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更年期遭遇高血压

2018-01-27 00:09刘书筠
人人健康 2018年17期
关键词:手脚麻木血压

■刘书筠

更年期的女性会出现情绪不稳、焦躁不安、失眠乏力等症状,同时也容易受到高血压的袭扰。更年期前,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低于同年龄的男性,但是进入更年期后,发病率就会明显上升。所以更年期高血压需要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

更年期高血压包括更年期综合征性高血压,也包括在更年期发生的原发性高血压,属症状性高血压。更年期女性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血管舒缩功能异常而出现血压升高,这种高血压可能是暂时的,到更年期结束后,血压也可能随之恢复正常。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逐渐下降,这期间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等心血管问题也开始显现。所以这期间出现的血压升高,也有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所以,当更年期发生血压升高时,不要觉得过了更年期就好了,对血压升高不在意,也不控制,这是很危险的。

更年期高血压同样需要治疗

对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来说,治疗首先强调的是对更年期症状的控制:生活方式的调整、适量的体育活动以及心理调适都具有重要作用。

补充雌激素、调节内分泌和改善睡眠等作用的药物也可以使更年期症状得到缓解,这时高血压也会得到缓解。

此外,监测血压对更年期的女性非常重要,在更年期,患者极易受情绪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这样就使血压不稳定,波动太大时会加重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必要时,更年期高血压患者也应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并监测血压,及时调整药物,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更年期过后更要检测血压

对于症状性高血压来说,平稳度过更年期后,高血压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可以不用药物控制。大多数更年期高血压患者,在更年期过后血压仍难恢复正常。这时,患者应该重视血压监测,并且根据医嘱规范用药。

更年期是一个正常生理过程。在面对更年期时,要保持一颗“笑观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的心,解除思想顾虑,不要有任何恐惧与忧虑。

高血压也并不可怕,通过合理的饮食生活调理、心理调适和正确的治疗,大多数患者的高血压情况都能得到稳定的控制,快乐安稳地度过老年生活。

非洛地平缓释片介绍

商品名:康宝得维

药理作用:本品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适用病症:高血压、心绞痛。

临床特点:可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而致血压降低,能减少肾小管对滤过的钠的重吸收而产生利钠和利尿作用,消除了其他血管扩张剂常见的水钠潴留作用。可通过改善心肌氧供而发挥抗心绞痛和抗缺血作用。对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非洛地平能改善运动耐受能力,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缓释片特点:可使血压在一天24小时内的波幅更小,从而达到平稳降压的目的。服用后,还可以使药物在体内迅速崩解,从而使得药物在体内血药的浓度迅速达到峰值,控制血压,之后再缓慢释放,达到平稳控制血压的目的。

高血压饮食记住三多三少规则

发现血压高的时候,相信每个朋友都知道该“吃清淡点”,但吃清淡,到底该怎么吃?高血压患者没什么需要忌口的,常见的肉类、蔬菜、水果都可以吃,但是要记住下面的“三多”和“三少”。

三多:多钾、多钙、多蛋白

钾和钙都是天然的降压元素,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多属于“高钠、低钾、低钙”的情况,非常不利于血压的控制。蛋白质则是维持人体功能必不可少的重要营养物质。

满足“三多”如何选择食物?

新鲜蔬菜、水果、菌菇类含钾丰富,有利于降压,同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于控制血脂也十分有利。

粗粮和薯类如土豆、芋头、玉米、各种豆类,钾和膳食纤维也是非常丰富。不过热量比蔬菜高,推荐作为主食吃,代替白米、白面。

低脂、脱脂奶制品牛奶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有丰富的钙质,高血压病人建议选择低脂、脱脂的奶制品。

其他优质蛋白比如鸡蛋清、鱼类、去皮的鸡鸭肉、瘦肉等。

三少:少钠、少糖、少脂肪

高钠饮食对于血压控制有阻碍,减少饮食中的盐是血压控制的根本。糖分摄入过高会导致肥胖等问题,对血压控制、心血管健康非常不利,尤其是游离糖摄入过多还会增加糖尿病风险。在为人体提供热量的营养元素中,相同重量下脂肪的热量最高,摄入脂肪过多可能引起肥胖、高血脂等问题。

做到“三少”哪些食物要少吃?

咸菜、咸鱼、咸肉、火腿、卤肉等腌制、烟熏食品,多数口味偏咸,钠含量也高,要少吃;做菜时除了盐,酱油、蚝油、甜酱等含钠高的调料也要少放;各种鲜美的鱼汤、鸡汤、骨头汤,其实盐分、脂肪含量也很高,尽量少喝;肥肉、动物内脏、蟹黄、鱼子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尽量少吃;口感酥香的点心等也可能添加人造奶油、氢化植物油等可能有反式脂肪酸的原料,也少吃。

提醒:营养全面最健康

前面说的要少吃的食物,并不是一点儿都不能吃;推荐的食物,也不是就要敞开了吃。新鲜水果虽然好,但是吃太多了糖分容易超标;天天吃蔬菜不吃肉,蛋白质容易不足;虽然提倡低盐饮食,但完全不吃盐,又可能会发生低钠血症,对身体也不利。一些坚果,虽然脂肪含量高,但其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适量吃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高血压导致四肢麻木的原因

请问高血压为什么会导致四肢麻木?

高血压导致四肢麻木有以下原因:老年人手脚发麻多与脑血管硬化密切相关,其中以小中风及高血压引起发麻现象多。高血压者当血压波动或升高时,全身小动脉痉挛,动脉管腔变窄,可使胶体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引起的手足局部供血不足而出现发麻。除手脚麻木外,患者肢体可有僵硬、蚁行感,以及常伴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等症状。

有时高血压还可能导致短暂性脑缺血甚至脑出血,引起口眼歪斜、瘫痪、失语及昏迷等,甚至会导致死亡。脑血管硬化以60岁以上老人发病多。所以,当老年人近期如有反复手脚发麻的现象,首先应考虑是脑血管方面的疾病,与血压有很大关系。

除去高血压会导致手脚麻木外,还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患有糖尿病的人会出现手脚麻木;二是药物或化学制剂引起的麻木;三是神经炎引起的麻木,神经炎常见的病症即手脚麻木、肌肉萎缩、四肢无力;四是四肢分散性地出现麻木。

猜你喜欢
手脚麻木血压
六连音手脚配合练习
稳住血压过好冬
手脚心发烫未必都是阴虚火旺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放开干事创业的“手脚”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无题(2)
撩人手脚大“摩”咒赶走春日干渴肌
控制血压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