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越南使节旅桂诗的广西文化景观

2018-01-28 14:38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南宁530299
名作欣赏 2018年17期
关键词:使节越南广西

⊙刘 源[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南宁 530299]

古代越南使节的旅桂诗,是指在我国元、明、清三个时代越南使者进京朝拜和从燕京回国路过广西途中所创作的诗歌作品,这些作品分别收集在《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25册)之中,后有广西学者辑录为《古代越南使节旅桂诗文辑览》一书,书中共收录越南四十余位诗人的上千余首诗。此前,有学者对这些诗文做过研究,不过大都是着眼于诗文的整体概况,要么是研究使者的燕行路线,或是对诗文进行整理和罗列,或是对某篇诗文进行具体的分析。基于此,本文以古代越南使节的旅桂诗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诗歌文本,着重探寻越南学者眼中的广西文化意象并探讨其成因。

古代越南使节旅桂诗蕴含着丰富的广西文化景观,主要表现在赞美广西沿途的风光,描述广西古代城市的景象,记录与广西官员的交流等方面。位于崇左的花山岩画是越南使节的必经之路,地处广西左江流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岩画之一,至今已有二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从历史的角度看,花山岩画所描绘的内容包括人类、动物、武器、船只以及其他物品,描述了一幅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图景,具有显示人类农耕文化现象的普遍价值”。出使明朝的冯克宽的《过花山》一诗是现存所见有关花山岩画最早的诗篇:“左江稳泛客船轻,晓过花山枕水清。粉壁楼台亦秀丽,黄巢兵马认分明。回头红日知天近,纵目清芜见地平。几许王维图画笔,入予诗思宛如成。”作品描写诗人坐船在花山的水域中仰视岩画的情景,感悟岩画的保存完好,画面清晰,颜色明亮,可认清“兵马”的驰骋。

乾隆年间的越南使节胡士栋的《桂林八景》更是把桂林的八景融会于一首诗中:“胜迹由来地气钟,斗鸡象鼻肖冥容。七星岩下栖霞寺,钟鼓楼边独秀峰。诸葛台高青草荫,刘仙洞石白云封。到头陵若知何日,老尽翰林几笔锋。”诗人根据八景的形似和方位等把它们归类,放到一起,既简洁凝练,又突出了八景留给后世文人的价值。乾隆年间的越南副使阮宗窐的《题桂林地八首》是分为八篇分别写八景的。此外,还有描写桂林“九马画山”的,如出使中国元朝的越南陈朝大臣阮忠彦《介轩诗集》中的《画山春泛》:“春光淡淡水迢迢,高挂风帆拂绛霄。山列瑶簪迎鹢首,烟横玉带束林腰。青涵碧落罗千顷,白界苍岩练一条。就是辋川奇妙手,江山如许笔难描。”诗人描绘了“九马画山”附近的山水景色,突出山之高,最后一句“就是辋川奇妙手,江山如许笔难描”,指出纵然是水墨山水画的鼻祖王维的“奇妙手”,恐怕也难勾勒出如此的奇景。诗人在此采用了烘托和用典的手法,可见诗人的汉学造诣之深。

古代越南使节的旅桂诗中,对梧州和南宁两个城市的描述较多。梧州是广西古代的重要商埠之地,古代越南使节途经此地时,也留下了大量描写梧州商埠景象和市民生活的诗篇。例如冯克宽的《苍梧即景》:“快乘彩鹢到苍梧,四望江山入画图。卷雨朱楼蟠地起,插云宝塔倚天孤。淡浓香为风来往,高下诗因酒有无。欲访姚君踪迹觅,不知何处是仙都。”诗中刻画了苍梧瞩目的楼宇和宝塔,描写了商埠那飘着浓淡相宜的香气和诗味酒香,使人沉醉其中,不知道是否还有比这更好的地方。南宁旧称邕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越南副使阮宗窐的《南宁即景》写道:“辖包宣化控新宁,壁立江津屹斗城。一水抱弓迷木马,六街簇锦斗朱薨。万年花占梅中榜,百舌禽歌柳外程。小彼乐郊娱我眠,清光引是到神京。”这首诗写于寒冬诗人停舟南宁城,乘船游览期间。作者目睹南宁府城壮丽,堂宇连绵,房舍成排,岸边泊舟紧靠,俨然一大都会的盛景。诗中提到南宁城市一水(即邕江)环绕,花团锦簇,歌声远扬,人们怡然自乐,表达了诗人对南宁城市生活的赞美与向往。

