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的创作特点与发展路径分析

2018-01-27 00:19王泽君
新媒体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形态微电影创作

王泽君

摘 要 作为一种全新的视听形态,微电影是传统电影与新媒体相结合的衍生物,其颠覆了传统影像“单向传导”的传播模式,凭借自身丰富、多元的艺术表现力,在网络技术及网络传播环境下得到了迅猛发展。文章立足于微电影的产生背景,结合微电影的基本内涵,从自然性、商业性和自由性三方面探讨其创作特点,并以此为突破口深入分析其发展路径。

关键词 微电影;形态;创作;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4-0072-02

当今时代,影视剧版权的高昂使得视频网站的运营成本加大,与此同时,影视剧版权的竞争愈加激烈,并逐渐成了各大视频网站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在这一现实背景下,为实现内容差异化,提高原创力和竞争力,各大网站开始争相追捧新手段,于是微电影制作与运营应运而生。2010年12月,网络视频作品《一触即发》上线,宣告微电影正式诞生。随后,这一称谓渐渐为广大网民所接受,并逐渐成为各大视频网站和视频创作者的新宠。综合来看,网络微电影不需要太高的投资成本,加之制作周期短、效益回报快、传播渠道广,这些优势是传统的电影创作所欠缺的,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微电影便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壮大,很多电影创作团队在看到微电影的巨大市场后,纷纷试水“微电影”的创作,为微电影的成熟奠定了基础。据统计,仅在2011年,国内就有2 000余部微电影作品问世。随着微电影的“井喷”现象出现,其质量参差不齐、内容不够充实等弊端也开始显现,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质疑的声音,但就整体而言,微电影全新的生产和传播模式仍然在信息碎片化、注重视觉消费的当前环境下表现出不容忽视的发展潜力,深入探究微电影的创作特点及其传播途径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微电影概念界定

对微电影概念的界定,研究者大多有着自己的简介和定义,虽然存在一些不同之处,但综合起来,主要是指一种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的故事情节的,供人们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微时放映主要指30~3000秒的完整故事情节放映;微周期制作一般为1~7天或数周;微规模投资多在几千元至数十万元/部。简而言之,就是短、快、精,同时囊括大众参与性、随时随地随意性等特征。在当前这个多元社会,多元化观点、形式、表达为微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多元化的创作主体。其创作产生之初,鲜少有商业力量介入,所以多是以创意类非商业视频的形式存在,随着商业力量的渗透,微电影开始了向“网络视频广告”的转变,其概念和定义也加入了新的要义。在不断的发展与融合中,微电影的内容与性质更加多样,形式的多元、丰富的内容以及贴近大众的特点,成就了一场别具特色的影像狂欢。

2 微电影的创作特点

作为新兴传播方式,微电影在创作上与传统影视有着极大的不同,其表现出自然性、商业性和自由性三大特性,具体如下。

2.1 自然性

微电影的创作,并不像常规的影视剧作品那么复杂,其更多的是灵活自然,既可以是绚丽的大片效果,也可以是业余却热情的独立制作。无论是励志奋斗,还是诙谐幽默,抑或唯美催泪,最讲求的是打动观众。不可否认,观众在欣赏影视剧作品时,出发点便是寻求一种内心情绪的宣泄和情感的共鸣。对于微电影的创作而言,虽然缺少专业团队的大制作,但恰恰脱离了明星效应和全方位视效,所表达的是一种洗尽铅华、朴素自然的效果,从自然性角度出发,以纯真的感情和经历去叩击观众的心弦。这便与观众現实的情感需求不谋而合。在微电影的创作过程中,无法像传统影视作品那样将故事脉络完整铺开,但却能完整地制造出几个强烈的矛盾点,或者意料之外的包袱,在这一过程中,自然法则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想要使观众在这些短暂的瞬间中准确理解创作者的意图,微电影必须将这些瞬间贴近观众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来,所以在创作剧本、选择演员、开始制作时,创作者一直坚持贴近生活,多选用业余爱好者或院校学生,在制作时也以“平民”创作意识为基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电影的性质,使其更加“草根”,人人可以参与,而不再是笼罩一种浓浓的神秘色彩。

