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型教学模式探索

2018-01-28 19:54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交口乡杨家沟小学张东东张福兴张春丽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8年4期
关键词:例题解题思维

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交口乡杨家沟小学 张东东 张福兴 张春丽

新课标倡导以生为本,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在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过探索,我们构建了旨在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模式,即四课型教学模式。

一、知识课

指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新知识为主的基本课型。包括定义、概念等。模式如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新课开始,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图、谜语、故事、游戏等形式创设出生动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要探究的数学问题。

2.直观感知,建立表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看、摸、折、想、做、说等多种方法感触新知识,建立事物的表象。再有条理地说操作过程,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学生的数学语言得到强化。

3.直观演示,构建模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获得的事物表象是零碎的、不完整的,甚至出现偏差。这时,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或事物的表象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获得完整而准确的理解,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知识模型。

4.实践运用,巩固升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知识模型后,就让他们运用定义、概念去判定相关的图形、现象、事物特征,以巩固所学知识。

5.变式训练,发散思维。学生在理解定义、概念时,往往不能抓住关键性词语来理解,经常出现模糊不清的印象,为他们以后的学习造成障碍。教师抓住时机对他们进行变式训练,能大大减少这种障碍的产生,具体做法是将其中的关键词置换或省略。

二、思维课

指以使学生获得正确思考方法或思维训练为主的基本课型。包括运算法则、计算方法、解题思路等。模式如下:

l.复习旧知,回忆方法。对解决尝试问题有关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然后采用以旧引新的办法从复习题过渡到尝试问题,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铺路搭桥。

2.新旧对比,类推迁移。引导学生把尝试问题和相关基础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者的不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点,为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做好准备。

3.探究尝试,解决问题。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和质疑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等多种形式,尝试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在获得数学事实的同时,也增长数学活动经验。

4.启迪理解,构建模型。教师接着引导学生归纳反思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使学生思考形成共识,在头脑中建构相应的数学模型。

5.训练双基,体验成功。教学中,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夯实基础,使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如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

三、能力课

指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课型。主要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和运用能力。模式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要精心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自觉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亲近数学。

2.解决问题,反馈调节。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应的与例题类型相似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做题后的反馈结果,判断其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定义、概念、解题方法、思维模式,进而决定是否有必要做出补救措施。

3.典型引路,质疑启思。在教学中的难点和易混淆处,教师要选择一些典型例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并且让做得好的学生讲述解题思路与方法。当学生感到难以解决时,教师用连续深入的问题,把学生思维引向问题本质,促其深入思考,解决问题。

4.变式训练,暗示点拨。教材中除基本例题外,还有变化了的例题也有其规律可循,如语多余条件、隐含条件等例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类推,得出其特点和规律。

5.实践应用,体验升华。把课堂活动与课外活动、社会生活衔接,学生在巩固所学时进一步尝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知识的趣味性和价值性,使愉悦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四、归纳课模式

以指导学生编制单元知识网,在头脑中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为主的基本课型。

1.自主整理,编知识图。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整理本单元所学知识、重难点、主要题型、解题方法与规律等。教师适当进行强调和补充,制成知识图。

2.反馈调节,查找缺陷。学生对照知识图,标记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方法等。教师通过巡视发现学生中的共性问题,及时调整自己准备的典型例题。

3.典型剖析,培养能力。在归纳课中,教师要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教学时坚持“不做不讲”,鼓励学生自己解题,必要时进行讨论,探求解题思路和方法。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板演例题,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解题障碍与典型解题方法。及时肯定学生的正确思路、解题方法,对学生的解题障碍深入剖析,通过讲解、示范等方法使学生明白算理。

4.变式训练,拓展思维。针对共性问题,通过改变典型例题的条件、结论再训练,一题多解,从而让学生熟练运用基础知识,达到拓展思维的目的。

5.反思总结,巩固升华。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解题的常规做法、易犯错误等。

总之,我们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模式,使学生学得有趣,充分享受数学探索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注:课题编号:2017-smxjkgh099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小学数学教材教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加侬·柯蕾.建构主义学习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例题解题思维
用“同样多”解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设而不求巧解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用“同样多”解题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