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情感体悟的优化策略探析

2018-01-28 19:54江苏省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8年4期
关键词:体悟时代背景散文

江苏省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桂 云

散文有美文之称,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高中语文课本中也收录了很多经典名家散文,也成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关键载体。散文往往借写景抒发情感,借描写事物表达观点,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感悟,始终围绕一个“情”字展开。因此,在教学散文时,高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体悟散文中蕴含的作者情感,从而准确把握文章主旨。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体悟散文的情感呢?先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散文教学中情感体悟的优化策略。

一、结合时代背景,体悟作品情感

一篇文章蕴含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所处时代的特点。因此体悟散文情感的前提是准确把握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结合时代特点分析作品,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例如,文章不仅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归属,也有着明显的时代特色.因此要想感悟散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必须要深入了解并把握作品所处的时代,把握时代背景,才能更好的体会出作品的内涵。例如,《老王》这篇散文的创作时代背景是文革时期,在教学这篇散文时,只有结合文革时期的时代特征,才能真正理解老王出身低微依然保持善良是多么得难得。可见,要想让学生理解文章蕴含的情感,就必须引导学生从时代背景入手才能更加深刻的体悟情感、把握情感。此外,写作是个人色彩很浓的艺术创作,带有深深地时代印记,同时也具有十分明显的个人印记。因此,在教学散文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学习散文时,先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掌握其个人写作风格,并探究其风格形成的原因,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散文时就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深入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例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史铁生的散文作品,如《我与地坛》,想要准确把握这篇散文的主旨,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就应该先了解史铁生的生平。这个疾病缠身,身有残疾的作家承受了巨大的身体、心理的双重磨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全面了解史铁生的基础上,体悟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那份对生命的热爱 对母亲的怀念 对未来的向往 对生活的反思之情。

二、品味细节描写,把握作品情感

散文中的细节描写能够充分体现作者的内心情感。因此,在教学散文时 ,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散文中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抽丝剥茧之后,呈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例如,以《故都的秋》一课的教学为例,作者郁达夫笔下的秋天带一种独特的个人色彩,从文中的细节描写可见一斑,如“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作者从普通的景物中也能看到残破的景象,发现美。在描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时,用“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里描写的细节,如声音、气味、触感等,非常细腻,很好的展现了作者内心独特的感受以及略带忧郁的情怀,抒发了作者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的内心情感。又如“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饱”字仔细品味,深刻体悟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思念与神往之情。

三、分析写作手法,挖掘作品情感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风格各有不同,但语言优美,包含深情。这些散文都很好的体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着重突出作者的“自我”,这种自我展示并非无本之木,而是由所依据。在作品中,作者常常会借助巧妙的构思、丰富的语言以及写作手法,通过写景、叙事达到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目的。例如,通过比喻、象征等写作手法实现情景相融。例如,以《黄鹂》一文的教学为例,这篇散文的主要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分析文章描写的关于黄鹂的几件小事,表面上看,这些事很琐碎,很平常,但细细揣摩就能慢慢看出其中深意,作者是借黄鹂这个“物”来表面自己的观点——以不同环境中黄鹂的不同状态比喻人需要理想的环境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四、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情感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多个层次的互动关系,如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等。在这些互动关系中,应该确保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多元解读文本。在此过程中,教师只作为引导,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去理解散文,通过发挥想象,重新构建自己对散文的理解,激发自身情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散文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例如,在教学散文《我的母亲》时,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去思考,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列举生活中发生的看起来不起眼,却能体现伟大母爱的事例。这样一来,学生的经历过或看到过的生活往事与散文建立了关联,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自身的情感被激发,对伟大的母爱自然会有更加深刻地理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典的散文能够给高中学生带来人生启迪。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散文时,必须充分重视散文情感的剖析与感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散文的教学价值。散文的创作受到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散文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这些影响因素入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悟作品的内涵和情感,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文章的主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猜你喜欢
体悟时代背景散文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体悟成长——我与蜗牛宝宝共成长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