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本真课堂的创设

2018-01-28 19:54江苏省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8年4期
关键词:黄山松古寺黄山

江苏省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 凌 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对话理解课文、品味语言,发展思维空间、激活创新能力,从而丰富精神世界。语文教学的本真概而括之就是用语言文字本身打动学生。

一、抓关键词,品语言之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是为了更好地感知、运用、发展语言。让学生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德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诚然文章的关键是词与句,一篇好的文章,作者的良苦用心都蕴藏在每个词、每句话中,词句是值得反复推敲的,有道是“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更是不厌百回读,关键的词与句,对全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往往能起到“牵一词(句)而动全文”的效果。语文味课堂的创建,得力于对文本字词句的咀嚼、推敲与品味,从而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巧妙地将教学引向深入,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感受到文章的独特魅力。

例如《黄山奇松》一文,“黄山奇松”和“奇”字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师:黄山奇松奇在哪里?

生:奇在姿态。

师:如果课文叫“黄山之松”你有兴趣去了解吗?

生:不会,我会想,这有什么好稀奇?

师:那真正吸引你的是哪个字?

生异口同声:奇。

师:作者笔下的奇松姿态是怎样的?

生1:阅读迎客松的语句描写。

师:你在读的过程中着重强调了“姿态优美”和“枝干遒劲”这两个词,理由是什么?

生1:从这两个词能够充分感受到迎客松的优美与顽强。

师:说的特别妙,其他同学再来补充。

生2:根据陪客松的语句描写,感受到陪客松似巨人般魁梧。

生3:根据送客松的语句描写,感受到送客松的姿态独特。

生4:黄山松还奇在千姿百态。

师:对于黄山松的描写,至始至终不离“奇”字,一个“奇”字就生动细致地点出了黄山松的特征,一个“奇”字就让人浮想联翩。真是——

生1:妙啊!

生2:真是高明啊!

接着,我又引导孩子去找找作者将黄山松写得如此奇妙的写作手法。孩子们能真切地从一个“奇”字中,感受到语言的奇妙,发自肺腑地赞叹作者对黄山奇松精妙与准确的刻画,纷纷醉心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二、创情境,富想象之妙

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不应分割而谈,而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紧密的对话过程,此乃语文教学的真谛。品读文本的同时,让学生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自由地徜徉在文本与生活中。鲁迅先生曾说:“孩子是值得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教授《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时,我引导学生们想象古寺的破败,有的孩子说道:“古寺到处都是破洞。”有的学生说:“古寺的房梁都断了。”我又启发孩子们语言与动作是能给描写加分的。孩子们马上反应起来,有的边发牢骚边叹气道:“诶,破的都不想站一秒钟。”有的连连摇头恨不得马上走。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顺势我在这点破作者刻画古寺运用的是环境描写,描写李时珍所住的古寺越破败,居住的条件越艰苦,从而更能烘托出他为了修订好《本草纲目》,甘愿受苦的品质,侧面烘托的深意也就了然于心了。

三、重朗读,悟内涵之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本是一门读的学科。”有道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不单单停留于文本之上,而是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深层次地感悟文本的内涵。

薛法根老师的《九色鹿》正是一个典型案例,通过惟妙惟肖地读,高度还原了九色鹿这个民间故事。薛老师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进行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再分角色朗读,并且适时地进行朗读指导。角色朗读的要义必然要注意角色的个性特点,通过朗读,读出不同的角色在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说话时的恰当语气、语调,从而读出背后的深意。对于调达落水呼救的语句,怎样才能读得有声有色呢?你可以进行换位思考,想象一下你当时就是调达落于水中,性命垂危,你就能读出落水人身处险境的语气,再读!

生:(读得急促而又紧张)

师:有进步!但还欠缺些情绪,此时调达的呼喊是他唯一的救命方法,再读一遍!

生:(读出了落水时的紧张与危机感)

师:这才叫做有声有色, “提示语”不能忽视,只有抓住提示语才能读好话语。你得设身处地,此刻的你刚被人从死亡线上救回来, “感激”之情溢满心头,再读一遍!

生:(感激的语气还是没有体现)

师:(范读指导)

生:可是老师我觉得刚捡回一命的调达这样说话很不合适。他本性很坏,他的感激是虚假的。

师:(赞赏的)你有自己的思考,真了不起!这样理解是合适的。但要读出虚情假意,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哦。你能尝试一次吗?

生:(读出了调达的虚假,掌声鼓励)

师:你从这里就能看到了调达的心理!你有一双慧眼!薛老师就这样引领着孩子反复读、细细嚼、慢慢品,通过角色朗读,将忘恩负义的调达展现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陈钟梁先生强调:“随便怎么精简,读不能减。”语文课堂不仅仅局限于书声琅琅,更应是本色自然的、实实在在的、至真至美的。我们要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在课堂中读其义,读其情,读其理。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不是简单的阅读理解,本真的语文课,必须重视语言教学,抓重点字词,必须注重思维的发展,创设文本情境,必须以读为本,感悟文本内涵。以此为基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不是一句空话。让我们携手并进,奋斗成为真正的语文教师,还语文教学一个明媚的天空,给孩子们创建一个美妙的语文生活,与之共同追寻语文的本真。

猜你喜欢
黄山松古寺黄山
黄山日落
《登江阴黄山要塞》
黄山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黄山冬之恋
“七一”抒怀二首
傅宇博??《秋山古寺》
古寺“建”在纸上
深山藏古寺
寺凡几多僧/CG画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