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导向研究

2018-01-27 00:44杜培尧关兵王亚茹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导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

杜培尧 关兵 王亚茹

[摘要]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价值观导向对于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导向内涵出发,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导向的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导向

[作者简介]杜培尧(1985-),男,汉族,河北省邢台市人,邢台学院组织部,讲师,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关兵(1979-),女,汉族,河北省邢台市人,邢台学院组织部,政工师,本科,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亚茹(1987-),女,汉族,河北省邢台市人,邢台学院党委办公室,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8)01-0067-02

引言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其价值观导向不仅影响着个体的成长,也关系着社会的未来。因此,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进行引导,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导向内涵出发,探讨今后的实施思路,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导向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内涵

大学生价值观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从整体上来看,它主要包括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生活价值观等等,具体如下:

(一)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在大学生的个体成长过程当中,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需要关注的人生命题也不一样。从整体来看,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所持有的观点与价值标准也将会在很大意义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历程。例如,大学生对自己幸福观的要求将会影响其对另一半的选择,大学生对自己职业发展的要求与期望也会影响其今后的就业择业选择。

(二)大学生的经济价值观

大学生作为社会经济体系的参与者,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会与各种经济现象经济事务打交道。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学生对金钱的判断所形成的观念也会影响其对待金钱的态度,对于消费观念也会影响其如何管理资金,对于分配的认知也会影响其对社会现象的不同解读。随着大学生社会角色意识的不断凸显,其对经济价值观方面的判断也将呈现出更加多元而深刻的变化。这一点在大学生今后的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三)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

目前,我国高校大力发展和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主要的出发点是从思想层面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其坚持集体主义做法,养成科学的信仰,明确权利义务的关系,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水平将影响其在今后的社会事务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今后的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一批敢于担当的大学生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所以,进行科学的政治价值观引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

在当前,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正在不断彰显。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对于人际关系的理解,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理解,对于校园文化以及科技观念的理解都充分体现出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观。如何从文化价值观层面来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价值观导向也是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与提升的主要方向。

(五)大学生的生活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在学校生活过程当中会形成自己的处世观念,例如,对于如何交朋友,選择与谁为友,如何对待诚信,如何对待社会公共道德,如何注重规范和自由的统一。这些都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生活价值观的内涵。

二、大学生价值观导向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价值观导向过程当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不足。

首先,价值观导向目标不明确。在今后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在科学的目标引导下进行价值观导向。但是,从目前来看,一些高校没有从科学目标指导出发,对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缺乏科学的引导,这就在一定层面上导致了价值观导向工作的效果不理想。所以,在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明确导向的目标是重中之重。

其次,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的方法有待完善。对大学生价值观导向需要借助科学的方法支持,从目前来看,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导向过程当中还存在着方法单一的现象。不仅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导向的效果,也影响了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所以,在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施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科学的价值观导向是努力提升的主要方向。

再次,高校价值观导向环境有待完善。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导向过程中,缺乏有利的环境来进行支撑,这就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导向效果的提升。所以,在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如何从环境层面进行系统的改进与提升、优化环境体系是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导向效果的题中应有之义。

最后,价值观导向缺乏长效机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价值观导向过程当中,需要在体制方面、制度方面、文化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效果。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一些高校还没有建立和实施大学生价值观导向长效机制。

总之,从整体来看,我国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导向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例如,价值观导向的方法,价值观导向的目标,价值观导向所需要的环境体系,价值观导向的长效机制法等都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从这些不足出发,不断的建立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价值观导向机制是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向。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导向提升策略

为了更好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导向的水平与效果,充分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导向提升策略。endprint

首先,树立明确的价值观导向目标。在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从大局出发,从大学生长远角度出发,不断的明确价值观导向对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意义,在导向目标方面积极地完善。

一方面,要注重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当代大学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只有具备了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所以,高校应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引导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成长目标。每个个体都有着自身的差异性。但是,在今后的建设与发展过程当中,大学生在追求自己成功与梦想的同时,也应该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拥有的价值观。在今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应该通过英雄、模范的伟大事迹来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进行正面的影响。

其次,积极拓宽价值观导向渠道。在今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过程中,要在继承传统渠道的同时不断的发挥和拓展现代媒体在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导向中所具有的价值与作用。例如,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作用,让大学生关注时事,养成爱国主义情怀。也可以利用校园网组织学生进行主旋律演讲比赛,为时代发声,为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主动履行社会公民的义务。例如,有的高校就通过举办辩论比赛的方式,来引导大学生在辩论的过程当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外,在新形势下,也可以直接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引导自身价值观导向的正确性,关注民生,关注基层群众,关注百姓福祉,关注建设与发展。当前,各个高校组织的大学生“三支一扶”等活动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导向有着重要的作用,应该在今后进行大力的推广,让广大的大学生在基层一线获得心灵的净化。只有不断的拓宽大学生价值观导向渠道,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的效果。

再次,营造良好的价值观导向环境。当前,由于网络等资源的影响,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方面,经济价值观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有的大学生信奉爱情至上、金钱至上、唯利是图,有的大学生把成长为一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作为发展方向,这些都是错误的,都需要借助价值观的引导。所以,在今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当中,要在网络媒体方面进行主旋律的引导与宣传,通过正能量的事件来对广大大学生进行教育,借助发挥出榜样的力量,引导大学生向榜样看齐,养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注重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其遵守社会公德,做一个有良心的当代公民。只有通过环境的引导,今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导向才能够不断地达到理想的导向效果。

最后,完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长效机制。众所周知,价值观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此,在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当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导向要有着充分的耐心,给予大学生成长的空间与时间,这就意味着建立大学生价值观导向长效机制显得尤为必要。

一方面,在课程建设方面要将大学生价值观导向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来帮助广大大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在课程建设的内容方面,可以积极的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发其关于人生价值的思考。

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应该从自己的教育实践出发,结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方面不断的与时俱进,提高教育工作的亲和力,拉近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大学生积极地进行自我的规范约束,不断地践行科学价值观的要求,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当代大学生。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导向的过程当中,还应该引导大学生从终身教育的理念出发,无论是在学校的环境中,还是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都应该坚持主流的价值观。

总之,在今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导向过程当中,需要在科学目标的指导下不断的拓宽价值观导向渠道,积极营造良好的价值观导向环境,建立大学生价值观导向长效机制。只有这样,今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才能获得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东朋.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导向研究[J].考试周刊,2017(28).

[2]杨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Z1):5-6.

[3]方鴻志,樊亚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路径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2):16-19.endprint

猜你喜欢
导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