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方法

2018-01-27 11:32张维蒋根娣张立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15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仪器设备仪器

张维 蒋根娣 张立苹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北京 100700)

内容提要: 医学当中的仪器设备投资花费在整个行业建设中占很大的比重,譬如说,影像仪器的工作环境要求严格、系统设计复杂、技术操作水平要求高等,致使成本花费较大。所以,如何保证影像仪设备的完美运行,这是一个关乎最终实际效果是否达标的关键问题所在,其中也就牵涉到了如何对其维修保养。要达到实现事倍功半的效果,必须在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能够熟悉并了解整个维护保养的科学过程。根据预防和控制方法的有效结合,医学影像仪器设备的寿命能够得到延长,从而确保医院的经济收益得到保障。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医疗仪器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医院的收益,甚至说根据长期的发展因素来看,医学仪器设备还是非常必需的辅助工具,是医疗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物质保障。就现代的医学技术发展程度来看,医学仪器设备是离不开的辅助用品,甚至决定某个关键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尤其是CT、X光机器、B超等医学影像设备是关键和重要设备。但医院医疗器械维修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受到限制,维修能力不足。特别是大多数医院现有的医疗设备都是由制造商或销售公司执行的。一方面,这不仅会浪费医疗机械和仪器设备停用的时间,给医院和患者造成极大的影响,也会影响到医院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以及大众口碑。此外,因为维护保养医学仪器是由相关的产品公司所负责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院的运行,维修成本会提高,而医疗成本也会随之提高。

1.维护保养

所谓维护保养是指,提前做维护,即强调预防性为主的维护。根据其特点和性能,其可以保障医学影像仪器设备正常运行,从而提高使用率以及延长使寿命。维修保障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日常维修和定期保养[1]。

1.1 日常维修

日常维修由相关部门,以及专业的操作员来进行具体工作。它是一项日常工作,应该制度化,其内容应该写入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中:使用部门应该安排一个了解仪器知识和技术的人员作为全职人员进行把控,并且配置一个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仪器控制员来协助和指导操作人员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日常维修的内容主要如下:①首先针对机房、仪器设备等清洁整理,并对机房内温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②接着针对仪器内部的机械元件,旋转,螺钉和螺母等进行缜密的检查,以确保可正常工作;③另外,检查仪器表面是否正常,并对开关、指示灯以及相关的参数数据的实际情况进行核实,以确保达到规范标准;④在工作正常运行之前,应该先使用医疗设备的自检程序进行检测,一旦发现参数错误,应该及时记录并且反馈给制造商;⑤在操作过程当中要时刻留意是否有不平常的气味,以及声音出现,并且要保证图像的成像质量;⑥务必确保操作员是按照规范过程操作的,一旦有误应当及时纠正。

1.2 定期保养

定期维护通常由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执行,技术人员对操作过程中机器的故障相对熟悉;另外,定期保养是可循环、可控、系统性的维修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其工作中的客观规律,并能更利于解决发生故障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通常可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一级保:通常一个月到一个季度进行一次保养,其中保养的项目有很多,譬如说把设备地盘拆去,然后进行清灰打扫,加固螺丝,添加润滑剂等;

二级保:通常可以从六个月到一年完成。然而对于主要的操作内容要求外,除了做好,还可以在机器上对每台仪器和操作控制系统进行测试精度校正,以及计量验证的灵敏度,譬如说,由于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产品浪费,因而在高压发生器绝缘垫,以及电压回路中的测试点上,进行相关的系统测试,并做部分波形测试;

三级保:一般是二至四年,保养的内容的主要内容是,除了在保证二级保的水平的基础之上,当必需的时候可以对整个设备仪器进行拆卸,接着进一步对其清理,而针对那些超过使用期的元件,要及时地予以检查修复,以保证正常的使用性能。

2.故障检修

从长远来看,因为某些内外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总是能做到成功的。因此,故障检修仍然是个长期的,并且需要不断进步的工作,这也是技术和工程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

