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离不开有效的听评课

2018-01-28 19:54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川南小学丁海琴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8年4期
关键词:异构课堂教学教师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川南小学 丁海琴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是关键。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学知识与学做人、学知识与提高能力、全面要求与因材施教等这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出,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又在课堂教学中运行。怎样来认识课堂教学规律和抓好课堂教学质量呢?听课评课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推动课程改革的内动力。听课是教师之间一个互动的过程,也是教师之间心灵的沟通,更是教学理念的重新建构与整合。评课是对课堂教学透彻地分析和总结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教师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克服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使教师快乐的成长。

一、有效的听评课——教师发展的起点

“以学论教”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听评课时应从重点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学情,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几种状态作为评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听评课时要关注教师能否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是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否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否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关注教师能否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关注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主要是看教师在课堂上能否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其所教学科爱学、会学、善学。教学组织策略很多,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听课者在听评课时需要重点关注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即时评价是否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二、有效的听评课——教师发展的桥梁

听评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既要熟悉授课教师所讲内容,也要明确自己为什么听评课,还要掌握必要的听评课技术,比如,观察量表、听评课的逻辑框架等。在听评课时,教师要使用相应的观察量表作出翔实的记录,并随时写下自己的疑问或困惑;听课后,将观察记录、疑问或困惑反馈给授课教师,并与其讨论和交流。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教师要想听课真正学习点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要有心,听课就要做点准备工作。打算听谁的课,应该事先问问他教什么内容,把课本找来预习一下,看看课文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有没有难点、疑点;同时自己设想一下,假如让我教这样的课文,准备怎样教法,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懵里懵懂地听,不理解教者的教学意图,不熟悉教材,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

增强反思意识 。正如美国学者布鲁克菲德所言:“如果不进行批判和反思,我们生活在当今也无异于生活在过去的牢笼里。如果不进行批判和反思,就会总是认为事情的对与错、是与非应当按专家说的算。于是,我们就永远只能从别人那里明白做任何事的意义,任何时候的教学都是在实现别人的思想。”可以说,无反思的听评课除了完成他人指定的任务外,就难以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值得借鉴的经验与值得汲取的教训,就难以与听评课教师、授课教师的发展对接、关联在一起,从而丧失了教师发展的宝贵资源。

三、有效的听评课——开展的模式与途径

建立以合作为基础的教师群体。要改变听课评课中出现的盲目性、业余性、消极性等弊端,关键是建立合作教师群体。交流是教师群体的核心内容,教师之间只有相互的交流才能更好的传递教学信息。

(一)建立可行性运行机制。听课评课的基本运行:课前了解→赛课→课后总结。首先在听课之前必须了解讲课者,同时也要了解所授内容、背景等确定观察点,切入点。其次可以运用“同课异构”的方法进行赛课,点出自己的优点同时也能吸取同事的优点转化为自己的优点。在评课时即能找到“同课”的效果又能找到“异构”的效果。再次,要做好课后总结。进行反思,指出优缺点,同时能够得到改进。

(二)建立听课评课的有效载体。听课评课是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而“同课异构”是实行听课评课的有效载体。“同课异构”是同一教材,同一年级不同班别,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方法来讲授的一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让不同教师充分展开自己的实力,展示自己的优点,来完成教学过程;并通过评课,让教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发,以达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这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不仅对教者,并且对教师群体、对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显著的作用。

(三)听评课是一种学术研究,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学术批评。对于被听课和评课者来说,应该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这种胸怀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总能从善如流,勇于改过。教师的教学常常留有遗憾,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差错和遗憾。学术没有金科玉律,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宋世云,徐燕平.领导干部听评课亟待专业化【J】.中小学管理,2009(2)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异构课堂教学教师
ETC拓展应用场景下的多源异构交易系统
试论同课异构之“同”与“异”
最美教师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吴健:多元异构的数字敦煌
异构醇醚在超浓缩洗衣液中的应用探索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