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国有企业的投融资问题及对策

2018-01-27 11:19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夏炜
中国商论 2018年10期
关键词:银行贷款投融资决策

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夏炜

国有企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该类企业数量众多且绝大多数涉及并控制着到我国发展的关键领域,国有企业经营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趋势的好坏。国有企业在改革和转型中要做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由此对于投融资管理活动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国有企业可通过内部与外部融资、债权与股权融资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获得资金,不同方式所承担的成本及风险都各有差异;国有企业投资的收益会受到投资方向及投资规模的影响,不同的方向及规模所带来的投资效益会有差异。国有企业基于国资背景,竞争意识相对缺乏,对于投融资的管理不够重视。当下,国有企业融资管理不当,资本结构不合理,在外部监管趋紧时融资的难度及成本较高;国有企业盲目投资,忽略风险控制,造成投资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给国有企业带来损失。另外,国有企业投融资的决策流程也存在着矛盾。因此,分析探究国有企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对策,对于提升国有企业的投资回报,降低投融资风险并减少损失是有重要意义的。

1 国有企业的投融资问题

1.1 缺失健全的融资市场

理论上国有企业可通过多种融资模式进行融资,但实际融资过程中大多采用间接融资模式,直接融资比重不高,缺乏多样化且健全完善的融资模式。当前,国有企业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单一且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融资模式给国有企业带来很大的融资隐患和风险。国内资本市场不健全,短视行为在国有企业多有发生,企业对于银行贷款有较高的依赖度,而银行贷款与宏观调控下的国家经济政策及市场发展环境有着密切关联,极易受其影响从而限制和约束国有企业的发展及融资活动。此外,由于缺失健全的资本市场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国有企业可能会出现盲目融资,导致融资风险大、成本高,给国有企业带来较大的融资风险及财务风险,进而妨碍国有企业发展。

1.2 缺少合理的融资结构

国有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缺失内部融资动力。国有企业在运营中资金缺乏时,对于企业内部的留存收益等内部资金不能很好的运用,且很难为企业提供足以支撑发展的内部积累资金与财务支持。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经营效率和收益率都较为低下,内部的融资渠道濒临枯竭。第二,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一方面银行贷款对于国有企业有明显的偏好,受到国有企业历史及运作体制的影响,银行对于国有企业贷款有诸多优惠措施及政策性偏好;另一方面,随着“拨改贷”制度的实施,国有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由政府财政变为银行贷款。我国居民大多将现金存储在银行,银行将居民存款投向企业,国有企业也就由银行贷款实现融资。第三,股权融资多,债权融资少。国有企业生产运营中,通过直接的IPO上市实现资金融入的较多,而通过发行债券实现债权融资则不够重视。这种不合理的融资结构很容易导致国有企业一味追求增资扩股,企业表面扩大,实质性增长不足,甚至于投资者由于长期得不到分红而丧失信心。国有企业融资结构缺少合理性,势必导致融资成本的增加,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1.3 欠缺科学的投资行为

我国国有企业在飞速发展中,对于投资欠缺科学的规划与科学的行为。一是欠缺科学的投资评估。国有企业在进行投资时,没有对投资项目的决策、投资项目的目标、投资项目的收益等作出科学的分析与评估,更多的是被动接受政府指令,造成投资的失误或投资目标的难以实现。二是存在过度投资和追求短期效益的行为。国有企业过于看重短期经营利益,为提升企业产能效益,没有明确的投资方向且不考虑投资成本风险,盲目投资。投资前缺乏对市场的调查,投资后产能高需求少利润低,盲目过度的投资给企业带来风险与损失,减少企业收益。三是欠缺国际化方面的人才。我国国有企业在境外项目中欠缺高素质和国际化的人才,导致国际合作难以实施开展。现有管理者缺乏对于国际合作的科学认知,且对于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缺乏,影响投资项目的正常开展,造成投资失败或亏损。

1.4 缺乏投融资决策体系

在国有企业中科学合理的投融资决策体系是普遍缺乏的,往往是现有任务,后有决策。由此在进行投融资决策时,极易出现结构不合理的投融资项目,给国有企业带来债务危机和财务风险。一方面国有企业在投融资时没有对投融资项目按照决策分析流程进行决策分析,没有对企业投融资的渠道、风险等要素综合的评估,无法对项目作出科学全面的评判,对于企业决策的建议也无效,从而引发不合理不科学的投资,给企业带来风险与损失。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投融资项目审批制度和流程不健全,且存在拍脑门决定行为,也导致投融资决策失误,出现不恰当不合理的投融资行为和投融资项目。

2 国有企业的投融资对策

2.1 完善国有企业的融资市场

完善的融资市场为国有企业融资提供基础的保障,为国有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提升融资效益。国有企业要加强改革与转型工作,逐步确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推行并实现产权明晰。国有企业应重视资本市场并加强对资本的运用,逐步完善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的融资行为。通过融资市场的完善,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企业建设中,使融资模式更具多样化。此外,国有企业应该与银行建立新型且良性的关系,使信贷机制合理化,进而提升融资的质量降低融资的风险。同时要发展资本市场,使国有企业的融资市场更完善更丰富。

2.2 优化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

国有企业融资结构要有合理的分配与战略规划,在选择何种融资渠道及方式时,要深入科学分析该种方式的融资成本、融资风险大小、融资周期等影响因素,分析比较后选择最优融资结构。国有企业要合理搭配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方式的比重,通过自身的改革及外在的推动,利用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逐步优化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同时,国有企业要加强融资中的监管控制,规范融资市场的管理,推动融资结构的优化,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采用多样化的融资,既能解决国有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又能使融资运作的效率和效益有所提升。

2.3 规范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

规范的投资行为是国有企业降低风险和保证投资收益的重要保障。国有企业在进行投资前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认清发展的大形势和市场环境,制定符合实际的投资目标和规划,且要对投资项目依据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评估。投资进程中,要通过规范化的流程和监管制度对投资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与管理,确保投资活动能顺利实施。还要做好每个阶段实施工作的跟踪与评估,做好阶段性的总结和反馈,并对有出入的环节进行修正与完善。同时,国有企业在投资时也要对风险及突发状况有清楚的认知,制定投资过程中的风险防控的措施,保障投资的安全性,减少损失确保投资的收益。

2.4 建立国有企业投融资决策体系

科学的投融资决策体系与国有企业融资成本和投资收益有密切的关系。国有企业在投融资项目选定后,要依托建立的投融资决策体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分析比较融资方式的优劣、融资成本和风险的高低等,在权衡利弊后确定国有企业的投融资规模和方案。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要客观评价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投融资能力,并聘请专业的投融资专家顾问,提出切实可行的投融资方案,由此提升投融资的质量,并实现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的目的。

3 结语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关键部分,投融资是其工作的重点。国有企业要重视投融资管理工作,深刻认识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发展运营的实际情况,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使国有企业的投融资科学化规范化,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收益并推动国有企业健康运营和发展。

[1] 刘希麟.国有企业投融资若干问题探讨[J].资本运营,2016(10).

[2] 李原草.浅析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J].2016(4).

[3] 刘明.企业投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会学习,2016(1).

[4] 郭立.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财务管理,2015(7).

猜你喜欢
银行贷款投融资决策
终于中了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投融资关注榜(2019.6.16-2019.7.15)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6月投融资关注榜(5.16-6.15)
4月投融资关注榜(3.16-4.15)
3月投融资关注榜(2.16-3.15)
一起由质押监管骗取贷款的贷案及风险防范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研究
商业信用对货币紧缩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