2.1 仪器和设备的故障排除

2.1.1 做好组织管理

譬如说,进行专业组的划分,组中又具备多能型的人才;此外,要落实包干负责,责任制落实到每个人的工作当中;又或者,应当定期的组织故障会诊;还有,建立总工程师负责制等[2]。

2.1.2 要注重人才培养策略

比如遇到某种情况,为了更加高效地排除故障,就需要更加全面的人才,因而可以把培养和引进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自己的人才库;此外,还可以进行相关操作技能的培训与工作提高;当然,也进行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和专业技术提高相结合的实践活动等。总之,一定要重视人才培养策略。

2.1.3 做好维修工作

第一步要非常清楚地了解故障发生的原因,只有明白原因如何才能对症下药。然后,务必确保相关的操作人员熟知设备的工作原理,并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再把它应用到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并对每个环节进行核查,找出问题部位,最后及时地予以修复、校正。

2.1.4 重视检修过程

了解设备故障发生的原因,接着结合自身所掌握的基本论知识,并且依据电路图,来分析设备可能故障的位置,并且逐步筛查,从而找出找出真正的故障部分,进而完成整个检修过程。

2.1.5 维修具体办法

应该首先查询故障原因,然后诊断;第一步,检查机器设备;接着进行局部的仔细审查;然后通过先传输,再后置电路;先独立,然后整机;先控制然后数据;首先是定性的,然后是定量的和其他辩证关系的原则。一般机械零件比电路零件多,其中电子部分不但是最为脆弱的部分,其高温部分比低温部分多,另外,供电部分多于主体部分,传输部分多于静态部分,电阻容器比半导体器件,模拟电路客观规律,直观方法,测量方法,比较方法,替换方法,变温方法,信号跟踪方法,信号输入方法,实用方法之前和之后,负载分离等[3,4]。

制造商提供的设备图纸信息近年来越来越少,这无疑给设备维修带来了更多的困难,通过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探索了很多途径。例如:首先排除接触不良的故障。当仪器出现故障后,只要不是明显的爆裂、冒烟,均有可能是接触不良引起。特别是时好时坏,更应首先怀疑接触不良,可以采用轻震、敲击、插拔,轻扭,按压等使故障重现并追查出故障部位。

2.2 仪器和设备的维修方法

第一,要将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即接触不良问题给筛查出来。譬如说,有个设备出现某种问题,这时就得进行故障排查,值得注意的是,只要没有出现很显著的爆裂现象,或是莫名的冒烟情况,那么可以优先考虑事故原因是出自于接触不良,特别是那种时好时坏、时有时无的情况,更能优先考虑是接触不良所造成的。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轻震、敲击、插拔,轻扭,按压等方法,使得故障重现,同时追查出故障的部位。

其次,要会利用说明书里的相关告示信息,这是一个很直白的辅助工具。如果没有得到最后的仪器电路图,也就难以进行故障位置、类型的检查分析,而这时的操作说明书就有很大的用处了,凭借其中包含的工作原理、功能选择、操作程序、状态显示、调试方法等,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给出一些直观的提示。

此外,利用仪器自检来进行故障检查。仪器自检是指仪器内部通过某种运算程序,来对各个工作环节中的状态是否正常进行监测分析,并以某种形式表达出故障的位置所在,以及出问题的原因[5]。

除上述的过程之外,再综合各学科的基础理论进行细微分析,必要时可以把重点怀疑部分的局部电路测绘出来,以利分析,尽量达到元件级维修。另外,利用无仪表电路图,仪表的手动操作及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图等,在进行反复的筛查比对、深入分析,从而达到仪器维护的目的。在这个系统的帮助下,可以轻松分析可能的原因或部分故障,这通常可以达到板级维护。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仪器设备仪器
《中国医学影像杂志》稿约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证书的确认工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