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下广播+视频主持人如何面对新挑战

2018-01-27 00:21张艳
新媒体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广播

张艳

摘 要 互联网和手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种改变对于传统媒体更是如此,大规模的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传统广播节目的在线同步视频,就是广播与网络融合的结果。北京电台在2016年底宣布与北京时间达成战略合作,正式开启视频直播。媒体融合下广播与视频的结合有怎样的特点,对广播节目主持人有怎样的要求?

关键词 媒体融合;广播可视化;广播+视频主持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4-0076-02

1 何谓媒体融合

“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产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媒介融合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并指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而媒体融合更需要媒体工作人员根据多媒体的原始素材,综合整理提炼、加工,通过不同媒介传播的特点,迅速传达信息。在全球化媒体融合大形势下,网络媒体的兴起直接促成国内多媒体融合的步伐。比如传统广播节目的在线同步视频,就是广播与网络融合的结果。

2 广播+网络视频直播的实际运行特点

廣播节目的网络视频直播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将电台直播室内的节目现场视频实时上传至网络的播出形态。这对于以有声语言表现见长的广播节目,尤其是对大量在电台直播间进行语言访谈类节目,是一种及时有效的补充。

2016年12月31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与北京新媒体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宣布开启“互联网+广播”模式。北京电台七档品牌栏目入驻新媒体集团“北京时间”24小时直播。可收听、收看广播节目的实时直播或点播,还能随时查询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名牌栏目、主持人信息和知名电台主持人的时间号入口与主持人直接互动。以《照亮新闻深处》这档新闻+科普的广播节目视频化为例,大致总结广播+网络视频直播的特点如下。

1)直播间要进行改造。为了配合视频直播,北京新闻广播直播间在2017年年初做了全新的背板色调调整,蓝红主色调更加突出,同时增加了照明,提升直播间灯光效果,色调更暖,但直播操控台没有太大变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主持人王冠在一次讲座中曾说传统广播节目的直播台设计是三角式的,主持人和嘉宾可以形成环形的谈话场,但为了配合广播节目可视化的传播,新的直播间工作台变成了直线型,便于摄像拍摄和构图,但打破了传统广播面对面的谈话场,是好是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2)视频制作团队需要经验丰富,提前的准备工作如配图、海报等都需制作精良,在电台播放广告期间,团队需要通过镜头切换让广告时段的视频不枯燥,在广播的视频直播中,“场外”信息是节目的调味剂,配图可以帮助节目内容形象化。

3)广播与视频的融合不是所有节目都适合,以科普节目《照亮新闻深处》为例,节目曾经做过一期关于超市捆菜胶带的节目,主持人现场拿着各色超市收集来的宽胶带,通过视频展示给观众,增加了节目可视性。2017年每周一到周五依托北京时间直播平台《照亮新闻深处》日均播放次数3万,最高播放次数10万余次,进一步拓展了节目影响力。多年来,广播最大的优势在于扎实的内容、快速的反应、伴随性移动收听、主持人与听众间的互动和情感连接。在保留这些核心竞争力外,在可以对接的端口与新媒体融合,也相当于给广播插上更多翅膀,助力广播二次腾飞。

3 广播+视频直播主持人如何应对新挑战

3.1 广播节目主持人挑战“前台化”

声音是广播节目的基石,也因此不少电台主持人更喜欢保持话筒后的“神秘感”。而在媒体融合的今天,这一“神秘”被打破。据《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专项调研报告》显示:87.1%的听众接受广播节目主持人进入电视领域,表示希望看到更多自己喜欢的广播节目主持人主持电视节目。对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广播节目主持人愿意尝试主持视频类节目,认为这样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对于广播品牌的打造也更有意义。基于这样的调研报告,为了顺应音视频共同传播发展方向,形成网络热点、视频收看、音频收听等多种传播格局。2017年7月北京电台“不止于声——北京电台2017声音推广季”正式启动。活动有130多位主持人参与献声,为听众奉献独具个性魅力的声音作品,并通过网络平台展示。广播节目主持人已慢慢从台后走到了台前。

3.2 广播+视频直播主持人信息获取和呈现方式的多元化

2017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个融媒体频率北京青年广播开播,台长伍洲彤介绍:“通过可视化广播系统,不仅可以将主持人、嘉宾等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用户面前,主持人还可以在直播过程中播放视频、图片、文字等可视化素材,大大丰富了广播的内容呈现方式。另外,还可以让节目内容通过直播平台和社交网络,实现弹幕互动、打赏、实时投票等可视化功能,真正实现跨地域化收听收看和分享。”如今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在直播间不仅面对话筒、音频工作站,还需要打开电脑进入网络直播间和网络观众互动。这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节目直播前大量的图片文字音频准备,同时需要现场随机应变,面面俱到。这种互动不仅是在节目直播过程中,同时与受众的黏性互动还会在线下持续释放,带来粉丝效应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传统广播媒体通过短信你来我往单一性互动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互联网+传统媒体的融化,也让一些“老式广播节目”焕发了新的生机。比如青年广播直播间引入的唱吧系统,听众通过手机、电脑就可以参与到现场K歌环节,声音和形象都可以通过广播和视频呈现出来,整个互动也会增加节目趣味性、参与性,进一步拉近主持人和受众之间的距离。

3.3 广播+视频直播主持人混合语境化

传统媒体只讲内容和形式,而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讲场景和社交。美国传播学界著名女学者、“媒介系统依赖轮”的创始人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和另一位传播学者卡思琳.里尔登,20世纪80年代展开了新型传播形态与传统传播形态的比较研究,她们开创性提出:根据信息流通的方式,大众传播的话语样式是独白式的传播形态,人际传播的话语样式是对话式的传播形态,而以信息新技术为手段的话语传播样式则是一种全新的“电子对话式”传播手段。

广播节目主持人常年面对话筒和嘉宾,对摄像镜头相对陌生,而加入视频直播后,对广播节目主持人来说,挑战是多重的。首先在兼顾操控台的基础上要不时与摄像机背后的观众眼神交流,在和嘉宾交流的时候还需关注直播平台受众的反馈,不仅要兼顾视频和广播双平台,还要能够带动嘉宾、调节气氛,与多个平台的受众互动。要具备良好的镜头感和临场反应,可谓真正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2016年北京地区新闻出版广电业全年总营收2 621.87亿元,较上年增长8.61%。其中,广播电视实际创收1 316.75亿元。传统媒体并没有像之前预料的那样会被新媒体严重冲击,相反,由于各种新媒介涌现及新闻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传统媒体特别是广播与新媒体之间由冲突走向融合并且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广播节目播音主持[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

[2]北京市新闻出版研究中心主编.北京新闻出版广电发展报告(2016—201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17.

[3]吴郁.提问主持人必备之功[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4]陶丹,张浩达.新媒介与网络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北京广播电视台.创新在路上[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

[6]阿兰·德波顿.新闻的骚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7]仇勇.新媒体革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8]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广播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