2.2 商业性

在经历了一段短小、亲切、自然的制作历程后,微电影在商业力量的推动下,逐渐成为广告商开始不断尝试、不断突破的新领域。通常情况下,投资方如果在微电影中涉及到广告业务,便会在微电影中植入自身品牌广告,或者以自身品牌为蓝本创作一部相关的微电影,借此实现宣传效果,最终获得良好的广告效益。在这种趋势日渐盛行的情况下,微电影不自觉地具备了商业性,成为了一种“拍得像电影的更高级别的广告”。例如,《一触即发》《旁边的陌生人》《爱疯时代》等,这些商业定制微电影全部凭借极富创意的设计吸引观众,赋予广告片更多的故事性和观赏性,从而使观众能够以饱满的兴趣观赏下去。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类微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创作者需要一定的驾驭能力,通过紧凑的节奏和出人意料的转折而让观众欲罢不能。

2.3 自由性

不同于商业微电影的商业倾向,也不同于自然性创作表达,自由性微电影创作的自由度更高,涉及范围也更广。首先,自娱自乐。此类微电影的创作者只是出于一种兴趣,他们在创作时可以任意设定剧本,完成创作后上传,其内容并不触及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而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满足。其次,尝试实验。此类微电影的创作者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他们希望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演绎,颠覆观众的固有思维,从而实现自己的实验目的。再次,公共传播。此类微电影的创作者更多的诉求是在公共媒体上传播,借此博取观众的认同。虽然是自由性的,但此类微电影的故事创作同样重要。所以,创作者要在故事发展中制造冲突,这并不意味着为了矛盾而矛盾,而是要植入一种更深层次上的,大众普遍认同的社会矛盾,借助类似的经历,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3 微电影的发展传播路径分析endprint

微电影之所以能够获得迅猛发展,成为一种社会现象,除了借助于网络媒体技术的推动与时代需求的影响外,还得益于其自身全新的传播形式、营销手段以及多元化的内容与情感的表达。但抛开这些光鲜的外表,微电影也存在着突出的局限性,如播放时长短,故事情节、电影要素都难以完美展现;广告植入过多,影响了微电影的纯度,极易掉入广告传统套路等。如果不对其进行探讨与突破,则难以取得长足发展。那么,应该如何做呢?首先,剧本创意是根本。在微电影数量大幅度增加当下,想要突出重围,实现完美的整体效果,创作者必须以剧本为核心,做到故事张力性与画面效果震撼性之间的契合,迎合观众的审美期待,如此才能使观众感受到强烈的冲击感。其次,广告植入方式是关键。微电影的广告植入并不可以随意植入,毕竟微电影与广告最大的区别是以情节制胜。具体来讲,广告植入可以将企业的品牌巧妙地融散在情节之中,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产品信息,也可以根据企业品牌的特点来设计微电影情节。再次,专业化、规模化。目前,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草根”微电影作品。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在这个狂热的“草根秀”现象中存在一些致命的缺陷,稍有不慎,便会形成低俗化倾向。所以,专业的创作、运营与管理团队是网络微电影发展的必然选择。

4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微电影产业尚且属于新兴阶段,虽然凭借自身鲜明的艺术特征,获得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一些现实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微电影灵活可控的特点,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坚持多方共赢,将个体与群体、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扬长避短、突破瓶颈。相信在未来,网络微电影一定能够成为真正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优秀艺术形式,成为人类文明创造的又一项精华成就。

参考文献

[1]孙瑶.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创作与传播[J].电影评介,2016(23):89-91.

[2]常江,文家宝.“微”语境下的“深”传播:微电影传播模式探析[J].新闻界,2013(9):40-46.

[3]李科.试论微电影的兴起与发展[J].电影评介,2012(8):42-44.

[4]张永芳.网络微电影的创作与发展[J].电影文学,2015(20):22-24.

[5]游中雪.微时代下微电影的传播模式分析[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2(5):288.

[6]萬忠杰,张颖.微电影的本质与艺术创作[J].戏剧之家,2015(1):78.endprint

猜你喜欢
形态微电影创作
Jazz
刍议汉字设计的形态语义学
战斗精神的五个要素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互联网+”视域下的公益新形态探究
“微电影”的作用研究及传播意义
国外微电影的“力量”表达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