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做法

2018-01-28 11:4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二中学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8年12期
关键词:弘扬内涵高中语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二中学 马 艳

1.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1.1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传统文化承载了丰富的文化财富以及精神财富,对培养人的精神品质与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国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古人用智慧为我们留下宝贵的财富,传统文化不仅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且极富韵味,对塑造人的气节与精神有着积极的效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渗透传统文化教学能够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众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例如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勤劳勇敢以及爱国等精神,都有益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提升其精神境界。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有助于鼓舞学生遇到问题不畏挫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能够有勇气去面对所有的挑战,这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有助于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虽然有着较强的生命力,但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其传承与发展仍受到较多的局限。而教育则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高效而又便捷的途径,高中语文教育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很好地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髓,从而自觉地承担起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高中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高中语文课堂来渗透传统文化教学,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传统文化,让学生更为直接地与传统文化进行碰撞和交流,深化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弘扬传统文化的效果,让传统文化滋润学生的成长,让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无限的活力。

1.3 有助于促进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现代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很多影响都是隐性的,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机会却有限,更无法做好传承和弘扬的工作。而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则是让学生直接接触传统文化最有效的方法。通过课堂上对传统文化的讲解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进而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熏陶和影响,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在此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进而产生兴趣与热爱。

2.高中语文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做法

2.1 结合教材内容,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教材是专家通过精心的选择与设计而编写成的教学书籍,其中的每篇文章或内容都有一定的内涵与价值,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材,发挥其作用与价值。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应当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与探究,充分发掘教材中有价值的知识点和内容,尤其是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内容,应当进行重点的把握。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能够将传统文化教学当作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和渗透。针对课本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篇目,教师要能够深入的研究和把握,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将传统文化理念、精神品质以及文化内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在教学《师说》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尊师重道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意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的内涵,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 注重拓展学习,课堂外渗透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教学除了课堂上可以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之外,课外也是渗透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途径。课外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主要可以通过阅读书籍、赏析经典文学、背诵古诗词等方式。课堂时间有限,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尤其是一些篇目较长的经典文化作品更需要学生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进行阅读和赏析。教师应当适当的布置和安排一些有阅读价值的经典文化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书写读书笔记,然后在课堂中分析阅读心得和感受。这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对文学经典的喜爱,进而有效的渗透传统文化教育。除了阅读经典文学之外,还可通过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古诗词朗诵以及传统文化演讲等活动来吸引学生的参加,通过活动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更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

【结 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作为宝贵的财富理应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蕴含着宝贵的精神品质与文化内涵,值得当代学生的学习与传承。高中语文课堂更应当承担起传统文化教学的重任。本文简要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做法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促进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弘扬内涵高中语文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挖掘习题的内涵
内涵漫画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