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家长工作的思与行

2018-01-28 19:54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幼儿园诸玲霞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8年4期
关键词:接纳平等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幼儿园 诸玲霞

一、家长工作的必要性

家庭是幼儿与教育不可忽视的力量,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应该扮演重要的角色。家庭可以成为幼儿园有效的合作伙伴,家长也可以成为教师的有力帮手。

二、班级实践中的问题

我们就“日常班级管理中家长工作的问题与困惑”对班级教师进行过调查,通过问卷梳理和个别访谈,发现大家在家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教育方法的差异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与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访谈中,教师也谈到“家长对幼儿园教育不太了解”“不懂幼儿教育的方法”“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老师们认为自己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得不到家长的正确理解。

2.培养内容的差异

随着《指南》的颁布和落实,老师们越来越注重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培养,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理解他们的学习方式,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而家长则受传统教育和社会压力的影响较大,认为知识学习更加重要,更关心孩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对其他的一概不关心,对于帮助孩子积累经验的亲子调查、提高幼儿动手能力的亲子制作等要么包办替代,要么视为负担。

3.抚养方式的差异

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不少家长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把孩子的养育甚至教育权托付给了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不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也不太清楚科学的育儿方法,加上爷爷奶奶们都有“隔代亲”,往往宠多教少,对幼儿的能力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4.信任程度的差异

由于社会上一些个别事件的发生、报道,让家长和老师之间产生了一定的信任危机,导致不能客观、理性的看待日常活动中的问题,容易把问题放大化,把矛盾激烈化。

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既影响了教师日常活动的有序开展,更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对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是一种打击。

三、问题处理中的策略

面对家长工作中种种的问题和困惑,我们该如何倾听每位家长的心声,了解家长的真实需求,读懂家长的期望。笔者根据工作实践梳理了一系列做好家长工作的金点子。

(一)积极引导,在交流中提升教育理念

在日常的沟通中,多形式的和家长探讨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有选择的分享一些有价值的网络资源,帮助家长更新观念,用具体的方法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

(二)鼓励参与,在合作中促进幼儿成长

1.参与形式

大型活动——家长半日活动、升旗仪式、亲子出游。

教育活动——家长志愿者(大型晨间活动的安全协管,既加大了安全巡查的密度,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也让家长在活动中看到孩子真实的成长和发展)、家长助教(利用家长的特定视角组织、开展活动,成为幼儿经验的补充性拓展,也让家长更好的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家长护导(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真实情境的体验,幼儿园会组织孩子进行外出参观和社会实践活动,有了家长护导的加入,让活动的有效性大大提升。)

环境创设——废旧材料收集、亲子制作。

活动支持——场地(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长发月饼厂等,为幼儿园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便利和可能)、材料(主题活动材料的收集,如:各种各样的蔬菜,每个孩子带一样,同一单位时间里孩子经验的多样性积累就成为了可能)、经验(根据不同的季节,利用周末带孩子外出郊游,帮助孩子积累最直接的经验,获得最直观的体验)。

2.参与原则

活动的内容选择上体现典型性、体验性。

活动的组织形式上体现互动性、开放性。

(三)有效沟通,在互动中获得理解支持

幼儿园教育离不开与人打交道,沟通能力是我们做好家长工作的重要技能。关键词:平等、及时、接纳。

1.平等交流,渗透尊重的意向

在和家长的沟通中要传递准确、清晰的信息,要客观陈述事实,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成长或者存在的问题。当发现个别孩子某一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时,不急于向家长反馈,而是把孩子的情况用视频、图片或者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在一阶段内对孩子进行持续的有目的引导,并把孩子点点滴滴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保存下来,利用单独沟通的机会,把教师的记录呈现给家长。有意识的选择主题活动中的内容,老师可以有目的的进行图片式的记录,记录孩子的成长、老师的指导和材料的使用,用事实说话,让家长既让他们感受到孩子的成长,也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

2.及时沟通,传递关注的信息

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我们做了什么?及时让家长了解。

群体活动:鉴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不能准确的向家长反馈每天的活动,因此教师可以选取每天的主要活动,进行有选择的照片拍摄,既能辅助孩子回忆活动的大致内容,也为亲子沟通提供了素材,更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发展变化。

个体情况:对于教师在幼儿园发现的个别幼儿的特殊情况,更应该及时和家长沟通,比如:孩子在午睡的时候出现夹腿现象,由于情绪压力导致的面部抽动等,需要和家长一起了解原因,并给出合理的指导意见,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专业和对孩子的关注程度。

3.接纳情绪,表达感恩的情怀

当家长与老师之间出现误会或者家长向老师抱怨时,不作武断的主管判断,先接纳家长的情绪,感谢家长的反馈,再进行情况了解,如果确实是教师的疏忽,及时向家长说明;如果是误会,说清事实,相信家长经过一天或者一个晚上的情绪平缓,更容易理解和倾听老师的解释。

(四)管理冲突,理性中构建和谐局面

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危险和冲突就会随之而来,我们需要正确的看待冲突,把它当做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努力提高管理冲突和风险的专业技能。向家长传递“我们能把问题解决好”的态度和信念。

实施途径包括:

1.了解幼儿情况,做好登记

包括幼儿的病史、过敏史,在幼儿的档案中做好记录,在活动中多关注特殊体质和需要的孩子。

2.作好应急预案,措施有效

措施明确,操作到位,遇到情况能分工合作,最大可能、最短时间处理问题。

总之,家长工作是快乐的,因为我们拥有众多的合作伙伴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期待和家长一起,共同托起孩子童年的梦想,在承担科学育儿的活动中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接纳平等
教育从接纳开始
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问题与策略
运用叙事疗法使问题学生在问题中成长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生的爱
平等的悖谬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和学生一起成长
让阳光照进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