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2016年法医学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分析

2018-01-26 06:31
法医学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法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科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由国务院于 1986 年2月14日批准设立,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公正性和影响力,其已成为衡量学科发展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在法医学领域,NSFC主要资助以人体及其他相关生物检材为研究对象、旨在解决司法鉴定中的生物医学问题而开展的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

为了帮助法医科研工作者更好地了解NSFC对法医学科的资助情况,了解法医学科研动态、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为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提供参考,本文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Internet-based Science Information System,ISIS)[1],检索 1997—2016 年法医学在本学科领域以及其他学科领域下申请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信息(包括项目批准号、申请代码、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依托单位、批准金额、项目起止年月),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资助项目数量、资助经费、资助类别、申请代码以及研究方向方面,统计分析了近20年法医学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

1 法医学在本学科领域获资助项目情况分析

在ISIS中,检索1997—2016年法医学在本学科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信息。

1.1 资助项目数量分析

1997—2016年法医学科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共计267项,1997年获资助4项,2016年已达到36项。从总体趋势上看,法医学科每年获资助项目数量逐渐增多[2],2009年以前获资助项目数量较少(<10项),从2010年开始迅速增长,到2011年以后,进入相对稳定期,每年获资助项目数量保持在30项以上(图 1)。

图1 1997—2016年法医学科获资助项目数量

在这20年间获资助的267项中,从依托单位分析,四川大学获资助项目数量最多,累计达31项(11.6%),西安交通大学累计26项(9.7%),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原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累计25项(9.4%),中山大学累计22项(8.2%),另有 6个依托单位获资助项目数量超过10项。这10个依托单位获资助项目数量累计达到了185项,占法医学科获资助项目总数的69.3%(表1)。从中也可以看出,获资助项目的依托单位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

1.2 资助经费分析

1997—2016年法医学科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累计达12 606万元,1997年获资助38万元,2016年已达到1861万元。从总体趋势上来看,法医学科每年获资助经费逐渐增多,特别是2014年达到了2473万元。值得说明的是,2014年以前的研究经费包含管理费,而自2015年开始,NSFC将研究经费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2015年的1 994万元和2016年的1861万元均指直接费用(图2)。

表1 1997—2016年法医学科获资助项目的依托单位排名 [项(%)]

图2 1997—2016年法医学科获资助经费情况

1.3 资助类别分析

NSFC资助体系包括研究项目系列(如面上项目、重点项目等)、人才项目系列(如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和环境条件项目系列三大类,在这20年法医学科获资助的267项中,面上项目139项(52.1%),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88项(33.0%),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0项(7.5%),重点项目8项(3.0%,其中2013年1项、2014年4项、2015年2项、2016年1项),其他项目12项[4.5%,其中主任基金项目9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2015年、2016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2012年)]。从各资助类别所占的比例看,以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为主,达到了227项,占法医学科获资助总数的85.0%。

值得说明的是,除面上项目(研究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人才项目)外,NSFC近年来(2012—2016年)在重点项目(研究项目)以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人才项目)上也给予了法医学科重大支持。在NSFC的大力资助下,我国法医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另外,从同一项目负责人先承担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再到面上项目,以及先承担面上项目再到重点项目,也可以看出NSFC对法医学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支持。

1.4 申请代码及研究方向分析

2009年9月1日,NSFC医学科学部正式成立后把H23作为法医学科的申请代码[3],并下设4个二级申请代码,分别为H2301(法医毒理、病理及毒物分析)、H2302(法医物证学、法医人类学)、H2303(法医精神病学及法医临床学)、H2304(法医学其他科学问题)。对于2009年以前法医学在本学科领域获资助项目的申请代码,NSFC在ISIS中已按此申请代码进行了更新。经统计,在近20年法医学科获资助的267项中,申请代码为H23获资助6项(2.2%),H2301获资助 143项(53.6%),H2302获资助 74项(27.7%),H2303获资助 27项(10.1%),H2304获资助 17项(6.4%)。从各申请代码所占的比例分析,H2301和H2302达到了217项,占法医学科获资助总数的81.3%。

从具体的研究方向分析,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方向涉及法医学科的各个领域。

法医病理学:(1)死亡时间推断,其研究方法主要涉及 RNA(mRNA、microRNA)、DNA、色谱检测技术、光谱检测技术(光子衰减)、Mapping图像及生物力学构效关系时序性变化等技术;(2)损伤时间的推断,主要包括基于 RNA(mRNA、microRNA)、基因表达、蛋白及光谱检测等的研究;(3)各种损伤的机制及其标志物研究,涉及的损伤主要有颅脑损伤、脑干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深静脉血栓、骨骼肌挫伤、皮肤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交通伤、钝力性损伤、剪切力损伤;(4)各种死亡原因的机制研究,主要涉及电击死亡、高低温死亡、窒息死亡、药物过敏性死亡、各类猝死综合征(心脏性猝死、青壮年猝死);(5)硅(蓝)藻检验的法医学应用研究。

