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积极心理,展班级活力

2018-01-28 19:54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中心小学单婵娟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8年4期
关键词:梦梦班风心理学

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中心小学 单婵娟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激发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使人们获得幸福和快乐。而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也为学校的班级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发。班级管理蕴含着教育的内在意义,对于正处于儿童期的小学生而言,以开放、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其潜能和动机,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班级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以自己对积极心理学理念的理解和认识,谈谈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不正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关注——积极的心理体验

积极心理学离不开对主体的积极关注。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用发展的眼光去欣赏每一位学生,认可他们的闪光点和内在的潜力,让其体验到自信、成功和自尊,激发其身上的积极能量,实现学生对自我的积极认知。

小凡同学给我印象特别深,他是我新接手的班级里一个很不起眼的男生,成绩后进,性格内向,与班级里别的同学总是格格不入。我向他以前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打听,都说他性格如此,劝我不要费心了。但是,我总觉得每个人的心结都能打开,都能有所改变,关键是要找到那把“钥匙”。经过观察,我发现他特爱看侦探类的漫书,我打算从他的兴趣爱好入手真正接近他的内心。在第一次找他谈话时,为了消除他的戒备,我与他一起聊起了那一年公布的“最喜欢的动漫侦探结果”,谈话明显轻松了很多。第二次谈话时,我与他一同翻阅了《超级小神探》,不仅聊起了里面的人物和情节,还聊起了班级事务,他没有一点抗拒。第三次谈话,除了聊聊对侦探小说作者的看法,他还主动问起我对他的看法,当我听到那句“老师,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做”时,我知道,他的心门已经打开了。

当人的某种潜能被激发,往往能带动这个人其它潜能的发展,这就是个体身上的“蝴蝶效应”。通过积极关注学生身上的明显特征,从旁敲侧击到从谏如流,一步步的增强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达到自我的有效提升。

二、暗示——积极的心理品质

对于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小学生来说,内心非常敏感,极易受到暗示的影响,因此具有极大的可塑性。“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积极的暗示就像是“激素”一样,可以使人情绪饱满,积极勤奋,信任和期待的效应很容易使学生的内心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心理,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

还记得曾经有一位叫梦梦的学生,她是一个学习比较被动、接受知识较慢的孩子。在一个星期五的中午,他突然兴奋的跑到我身边说:“单老师,我可以背下星期一学的那篇长课文!”“是吗?背给我听听?”我带着惊讶又兴奋的表情说道。结果,梦梦真的出人意料的背下了那篇长课文,我不惊赞叹的竖起大拇指:“哇,梦梦太棒了,你真行啊!相信你以后还会不断的给老师惊喜噢。”就是这一次偶然的信任和期待,梦梦的上进心、理想和信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展现,学习中遇到困难不再一味的等待他人的帮助了,甚至还热情地帮助其它同学,整个人变得愉快活泼,学习明显有了起色。

优良的心理品质是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小学阶段的儿童各方面都潜藏着发展空间,只要教师在言语、神态、行动中流露、表达、传递出对孩子的认可和鼓励,往往会唤起学生前行的力量,以积极的力量实现自我超越。

三、文化——积极的心理环境

积极心理学表明,人的体验和积极品质都与环境、社会背景分不开,并且要在环境中不断地强化和体现。积极的班级文化是人格的熏陶地和心灵的归宿地,能够营造利于学生发展的积极心理环境。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充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增添学生学习生活志趣,熏陶和感染学生的一言一行,让学生在积极的班级文化中有所发展。

在物质层面需精心布置教室,构建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设立展示成果、放飞梦想的展示台,让学生的各方面才能有可展现的舞台;成立班级图书角,让经典陪伴孩子成长,让书香浸润学生生命。良好的物质层面班级文化能够让学生生活学习在其中感受到放松、自在。在精神层面需与学生共同确立班级规章制度,选择班歌,设计班徽等。而在日常小事管理中也应注意从建立起良好的班风、学风入手,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温暖与班级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了门窗明净了、地面洁净了、课桌和物品整齐了。原本在课余时间的追逐打闹和吵吵嚷嚷,被学生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和积极进取的氛围所取代,关心集体的人越来越多,和谐、积极的班级氛围在无形中净化和充实了学生的心灵。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理念为班级管理注入了新活力。教师应关注学生积极的个性品质,激发每个学生的心理潜能,满足学生的精神成长需要,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和幸福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不正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吗?

【参考文献】

【1】樊晓薇.不忘初心,幸福前行——谈“积极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5(2)

【2】李子怡.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学意义与教育学价值初探【J】.教育科学,2016(16)

猜你喜欢
梦梦班风心理学
Design of Thomson scattering diagnostic system on linear magnetized plasma device
梦梦的寻味之旅
爱心·言行·思想·制度·班风——班主任工作“五部曲”
An Analysis of Main Difficulties Chinese Learners Experience in English Writing and Some Suggested Solutions for Teachers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梦梦”“娇庆”德国行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浅谈如何树立良好的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