”的办法,把本句第六个本应为仄的字而变为平(风),出现了“仄仄平平仄平仄”的现象。此句把七言格律诗通常的“二二二一”节奏变成了“二二一二”,即像音乐里的切分音一样,把第三个节奏点前移了一个字,整句的平仄规律仍是“仄平仄仄”。

然而,苏轼这首诗是这样的吗?对此,我们需要重新分析一下此句之所以拗救的原因。苏轼将西湖比为西子,是一个绝妙的比喻,然而,要在“仄仄平平平仄仄”的格律形式中嵌入“把西湖比喻为西子”的意思,而最末之“西子”二字苏轼又不肯变动,因为这是整首诗比喻中喻体之关键二字。如此,前四个字(欲把西湖)和末尾的第七个字(子)本就没有问题,而第六个字本应为仄而又必须为“西”(平),这就是拗句,即六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苏轼很聪明,他反用了“五拗六救”的方法,不用“六”去救“五”,而是用“五”救“六”,我们可以姑且称之为“六拗五救”,于是就写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名句。不但如此,苏轼这种拗救方法还实现了全诗节奏的统一。七言格律诗通常的节奏“二二二一”,苏轼的这首诗却不是这样,这首七言绝句的四句诗,节奏都是“二二一二”,这种比较特别的节奏在唐、宋诗中并不多见,但也并不是没有,比如李白《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虽然有违格律诗“二二二一”的节奏规律,但读起来依然朗朗上口,对诗之美感并无伤害。

四、形象与情感

西子,即西施,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人,一般称其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美女之一。西施生于春秋末期,然而她的事迹却不见于《春秋》《左传》《史记》等史籍。先秦诸子虽有言及西施者,也仅为片断。她的事迹迟至700多年后东汉《越绝书》和《吴越春秋》才见端倪。又过了1300多年,明代的冯梦龙撰写了《东周列国志》,其书中第八十一回“美人计吴宫宠西施言语科子贡说列国”才将西施故事叙述完整。这与顾颉刚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概念很符合,他认为中国的上古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后世一点点伪造出来的,因此越往后,传说中的上古史越久远,上古史中的人物形象反而越丰富。那么有关西施的故事就多半都是后人编造的了。传说她天生丽质,诸如“沉鱼落雁”等词就是形容其美貌的。然而中国古代出现过无数美女,比如包括西施在内就有“四大美女”之说,那苏轼描写西湖为什么要以西施作比呢?西湖与西施的名字中都有一个“西”,这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其次,笔者推测还可能与西施自小便以美貌著称有关,“东施效颦”“西施浣纱”等典故就出于其居家之时。并且西施有一个很大的功绩——帮助越国勾践复国,之后西施还有一个浪漫的美好结局——传说她与她的恋人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如此,西施身上兼具美貌无比、爱国情怀和浪漫结局三大特点,这是其他美女如貂蝉、杨贵妃和王昭君所没有办法媲美的,而苏轼是很看重这些的。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苏轼为什么不称西施为“西施”,而要用“西子”呢?“西施”与“西子”又有什么不同呢?从平仄上来说,“西施”属于平平,更容易入诗,而“西子”为平仄,入诗要比平平或仄仄稍难。这就需要我们对“西子”之称作一番考究了。尽管西施的事迹并不可靠,但西施的名字还是可靠的,诸多先秦典籍比如《管子》《墨子》《慎子》《尸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楚辞《九章·惜往日》等都提过西施其人。然而,称西施为“西子”的却很少,目前可见的当以《孟子》为最早:

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那么“西子”之“子”有什么特殊意义呢?《汉语大字典》中关于“子”有这样一个揭示:子,古代对女子的称呼。并列举了《诗经·桃夭》篇中的“之子于归”以及《左传》等典籍中的例子。如此而言,则春秋时代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名字中的“子”也是这种用法,而“西子”应该也是这种情况,即以“子”突出所言之人的性别为女,表达对女性的尊重,在这方面,孟子是先行者。即从对西施的称呼来看,大略可以看出人们对西施的尊重与否。从《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统计情况看,“西子”一词共出现了6处,而“西施”则出现了31处,足见唐以前的古人对待西施之态度。这种情况至唐代有所改观,唐诗中“西施”共出现71处,而“西子”出现42处。时至北宋,情况大变,《全宋诗》共出现“西施”125处,“西子”却有171处之多。宋词中的情况更为明显,宋词中言“西施”仅有19处,而“西子”则多达67次,仅吴文英一人便有10首词作涉及“西子”,从未言及“西施”。苏轼深受宋代思想风气之影响,而且另有特点,那就是他诗中的“西子”多与“西湖”联在一起。“西施”在苏轼的诗集中只出现过一次,而“西子”在他的诗集中却出现了6处,其中有4处与西湖直接联在一起,都用来比喻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次韵刘景文登介亭》)

只有西湖似西子,故应宛转为君容。(《次前韵答马忠玉》)

西湖虽小亦西子,萦流作态清而丰。(《再次韵赵德麟新开西湖》)

相同的喻体频繁地出现在同一个人的诗集中,这种现象在文学史上非常少见,足见苏轼对“西子”之尊敬与热爱。

苏轼对西湖也非常热爱。苏轼一生曾两度出任杭州地方官,第一次是熙宁四年(1071),他做了杭州通判,那年苏东坡36岁,风华正茂。看到杭州大旱,他希望治理西湖,改善灌溉。但由于是副职,“虽知此利害,而讲求其方,未得便”。第二次是元祜四年(1089),司马光执政,新法已废,为了避祸,他又请求外调,出知杭州。时隔15年,苏东坡又来到杭州,那年苏东坡54岁。自与西湖结缘,苏轼诗中便常常出现西湖的影子。据笔者统计,苏轼诗中直言“西湖”的诗就有60多首,其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是其中最著名的诗句,作于苏轼第一次赴任杭州之时。历史上咏西子的诗有很多,苏轼此诗当最为闻名;历史上咏西湖的诗也很多,苏轼此诗同样最为出名。至此,我们已经很难分清苏轼这两句诗是西子让西湖闻名了,还是西湖让西子更闻名了。正如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所言:

东坡酷爱西湖,尝作诗云:“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识者谓此两句已道尽西湖好处……要识西子,但看西湖;要识西湖,但看此诗。

西子与西湖,世间如此美妙而又完全不同的两个对象,苏轼竟找到了他们的共同点,并且以如此简单和谐的方式将他们放在一起,于是经典诞生了,西湖与西子都因对方的存在而成为永恒。

猜你喜欢
诗题西子仄仄
爱情从欺骗开始
学诗4
偶感
学诗
品味诗歌情感四密码
谁该“杀毒”了
如何学会拒绝别人
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与唐代史鉴思想
深研句式 探寻诗律
小学古诗词教学“三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