法医毒理学、法医毒物分析:(1)中毒机制及其中毒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涉及的药(毒)物主要有乙醇、氯胺酮、硫化氢、百草枯、乌头碱、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MDMA)、一氧化碳、1-甲基海因;(2)药(毒)物代谢组学研究,涉及的药(毒)物主要有海洛因、氯胺酮、乙醇、利多卡因、溴敌隆;(3)毒品滥用(成瘾)研究,涉及的内容主要有药物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主要集中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神经毒性、对机体的损伤及其机制研究,涉及的药(毒)物主要有甲基苯丙胺、氯胺酮、可卡因、海洛因、吗啡、二乙酰吗啡、乙醇、卡西酮类(甲卡西酮);(4)药(毒)物检测技术方法研究。

法医物证学:(1)各种遗传标记及表观遗传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及分析技术研究,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全基因组、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mtDNA、STR、SNP、DNA 甲基化、microRNA、circRNA、转录组、核小体,涉及的应用范围主要有疑难检材的检验、个体识别、亲子关系鉴定、族源推断、同卵双生甄别、人体组织来源推断、母体循环中胎儿遗传信息的检测;(2)基因组插入/缺失多态性及其突变的法医学应用研究。

法医人类学和法医临床学:(1)年龄推断(DNA甲基化)、骨龄推断、身高特征的遗传学研究和人牙咬痕分析研究;(2)视力、视野及视敏度评价研究,尺神经损伤评价研究,认知功能障碍评价。

法医精神病学:(1)精神分裂症的分子调控机制及标志物研究;(2)恐惧记忆的调控机制研究;(3)各种障碍的机制研究,包括精神障碍、品行障碍、认知障碍、间歇性爆发性障碍、应激功能障碍、学习记忆。

法医昆虫学:涉及的昆虫主要有丝光绿蝇、大头金蝇、食尸性麻蝇、食尸性蚤蝇,主要涉及死亡时间推断和死亡地点的判断。

另外,从各领域历年获资助项目的技术实质上来看,也基本体现了本领域的发展过程,展现了获资助项目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以药物成瘾机制的研究为例,大致经历了:(1)成瘾现象的研究,精神依赖、耐受、戒断症状、复吸、代谢动力学、中枢神经系统毒性;(2)相关脑区的研究,伏隔核、海马、前额叶皮质、神经元结构重塑;(3)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纹状体mTORC2信号通路、AC-cAMP-PKA信号转导通路、△FosB及其上游信号转导通路;(4)相关神经递质、分子、蛋白的研究,神经递质、Galanin system、Glu-NMDAR神经递质系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FosB、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八肽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octapeptide,CCK-8)、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神经营养因子 3(neurotrophin 3,NT3)、NT4、脑神经元Actin骨架蛋白、细胞色谱P450酶、HIV-Tat蛋白、基底外侧杏仁核组蛋白;(5)相关受体的研究,多巴胺受体、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ic acid,AMPA)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CCK受体;(6)有关基因组学、遗传分子标记筛选的研究,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遗传学分析、基因组学及高特异性遗传分子标记筛选、大脑相关区域基因表达谱研究、大脑差异表达microRNA、谷氨酸系统基因多态性、伏隔核miR-29/Dnmt3/Meg3通路、伏核区沉默突变、特异性磷酸酶关键基因筛选、microRNA与Glu-NMDA受体神经递质系统、前额叶皮层-海马环路染色质重塑。从上述可以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药物成瘾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现象到机制层层深入的过程。

2 法医学在其他学科领域获资助项目情况分析

除了统计分析法医学在本学科领域申请代码H23下获资助的项目信息外,本文还统计分析了法医学科研工作者在其他学科申请代码下中标的项目情况,即通过ISIS针对项目负责人(包括上述267项在H23下中标的项目负责人以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16本第5轮法医学专业教材的所有参编人员),检索其在H23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信息,包括项目批准号、申请代码、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依托单位、批准金额、项目起止年月。

统计结果显示,法医学科研工作者在其他学科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共计68项(表2),其中,H23下中标的项目负责人在H23外另有41项获资助,第5轮法医学专业教材的所有参编人员(排除已在H23下中标的项目负责人)在H23外有27项获资助。从所属科学部来看,这68个项目涉及NSFC的6个科学部(局),包括化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信息科学部、管理科学部、医学科学部和计划局,其中,医学科学部H09(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下获资助的项目数量最多,共计16项(23.5%)。从资助类别来看,包括面上项目41项(60.3%)、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6项(23.5%)、地区科学基金项目5项(7.4%),其他6项(8.8%)。获资助经费共计2651.15万元,平均资助经费38.99万元。

从获资助项目的学科领域来看,法医学科研工作者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广泛,既体现了法医学科学研究的多学科交叉性,也体现了法医学研究被其他学科的认可及研究的深度和先进性。经统计,1997—2016年NSFC资助法医学领域的项目共计335项,资助经费累计达15257.15万元。同时,也可以看出,相比于H23下获资助的项目数量(267项)和资助经费(12 606万元),H23外获资助的项目数量(68项)和资助经费(2 651.15万元)在法医学科学研究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项目数量约为 4∶1,资助经费约为 5∶1),这也为法医学科研工作者在其他学科领域下申请基金开辟了道路。

