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想象、体悟、总结
——对“生活作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018-01-28 06:57江苏省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陈小敏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8年5期
关键词:班级文章作文

江苏省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 陈小敏

一、初识“生活作文”教学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又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而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过多的强调作文技巧而忽略生活体验。学生脱离生活,也写不出作文。学生写不出作文或者胡编乱造一些脱离生活的假话空话作文,所以,笔者一直想改进作文教学方法。

在一次“陶研会”上,笔者初次接触到“生活作文”,深得陶老“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真谛。原来“生活作文”教学已经是一门时下很受关注的教学理论了。

朱建人先生认为,“生活作文”是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一般写作能力为作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将生活与作文紧密连缀在一起,从拓展学生的作文视野与表达方式,鼓励学生真实而富有创造力地写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将朱先生的理论与笔者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我初步构想出适合自己的“生活作文”教学思路。用四个字来概括我的“生活作文”教学:感受、想象、体悟、总结,即感受生活、想象生活、体悟生活、总结生活。有了思路后,就着手实施。一段时间以来,我彻底抛弃了书本上的作文教学指导,摸索实践比较适合学生特点的“生活作文”教学模式。

一、“生活作文”教学的实施及效果

1.“生活作文”教学的实施——“随意选题”

日本教育家芦田惠之助认为,将所见、所闻、所行之事,真实地写下来,自然而然会产生某种思想,这样的写就不会是件苦事。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芦田提出了“随意选题”的作文教学思想。“随意选题”之目的是要将作文从形式训练中解放出来,作文的过程就是塑造自我的过程。芦田认为作文的题材应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应是确有实际感受之体验。太阳东升西落、四季春夏秋冬、万物春发秋实、人的起卧衣食,皆为文章。

当我在所教班级第一次提“生活作文”教学理念和芦田的观点,并告诉学生本学期作文训练将以“感受生活、想象生活、体悟生活、总结生活”为框架时,班级里反映不一,为了能够把“生活作文”理念在学生中推广开来,作前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第一节作文课前,我一直在思考,我该给学生指导些什么呢?我把训练的重点定为“感受生活”,生活那么广,我们的作文究竟写些什么呢?一想到学生都是有个性有思想的个体时,我越发觉得任何的指导,都是一种多余。最后,我只对学生提了一个要求:将你生活中真实的事用自己的话原原本本地写出来,把自己最真实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真真切切的记下来。经过点拨后,全班同学都有了可写的内容。第一次作文课就是按照上述的思路上的,从作文完成情况及完成的质量来看,第一次作文效果不错。

接下来,便是作文点评。积极有效的作文点评是实施好“生活作文”的关键之一。芦田认为,“作文的过程就是塑造自我的过程”“其评价标准是以自我满足为唯一标准”我稍加改换了芦田概念,将他的“自我满足”的作文评价标准改为我点评作文原则。我认为作文点评应充分“满足”学生的“自我”。我在作文评价方面也是遵循芦田的评价体系,稍微有点不同之处在于我以鼓励式评价为主,基本按照三步骤进行:①总评。教师在通读完学生作文后谈感想。包括作文的优劣(以优为主)、成绩情况、特别优秀的地方,既有表扬、又有告诫。②朗读。朗读数篇优秀的、有新意的、有个别特点的作文。提示其它学生修改的方向。③细评。指出文章的优缺点,订正、欣赏,以此提高学生欣赏、评价、推敲文章之能力。

2.“生活作文”教学的效果——趣浓质升

(1)“生活作文”教学第一效果是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实行“生活作文”教学后的最直接的效果是学生写作的兴趣浓厚多了,这一点在男生5班尤为明显。这个班共50人,只有9名女生,以往的作文课师生上的都很痛苦,作文本根本就不能按时收齐。自从,实行“生活作文”后,我发现原先不做作文的,作文写的很差的学生也愿意写了,而且有些学生写的还不错。从学生按时交作文的情况来看,确实写作的兴趣上来了,到达了培养学生写作情趣这一目的。

(2)“生活作文”教学第二效果是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男生班和女生班是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两个班。这两个班的作文水平不高,尤其是男生班,男生多,作文都以胡编乱造的流水账居多。自从写“生活作文”之后,我发现学生的作文进步很多,就连平日里不好好写作文的男生也写出一些高质量的文章了。我把这些好文章在班级里朗读,跟学生一起交流、欣赏,鼓励学生开放束缚创作。鼓励试点评模式,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自我,更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好的文章不断涌出。

三、有关“生活作文”教学实践研究的几点反思

1.贵坚持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实行“生活作文”教学时,也有些学生不理解,认为这样的作文模式难以下笔。我觉得学生有这样的困惑,一方面是受到传统作文模式的影响。更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不够,体验不足,或许是他们缺乏发现生活之美、生活之深刻的观察角度,让学生与全班同学交流。但是想到班上还是有部分同学对“生活作文”教学充满兴趣并取得了一点进步,就又促使我坚持下来。现在实施“生活作文”教学快满一个学期了,基本上已经走上了原先想要达到的训练目标: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2.善鼓励

鼓励作文写得好的学生,这是毋庸置疑的。把这些好作文在全班诵读、评讲,再请小作者谈谈自己的创作思路,这本身就能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写作热情,还能开拓学生写作视野。对于那些写作不好的学生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们虽没有佳作,但只要有佳句,只要有新颖的视角或者是独到的立意都给予表扬。这种表扬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很快就能在写作积极性上得到验证,那些原本不爱写、写不好的学生也愿意写,也能写出像样的文章了,更有一些学生还写出了不错的文章。

3.勤动笔

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记录生活,这是一句听来非常空洞的话,学生未必能够听进去并付诸实施。陶老的“以教人者教己”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能解这个难题。我决定跟学生一起学习、实践“生活作文”。具体做法就是把自己在平时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感触的事情记下来,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体会。这种具体实践“生活作文”教学的事例,教法新颖,很有生活趣味,学生乐于接受。

4.待完善

“生活作文”教学在所教授班级已经实行已快三年了,虽然从整体面上来看,实施的效果不错,比原先的作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了,其中也有优秀作文涌现;但是班级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打破这种不均衡现象,更加精准的着实让所有的班级学生都对作文写作产生亲近感,生活化,真实性,在“生活作文”这一长期的课题研究中提高、进步、完善。

我坚信通过学生和我的坚持与努力,“生活作文”这颗新苗定能开枝散叶,结出硕果!

【1】陶行知.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和及其方案

【2】叶圣陶.文心.文学周报

【3】朱建人.生活作文研究

猜你喜欢
班级文章作文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