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体会

2018-01-27 11:32潘海洋曹冰李静徐州市肿瘤医院超声医学科江苏徐州22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15期
关键词:腋窝肿块检出率

潘海洋 曹冰 李静 徐州市肿瘤医院超声医学科 (江苏 徐州 221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7年6月~2018年2月为时间界限,选择共9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均接受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观察诊断结果。结果:本组90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73例(81.11%)确诊,其中,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确诊68例,检出率为75.55%(68/90);90例患者,均成功穿刺,其中,2例(2.22%)穿刺部位渗血,3例(3.33%)乳房疼痛,2例(2.22%)皮下淤血;68例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超声显示,病灶直径为(3.3±0.5)cm,多呈不规则形、半圆形、椭圆形、星形,病灶为低回声不均匀,边缘毛糙,可见血流信号,部分可见钙化现象,且可见病灶周围淋巴结与腋窝淋巴结肿大浸润。结论: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乳腺癌的诊断效果非常显著,即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能获得清晰的图像,可为临床诊治乳腺癌患者提供可靠依据。

目前,我国正大力开展“两癌”普查项目,其中,乳腺癌为临床常见的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肿瘤疾病,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占据第一位。乳腺癌发病率近些年正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且由其导致的病死率增加了38.9%。乳腺癌是位于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由于多数女性对该病症缺乏一定了解和认识,再加上临床诊断准确性较低,多数确诊时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此时患者治愈率低,临床疗效差。因此临床诊断乳腺癌,对患者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尽早治疗创造条件。基于此,本文以2017年6月~2018年2月为时间界限,选择共9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经实践观察,分析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7年6月~2018年2月为时间界限,选择共9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1~83岁,平均(51.2±5.93)岁。51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21例乳房胀痛,10例乳头溢液,8例乳头皮肤糜烂、瘙痒。

1.2 方法

本组9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均接受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采用Philips-HD7型超声诊断仪(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选用L12-3线阵探头,完成超声检查。选择保险式全自动活检枪与14G槽式组织切割针(美国巴德公司生产),完成超声引导下穿刺。检查中,取仰卧位,安排经验丰富的超声科医师,分析观察肿块大小、形态、数量、边界及回声等,检查周围及腋窝部位有无肿大淋巴结。随后,基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作用下,观察肿块血流情况,综合分析肿块周围血管分布,确定穿刺点及进针方向,每一肿块从不同角度取材3~5块。采用10%甲醛,固定样本组织,随后送至检查,常规消毒穿刺点,并予以包扎。

2.结果

2.1 检查结果

本组90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73例(81.11%)确诊为乳腺癌,其中,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确诊68例,检出率为75.55%(68/90),相比手术病理诊断,穿刺活检漏诊5例。90例患者,均成功穿刺,所得组织标本能够满足病理检查,其中,2例(2.22%)出现穿刺部位渗血现象,经按压,渗血得到控制,3例(3.33%)出现乳房疼痛,未给予特殊处理,3d后,自行缓解。2例(2.22%)伴有皮下淤血症状,3d后,淤血自行吸收。

2.2 超声表现

本组90例患者,经超声与穿刺活检显示,68例发现病灶,直径为0.8~6.5cm,平均(3.3±0.5)cm,多呈不规则形、半圆形、椭圆形、星形,超声下,病灶呈低回声不均匀状态,且边缘毛糙,可见血流信号,部分可见钙化现象。同时,患者病灶周围淋巴结与腋窝淋巴结可见肿大浸润现象。

3.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至今为止,关于其病因尚不明确,部分学者认为其可能与绝经迟(>55岁)、月经初潮早(<12岁)、未婚、家族史等因素有关。早期,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乳腺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乳头及乳晕异常、腋窝淋巴结肿等症状[1]。如今,乳腺癌成为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其临床诊治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恶性肿瘤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而随着乳腺癌患者规范化治疗的飞速发展,临床中逐渐广泛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保乳手术、新辅助化疗等诊治方法,其对于临床诊治乳腺癌患者以及改善其预后意义重大。

超声诊断,是一种将超声检测技术用于人体,经测量了解生理或组织结构的数据及形态,发现疾病,并作出相应提示的诊断方法。超声诊断,具有直观、无创无痛、方便等特点,其与X射线、CT、磁共振成像并称为医学4大影像技术,应用范围广[2]。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属于介入性超声,最早见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基于超声仪器实时监控引导作用下,穿刺活体组织,以取得细胞及病理诊断的方法。

超声探头中心有穿刺槽,穿刺针经由穿刺槽孔完成穿刺活检。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是一种微创检查方法,安全可靠,以病理学为指导,检查病变组织,准确分析其病变性质,辅助临床诊断,有助于提高检出率[3]。本研究中,术后病理证实,73例(81.11%)确诊为乳腺癌,其中,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确诊68例,检出率为75.55%(68/90),相比手术病理诊断,穿刺活检漏诊5例。90例患者,均成功穿刺,所得组织标本能够满足病理检查,其中,2例(2.22%)出现穿刺部位渗血现象,经按压,渗血得到控制,3例(3.33%)出现乳房疼痛,未给予特殊处理,3d后,自行缓解。2例(2.22%)伴有皮下淤血症状,3d后,淤血自行吸收。关于乳腺癌,针对大小、形态不一致的病灶,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检出率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相比小病灶,较大病灶的乳腺癌更容易检出。临床诊治中,经由超声检查,根据超声征象,分析乳腺癌病理类型,判断病情,安全可靠,穿刺并发症少。本研究显示,经超声与穿刺活检显示,68例发现病灶,直径为0.8~6.5cm,平均(3.3±0.5)cm,多呈不规则形、半圆形、椭圆形、星形,超声下,病灶呈低回声不均匀状态,且边缘毛糙,可见血流信号,部分可见钙化现象。同时,患者病灶周围淋巴结与腋窝淋巴结可见肿大浸润现象。因此可以看出,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乳腺癌的诊断效果非常显著,即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能获得清晰的图像,可为临床诊治乳腺癌患者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腋窝肿块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腋下广告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乳腺癌中DLL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