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
——让文本对话有深度

2018-01-28 19:54江苏省海门市国强小学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8年4期
关键词:莫高窟文本课文

江苏省海门市国强小学 陆 慧

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之一,让学生通过文本对话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这也是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要做到与课文的深层次对话,就需要让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致地品读,深刻感悟字里行间所蕴藏的丰富情感。

一、引导对比品读,深入理解语言

在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多种多样的美文,也正是因为这丰富的课文形式,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学习。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里,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让学生利用对比的方式进行阅读,以帮助学生体会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深入感受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情感及意蕴。

例如,在课文《荷花》中,作者利用“冒”字给文章赋予了更多的生动性,让文字变得更有活力。对于这篇文章的学习,我就从这个字入手引导学生开展阅读。

师:文章中的“冒”字好在什么地方呢?

生1:它体现出了荷花生长的动态感。

师:那如果我们换一个字来表达行吗?大家试试看?

(学生们分别用“露、探、钻”等词来替换“冒”字,并进行了朗读感悟)

师:换了过后,大家觉得有什么感受呢?

生2:我觉得不管换成哪个字,都没有把荷花生长的动态感表现出来,所以还是原文的“冒”字表达更生动。

这篇文章里,一个“冒”字,不仅描绘了荷花的静态美,同时还把它的动态生长过程也表现了出来。学生们通过替换关键词的方式,深刻地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生动形象,并对文字所隐含的深厚情感有了更真切地体会。

二、引导反复品读,深入触摸意境

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需要的最好的指导,就是对文章进行反复地阅读,以实现和文章近距离地沟通,深入文章进行理解,抵达文章的深层含义。其中,教师应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利用有效的阅读方法,对课文进行阅读思考,并展开自己的想象,通过不断地阅读来感受文章中蕴含丰富情感的词句,有效地延伸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爷爷的芦笛》时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我通过下面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课文第三段进行阅读。当学生朗读完一遍课文后,我提问:“同学们,读完课文,你们从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生:辽阔的海面和轻柔的海风,还有那蓝蓝的海水。

师:非常棒!请大家再仔细朗读一遍,结合自己的想象,看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学生再次进行朗读)

生:我感受到了暖暖的、柔柔的海水,海平面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海风轻轻地吹拂,让人感到十分惬意。

师:感受得很到位!大家再好好朗读一遍,想一想作者是怎么通过文字表达来让你体会到这样的感受的?

生:通过“温润”和“温馨”这两个词传递给我们了这种感受。

……

从这个教学实例可以看到,在教师循序渐进的指导下,学生们进行了多次的阅读,在阅读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走进了作者所营造的美好意境之中,从而对文章的深意有了更全面地理解,让学生的阅读既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同时还感受到了文章的美。

三、引导个性品读,把握文本关键

教师还应利用关键段落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品读,感受其在全文的重要作用,深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这样的引导下,不仅能让学生从整体对文章进行把握,还能学会一些表达的方式和写作技巧。教师在教学生抓关键段落学习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探究,以提高他们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体验。

例如,在课文《莫高窟》里,第二——四自然段详细描述了莫高窟的美,既描绘出了莫高窟的伟大,也体现出了对侵略者破坏莫高窟的遗憾。为此,我引导学生紧扣这三个自然段展开个性阅读。

(1)首先是进行文本阅读,注重对描写飞天的排比句进行体会,从而去感受壁画、彩塑和藏经洞的形象,以对莫高窟的成就展开联想。

(2)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莫高窟的相关图片,通过视觉冲击来刺激学生对美妙的壁画、彩塑和生动的飞天,以及那空空的藏经洞进行更全面地感受。

(3)结合课文和图片,交流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学完课文过后,谈谈自己内心对莫高窟的感受。

在畅谈感受的环节,有的学生对莫高窟进行了称赞:“我真佩服我国古人的智慧,完成了这么精妙的莫高窟,这让我内心非常的自豪”;也有的对侵略者表达了愤恨:“侵略者们强取豪夺,跟恶劣的强盗一般,让人气愤不已,这也怪当时的政府无用”;还有的则从中吸取教训:“我们要努力发展自己的祖国,让祖国更加强大,才能避免侵略者入侵”。可见,学生们学完课文后,产生了丰富多样的个性阅读体验。

对于这篇文章的教学,我抓住了关键段落,引导学生通过深入关键段落来整体把握课文;并鼓励学生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章,实现了个性阅读,增添了阅读的外延。

总之,教师要注重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模式,以促使学生对文字的美妙进行深刻体会,从而收获阅读的美的享受,以此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实现阅读能力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翔翔. 王崧舟语文生本课堂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2】张蕾. 浅论小学阅读教学审美课堂的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13

【3】刘才利. 小学语文对话教学中教师文本解读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

猜你喜欢
莫高窟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莫高窟,走过千年
莫高窟第445窟的造像组合与功能
背课文
莫高窟里看藻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