古代越南使节的旅桂诗作也为数众多,就越南使节之间的酬唱诗篇而言,清道光年间潘辉注在诗集《华程续吟》中的《张侯送赠城北菊花酒并诗依韵答复》:“客路相将赋载驰,同舟次度醉心知。幸从北海分花酿,不待南山采菊篱。桂岭香风消旅味,珥江归兴入芳卮。情多倾倒还无尽,珍重阳春更送诗。”这首诗是回应副使张侯《张侯原赠诗》“两年使节共奔驰,每问临邛答岂知。吟罚不怀金谷盏,霜醅幸带贵乡篱。秋风未得松江脍,春兴何妨菊径卮。今日倾壶分一半,看君回答几新诗”而作,属于越南使节之间的交流,张侯表达了两人共事两年,共同奔波,在异国他乡的各种感慨,如今共享美酒,相互赠诗来分享快乐。相对而言,潘辉注的诗则更豁达一些,既细数了游历过的广西景点(如北海、横县宝华山等),更坦言已沉醉于沿途美景之中,旅途中的疲惫已消除殆尽,美景更能焕发诗意,使人沉醉,此刻通过诗来表达对好友的情意再好不过了。就越南使节与广西官员的交流诗作而言,清咸丰年间出使中国的潘辉泳的《骃程随笔》中的《留别随送冯珊卿》:“提携一路饱风沙,回首关山几度赊。可奈榕城催别思,江天晓月伴星槎。独秀峰高桂水长,去留情绪一倾觞。兰桡千里熏风送,仿佛莲花幕里香。”冯珊的赠诗《冯珊卿次韵》:“船头游目雁横沙,荆棘吟忘道路赊。闻说赐茶传幕府,还如梦泛使臣槎。心惟肝腑一无长,读到佳章月入觞。才短和诗无好句,平安夜祝自焚香。”这两首诗一首是送别诗、一首是留别诗,两位诗人提到了“星槎”和“泛槎”,说明他们是在乘舟船游玩,突出广西水路之多。在送别诗《冯珊卿次韵》中,冯珊表达了自己的真挚情感,但又感叹自己才疏学浅,写不出佳句的矛盾心理,只能用“平安夜祝自焚香”的方法表达自己对来使的惜别之情;潘辉泳一句“独秀峰高桂水长,去留情绪一倾觞”,描写了“桂林八景”之一的独秀峰的高和漓江水的长,用转喻的手法来表达自己与随送冯珊的感情之深。

越南文学受中国文学影响如此之大,不外乎历史和文化原因。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坚实的基础,那就是“越南独立之前长达十一个多世纪隶属中国的历史,为汉文学在越南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越南独立之后九个多世纪的宗藩关系,为汉文学在越南的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从历史原因上看,主要是当地官员弘扬中国文化和独立后越南朝廷的支持。秦朝时百越人就和汉人杂处,汉朝设交趾郡,教民以礼仪。汉朝武帝时,学校制度在交趾地区建立,教授汉文,此时较有名的汉朝官员有锡光和任延。三国时的交州太守士燮,旨在振兴文风,弘扬文化,注释经传,讲授诗书,被称为“士王”,对中国文化在越南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的越南李朝,非常重视向中国学习,不断从中国引进大量经书等文献,学习宋朝的治国方略,而此时,越南佛教圆照禅师对宋朝佛学影响很大,中越双方实现了文化的双向互动。中国明朝非常重视中越两国关系,两国使者往来增多,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历朝历代流放到百越的官员也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发展。其次是民间自发的交流,比如三国时期大量内地商人到交趾地区经商,把先进的铁犁和牛耕技术带到了交趾;一些躲避战乱的中原人士迁徙到相对安定的交趾。

在文化因素上,越南国内对中国文化的态度是积极的,这是中国文化得以流传的重要因素。13世纪越南喃字文学出现之前,越南官方一直使用汉字为官方文字,汉文也充当了书面外交用语。阮朝实行以儒教为内容的科举考试,四书五经都是考试的内容,越南人想要做官就必须了解并学好儒家文化。而古代出使中国的使臣大都是越南的顶级文人,精通汉学,他们不仅是邦交关系的桥梁,也是文化和文学交流的桥梁。

越南旅桂诗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借鉴,为古代越南旅桂诗人表达内心的情感增添了审美情趣,也使得他们的创作多元化,以诗歌交流为媒介加强了与中国的文化联系。正如饶芃子先生所言:“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人们日益关注东方,开展中国文学与东南亚各国文学关系研究,客观地叙述该地区文学的发展与中国文学的影响与关联,将其放在东方文学整体框架中进行考察,探索这种文学交流中的相互容受力和生命力,在东方文学世界中,应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文化价值。”

古代越南旅桂诗,既是燕行之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越两国历史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更是古代越南使节对广西文化的独特认识。对古代越南使节旅桂诗中体现的广西文化景观进行探析,有利于加强广西同越南的文化联系,有利于研究和弘扬广西的历史文化,促进广西多元文化的发展,充分发挥广西毗邻越南的地缘优势,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广西作为中国沟通越南以及东盟十国的重要门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辐射作用。同时,对越南华人的华文诗歌创作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促进了越南华文文学的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使节越南广西
广西贵港
蔡奎全:一位民间使节的传奇故事
《广西戏曲》
读图
越南·河静省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越南百里“银滩”
广西诗歌五人谈
“凯萨娜”侵袭越南
使节小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