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探析

2018-01-28 19:54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渌洋小学王万琴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8年4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汉字小学生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渌洋小学 王万琴

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课堂教学模式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呈现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大有裨益,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对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尤为重要。针对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以实现有效的情感教育,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理念的意义

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社会认知学等方面研究表明,小学生处于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年龄段,其身心发展尚不完全成熟,但小学生也是有着丰富情感表达和体验的有机个体。小学生语文教学是学生掌握和内化基础性汉语言文化知识的初始阶段,也是学生培养浓厚的汉语言学习兴趣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关键。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特长,为学生营造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情景交融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充分感受汉语言本身的魅力以及语言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最佳水平的学习动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二、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实践策略探究

(一)多媒体技术下情景交融教学氛围营造,培养学生浓厚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生产、生活的各领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捷。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情境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对新鲜的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究欲望,身临其境地感受课堂教学氛围的趣味性,促使学生逐步培养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将以往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变为内容丰富的以学生自主交流为主要形式的学习平台。

例如,在学习《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文时,教师可以以“高山流水”的曲调为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有效烘托课堂教学氛围;随后,教师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在景色秀丽的江南水乡,一个男孩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观赏着两岸美丽的风光,感觉自己如同在画中游览一样”的“微课”视频片段,学生兴趣盎然地赏析视频内容,同时对课文学习充满探究兴趣;教师导出课文内容后,要求学生齐声朗读课文,并学习文中的生词、生字,掌握文章大意。这一高效、灵动的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深深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有效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和自然风光的热爱和憧憬,提升学生的语言赏析、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同时渗透情感教育理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二)巧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呈现学习内容,使枯燥文字变得情趣盎然

与传统的“黑板—粉笔”式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技术更有利于情感教育理念的渗透,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多样化呈现方面。对许多小学生而言,汉字的学习和识记是语文课堂学习的“难关”。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语文教师仍然沿用陈旧、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套路,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对汉字本身的意义、内涵缺乏独立思考、分析、理解的空间和过程。而日常教学实践中,机械重复地练习、抄写汉字很大程度导致了学生对汉字学习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倦怠、排斥的消极心理感受。用多媒体技术,将汉字的结构进行拆分、简化或者意象呈现,使学生对汉字博大精深的内涵产生全新的解读,很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动力,同时加深、强化了对汉字本身的记忆。

例如,在学习“串”字时,教师可以在PPT课件中为学生呈现“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珠宝”“清晨小草嫩芽上一串串水滴”等图片,生动、形象的意象呈现可以使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学生对“串”的含义有了具体化、细节化地解读、剖析和认知;再如,在学习“颗”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动态地呈现“棵”字,并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棵”是植物的数量单位,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一棵桦树”“一棵桃树”“一棵白杨”等图片,突出“棵”字,以“木质”相关,从而帮助学生对比记忆“颗”的不同之处。学生津津乐道地赏析教师呈现的课件,枯燥的汉字学习课堂,变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和分析的交流互动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有效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画龙点睛地突破重、难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的情感化教育理念渗透与实践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提出了更要的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悉心研读教材内容,掌握和内化教学重点和难点,更应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客观学习感受和体验,在必要的教学环节,为学生穿插动画视频,启发学生的思维,突出课文内容的重要部分,使学生明确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以及“小蝌蚪与乌龟妈妈、鲤鱼妈妈的对话”的动画。利用多媒体画龙点睛地突破重、难点,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价值和意义,从而在理解课文核心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和领悟课文的中心思想。

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灵动性和开放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传统的教学呈现方式和表达方式巧妙地转变为学生易于理解和乐于接受的内容,从而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在逐步探究和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文学赏析与审美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想象联想能力、知识提取运用能力等,实现课堂教学科学性与思想性、教育性的有机统一的同时,以人文情感为主线,渗透情感教育理念,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国艳.快乐与快乐的碰撞——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3)

【2】黄春玲.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7)

【3】王光芸.电子书包与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模式的融合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07)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汉字小学生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我是小学生
谈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