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2018-01-26 10:23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实验小学吴秋棠
小学时代 2018年1期
关键词:梯形数学课程思维能力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实验小学 吴秋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化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优化课堂结构,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鼓励探索创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实践,激发学生在探索中寻求创新。

例如:在《梯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操作活动中,我试着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改变了课本上的例题方式,并做了大胆的操作实践。首先在课前预习中,让学生准备两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其中一组必须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在课间操作实践时,要求学生联系前面学过的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一方面,学生有了前面的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可以借鉴,另一方面,老师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发挥想象操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迫不及待地要尝试自己的想法,于是,有的同学用两个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有的同学用两个直角梯形拼成长方形,更有一组同学用一个梯形通过割补法拼成三角形……

不难看出,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用手中的梯形通过拼合、割补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学生要经过思考,课堂的教学活动不是被动的,而是学生的主动探究活动,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思维独创性。这样的数学课堂,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在实践操作活动中被激活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探究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转变教学理念,营造创新氛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老旧的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方式,而要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愉快地探究学习,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掌握知识,在数学课堂活动中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一课时,我对教材做了改动,以学生在教室里的位置为例子,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位置,有的同学就会说我在第一组,有的说我是坐在第五排,课堂氛围非常轻松活跃,学生的思维也慢慢扩散开来,有的学生就会发现,只用一个数据无法清楚表示出自己的位置,必须说我在第一组第五排,从而引出确定一个人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即列和行。

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能自主轻松地融入数学活动中,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扩散,思路更加清晰,有助于学生激活创新思维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激活创新潜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好新教材中与学生密切关联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化场景中学习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减法的运算性质》一课时,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环境:请一名学生到讲台前当售货员卖文具,让学生根据以下要求进行活动:“小明到文具店买了一本练习本和一把尺子,一本练习本的价钱是3角5分,一把尺子的价钱是4角5分,小明付出1元钱,应找回多少钱?”让学生通过模拟演练这一场景,再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由于有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学生在演示过程中就能发现有两种不同的做法,即:100-35-45或100-(35+45),并且能够说出两种不同解法的算理及不同点。

这样的生活化场景设计,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加容易,学生对数学算理的理解更加清晰,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更加发散,而不局限于一种解决方法,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借助现代技术,提升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具体、形象地理解数学问题,打开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学生边说边动手拼摆时就会手忙脚乱,这时候适时引进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看着课件展示边解说边拼摆,这样直观的演示形象而又具体,画面又是动态生成的,使学生印象深刻,能够更好地理解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每个三角形之间的联系。同时使学生对一个三角形是否也可以通过割补形成平行四边形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意识,先让学生动手尝试操作,再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验证孩子们的猜想。

这样的数学课堂中,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学生的操作活动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探究解决数学问题的主动性,让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迸发出思维创新的火花。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只要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能转变教学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活动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数学课堂中自主探究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一定会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梯形数学课程思维能力
梯形填数
认识梯形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培养思维能力
梯形达人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培养思维能力
等腰梯形的判定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