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在园林地被中的应用

2018-01-27 10:53戴夕娟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4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

戴夕娟

摘 要:园林景观的深入推广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人居环境。当前,大力倡导建立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就顺应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本文在梳理节约型生态园林的内涵的基础上,列举了当前现代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节约型生态园林的设计原则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将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应用在园林地被中的方法。

关键词:节约型生态园林;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地被

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给人民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威胁。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当前比较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设计并建设节约型的园林景,将其观应用在园林地被中,以此有针对性、计划性地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人民生活环境。

1、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的内涵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使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逐渐恶化,为扭转这种局面,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成为时代的主流,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求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本着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的建设是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方式。

2、现代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应遵循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但是在当前的园林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违背建设节约型社会倡导的情况。这些做法不但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没有丝毫作用,还会增加环境负担,最终造成经济和资源的浪费。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类:

第一,水景设计对水资源造成浪费。我国有很多城市在进行水景设计时,不考虑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征,盲目地修建各种形式的水景景观,如大型喷泉、人造湖泊和人工河等。为了使这些水景景观能够正常运转,就必须有充足的水资源,那么对于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只能依赖城市居民饮用水,对城市供水系统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加重了水资源的浪费。

第二,高耗能灯具造成光污染。利用各种灯具对城市进行装饰是目前很多城市常用的做法,如利用探照灯增加城市氛围,但是探照灯能耗高,功率大,具有很广的探照范围,但大部分城市在夜晚对灯光的需求量并不高,因此,长期使用探照灯会浪费大量的电能,并对城市造成严重的光污染。

第三,“贵族植物”水土不服。在对园林景观中的植物进行栽种时,很多城市崇洋媚外,认为国外的植物比国内的植物更具特色,更加珍贵。但事实上,引进国外植物,甚至是那些天价的“贵族植物”并不一定是正确的选择。虽然国内游客接触国外植物的机会很少,对这类植物有很强大新鲜感,但这并不能成为盲目引进“贵族植物”的理由,因为这些植物具有自身特有的生存条件,国内的种植环境与国外存在很大差别,极易造成水土不服。因此,这种盲目的、欠考虑的做法最终会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并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3、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在建设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务必要避免盲目追求表面效果,而是需要始终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第一,美观原则。美观原则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时,必须将大众审美水平放在首位,需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观,但同时要具有一定的特色,吸引游客的注意力,缓解游客的审美疲劳,从而突出园林景观最基本的观赏价值。

第二,功能原则。园林景观设计虽然需要遵循美观原则,但是最根本的原则则是功能原则,主要是指园林景观的设计要以满足生态环境需求,服务对象为出发点。功能原则的体现形式应根据不同的建设需求做出调整,建设需求不同,则体现形式不同。

第三,经济原则。经济原则主要指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和规划时应讲求经济性。在植物的配置方面应该保证植物生态性的前提下,选取成本低的植物类型进行植物的配置;对园林在日常管理和运营过程中,可以优先对成本较低且便于管理的植物进行常规护理,如修剪枝叶、养护和灌溉等。

第四,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指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该避免植物在构造和造型方面保持单一的模式,而应该尽量使其多样化。同时,园林景观的设计以多样性为基础,核心是确保植物群落的稳定性,设计的关键是保持植物与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在设计过程中做到合理配置,并融入生态绿化空间。

4、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4.1因地制宜

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时,应多选取能够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此类植物对水分的要求不会过高,仅依赖自然降水即可满足其生长的需求。还可以加大节能植物的种植比重,因为节能植物的种植和养护所需要的技术最简单、费用最低廉,并且发生病虫害的几率低,对水分、土壤、气候等方面的要求也较低,生命力更强。城市在引进绿化植物时应避免追求“四季常青”、“一次成型”,不能忽视适应性强的落叶植物。

4.2合理配置植物

从植物自身的特点出发,对其进行合理配置。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尊重植物多样性的特点。例如,对于紫薇、石榴、月季等观花植物而言,具有的特质不尽相同,月季、梅花等部分观花植物花色鲜艳,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组成色彩斑斓的花带、色块,而美人蕉等观花植物花型奇特,可以利用它们做出各种不同的造型。而在植物胚子过程中,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能够兼具香味与花色。此外,对于一些香花、香叶植物,因其花朵或叶片具有独特的香气,因此在园林中可以为游客带来嗅觉上的享受。

4.3种间关系

绿地植物的种间关系若呈现单一化的趋势,那么会对群落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植物的适应能力、扎根类型、植株自身的大小和耐阴性都会对种间关系产生影响。例如,树冠层能够为林下植物带来适宜的荫生环境等。所以,在选择植物时应该尊重植物生物学与生态学的规律,充分考虑植物的种间关系,选择灌木、乔木、地被植物,对群落的种间关系进行适度的调整,促进各种植物同时生长。一般情况下,与幼苗相比,成株植物的耐受性强,因此应该有意错开种间更新的时间,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园林地被的稳定性。

4.4现有资源发挥作用

相关人员在设计和建设园林景观时不应该忽略对现有资源的利用。在已有的基础上开展建设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施工对植被的破坏,减少噪音污染。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前提下,以及最大监督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应该避免大规模对地形做出改造,可通过各种方式绿化花园、墙面等,提高土地利用率。此外,还应该尽可能保留原有的建筑物和植被,这符合建设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的要求。借助巧妙的规划和设计,将原有建筑、植被等于新的环境有机结合,不仅增添了园林景观的特色,还能够减少施工量和工期,达到节约成本、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5、结束语

发展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是当前缓解生态环境恶化局面、改善人居环境的必然趋势,充分体现了健康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进行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坚持“节约”为导向,秉承功能原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植被资源,并通过设计节水园林、采用節水灌溉模式最大程度地节约水资源。从而避免铺张浪费、华而不实,并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园林景观的作用。构建美好的新家园。

参考文献:

[1]毕连群.浅析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以唐山市津唐运河生态景观工程为例[J]. 现代农村科技,2011,(01):40-41.

[2]潘曲波,王艳.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探讨[J].民营科技,2015,(10):230.

[3]黎鹏展.基于生态节约型视域的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J].艺术科技,2015,28(11):232.

[4]吴玉.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11,(01):105-1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设计
探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技术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收集利用方式的探讨
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禅宗文化在宜春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继承和发展
环境设计专业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园林景观设计中建筑小品的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