表2 1997—2016年法医学在其他学科领域获资助项目情况

3 我国法医学科学研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的趋势

法医学领域面临的科学问题,大多是重大、疑难案件的鉴定问题。法医学科研成果的直接应用就是法医学鉴定。侯一平教授在《“十三五”法医学科学研究发展战略思考》[4]中强调,法医学的发展规律是“原创”与“转化”的统一与协调。所谓“原创”,指以假说驱动的科学研究,是法医学的基础研究,其主要成果是提供涉及人体结构与功能的信息,阐明在法医学研究范围内的转归机制,明确代谢途径或信号转导途径,揭示分子间及途径间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含义。这类研究对法医学的最大贡献是建立起以机制为依据的法医学鉴定理论。所谓“转化”,指在大科学背景条件下,以解决案件遇到的科学问题为目的,以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方法作为技术支撑,产生符合法律需求的、以法医学专门技术为特点的科学活动,是法医学的应用基础研究,其主要成果形式是围绕解决案件遇到的科学问题,重点是通过寻找鉴定标记,检测疑难检材,海量数据分析,建立符合法律需求的鉴定技术。这类研究对法医学的最大贡献是建立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法医学鉴定方法。“原创”与“转化”相结合达到统一,是法医学发展的大趋势。

成功的法医学鉴定依赖于方法学以及技术的创新和概念的创新。然而,我国法医学科学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技术和概念长期以来处于跟跑阶段,因此,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概念的研究是法医学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为了提高我国法医学研究水平,向实现原始创新和跨越式发展转变[4],通过分析我国近20年法医学领域的研究方向,结合国内外研究热点,今后我国法医学科学研究可能重点围绕以下科学问题。

3.1 法医病理学方面

(1)死亡时间推断、损伤时间推断:这是法医病理学研究的难点,随着DNA、RNA、蛋白质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色谱、光谱检测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推动这方面的发展;(2)损伤机制研究:我国在各种损伤的损伤机制方面具有研究优势,随着成功运用交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以及各种损伤标志物的研究,对损伤机制的研究将具有积极作用;(3)各类不明原因猝死的病因及猝死机制研究:我国在不明原因猝死的病因及猝死机制研究方面已有相当的基础,特别是心脏性猝死和青壮年猝死;(4)硅(蓝)藻检验的法医学应用研究。

3.2 法医毒理学、法医毒物分析方面

(1)毒物检测技术方法研究:针对毒物、代谢物及内源性物质,建立简便、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方法;(2)毒物的毒理作用及毒性机制研究:包括毒物引起中毒、损伤及致死的机制;(3)毒物动力学研究:包括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死后分布、死后再分布、死后弥散等方面的研究;(4)毒物组学研究:主要是中毒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和确定;(5)毒品成瘾的机制研究:我国在毒品成瘾的机制研究上已取得重要进展,从最初对成瘾现象的研究开始,再到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目前已发展到基因水平的研究。

3.3 法医物证学方面

我国法医物证学是发展较迅速的学科,在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法医物证学的主要任务是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由此衍生的科学问题主要是各种遗传标记(如STR、SNP、RNA、表观遗传等)在法医物证学中的应用及分析技术研究,具体研究包括:(1)分型试剂盒的研发;(2)复杂亲子关系的推断方法研究,包括族源推断;(3)疑难检材的检验方法研究,包括混合斑的检验及组织来源分析;(4)同卵双生子的甄别技术研究,如DNA甲基化。

3.4 法医学其他方面

(1)法医精神病学:各种精神疾病、损伤、障碍的发生和调控机制研究以及客观评定技术的建立;(2)法医临床学:各种人身损害的司法鉴定技术规范的建立,特别是机体器官功能的客观评定研究,如肢体功能、视力视野、听阈的客观评定;(3)法医人类学:个体识别问题的研究,如年龄推断、骨龄推断、容貌认定;(4)法医昆虫学:应用法医昆虫学相关理论进行死亡时间推断、死亡地点判断。

综上,本文统计分析了法医学1997—2016年的20年间在本学科领域以及其他学科领域下申请所获资助的33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探讨了我国法医学科学研究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从中可以看出,法医学科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数量、资助经费均呈稳步增长态势,其资助的研究方向涉及法医学科的各个领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大力资助下,我国法医学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1]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Z/OL].https://isisn.nsfc.gov.cn/.

[2]于笑天,梁璐,黄平,等.法医学领域的SCI收录期刊与国内期刊比较[J].法医学杂志,2017,33(4):411-415.

[3]朱波峰,朱小飞,王世颖,等.2010—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法医学科项目申请及资助情况分析[J].法医学杂志,2013,29(1):58-61.

[4]侯一平.“十三五”法医学科学研究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司法鉴定,2016(2):57-63.

猜你喜欢
法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科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一)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一)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54例鼻骨骨折诊断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听觉诱发电位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
我校喜获五项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2017 年新项目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