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拾慧,让品质养成回归生活

2018-01-28 19:54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中心幼儿园张晓梅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8年4期
关键词:公德春游背包

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中心幼儿园 张晓梅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儿时期是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人生教育的基础,因此,在幼儿时期形成良好的常规和行为习惯显得尤为重要。而习惯养成往往是在一些幼儿有兴趣的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形成。春游活动就是一个较好的养成教育的好时机,下面就春游为例谈一谈养成教育。

一、通过春游路线设计,激发自主意识的养成

片段一:勘察地形,设计线路

春天来了,为了满足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的愿望,春游活动也就应运而生,我园地处乡镇中心,离周边的公园、景点较远,考虑到安全问题,春游活动我们就选择在园内进行。

饭后散步,孩子们在校园内走了一圈,选择接下来春游活动的地点和线路。孩子们对即将到来的春游活动表现的非常兴奋。散步三三两两的讨论起来,有的说:“我们在上坡上我们进行一个爬山比赛吧!”有的说:“这个树林里我们可以野餐”“我家有野餐垫。”……经过讨论我们的春游路线和休息地点就选好了。

案例分析:

春游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聆听孩子的心声,就是让孩子们来选择自己的春游线路,春游活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自主意识得到唤醒,怎样的路线不会走冤枉路,并且能欣赏到好的景色;选择什么样的场地野餐呢?孩子们经过实地勘察,讨论出要有树荫的,否则会太晒;如果树荫不够怎么办?那就带上帐篷吧。在孩子们的讨论中,春游活动的线路,活动安排就这样成型了,同时成型的还有孩子们的各自分工和各自的任务。领完任务后的孩子们就开始了自己的准备工作。

从这个案例中反思,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如此,比如:幼儿的穿衣、吃饭、洗脸、叠被、整理玩具等事情,都要让他们自己去做,做得不对时再不厌其烦地加以指正和教导。凡是幼儿能处理的事都要尽量让他们自己处理,即使是做了错事,也要让他们自己去纠正,使他们真正成为生活的主角。这样,时间一长,幼儿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事主见。

二、通过春游背包行走,引发责任意识的养成

片段二:我是春游小主人,自己东西自己拿

春游活动开始啦!孩子们背着自己的背包,快乐的在林间小路行走着,不时传来孩子们快乐的歌声,家长志愿者跟在孩子们的队伍旁。有的孩子背包比较重,孩子不时的调整着背包的位置,尽管这样还是很快乐的跟着队伍,这时,家长志愿者表示要帮孩子拿背包。教师及时的鼓励:这是我们自己的春游是不是呀!那我们自己的东西是不是也自己拿呀!家长志愿者也意识到应该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责任感。孩子们呢,调整好背包,继续唱着歌前进了。

案例分析:

《纲要》中在对社会目标的制定中,有这样一条目标: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这个案例中,孩子们在背包这个事情上形成了一个责任意识,就是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是这个活动的主体,很多事情要自己的去完成。努力成为一个尊重自己,对他人负责,对社会尽职的人。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怎样养成幼儿的责任意识呢?你要给孩子指出行动的方向,规定其要达到的目的,并经常检查督促,反复实践锻炼,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孩子和自理能力,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对促进孩子身心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从而提高幼儿的责任行为的自觉性,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三、通过自由活动时间,促进安全意识的养成

片段三:情景创设,学会自我保护

在春游活动中,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我特意和家长志愿者一起为幼儿创设了一个防骗的情景,我们让一名家长志愿者去到小朋友中间,说带她们出校门玩,并且不告诉老师,看幼儿的表现,有些幼儿不愿意去,浩浩很机灵,他不仅自己没去,拉住其他小朋友不让走,还找到老师,报告了这个事情。

案例分析:

“自我保护”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的能力,它能够对突如其来的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活动中发现还是有些幼儿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幸好在其他同伴的提醒下才没有受骗上当。这个环节是教师特意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在以后的外出过程中能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不跟陌生人走,并且学会好到大人求助。

四、通过野餐垃圾收集,强化公德意识的养成

片段四:自备垃圾袋,打扫“战场”

春游活动结束了,孩子们折叠整理好餐垫,收拾好背包,整队准备离开的时候,老师没有急着走,而是弯腰捡拾着孩子们没有收拾完的垃圾。这时孩子们也发现周围的草地上还是有一些遗留的垃圾,不等老师吩咐就开始整理周围的草地上的垃圾了。家长志愿者们对孩子竖起了大拇指。

案例分析:

在春游活动中,不破坏周围环境就是最基本的公德意识。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孩子们是有备而来,都事先带着垃圾袋,说明孩子们有主动保持周围环境整洁的意识,活动中孩子们也的确是这样做了。主动整理周围环境也是公德的一种实践行为,老师以身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行为。所以春游中不影响他人的生活也是公德意识养成的一项。公德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在平时的教学中以一个文学作品,一个谈话活动就能形成的,更多的应该在教师的日常随机教育,积极回应、同伴间的互相学习和社会实践中来养成。

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如春游这样的活动,幼儿与周围人、事、物的互动过程中隐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只要教师能时刻关注幼儿的生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制定科学的常规管理方法,就会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行为养成的氛围,使幼儿在主动参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幼儿将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独立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公德春游背包
春游
春游曲(其一)
大山里的“背包书记”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太没公德
一包装天下 精嘉Alta锐达Sky51D背包体验
鼓鼓的背包
春游
“隐私”是个公德概念
我们来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