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聋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辅导对策

2018-01-28 19:54山东省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王淑萍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8年4期
关键词:聋生矫正心理

山东省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 王淑萍

心理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及时,必定会影响聋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更会给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聋生的身心健康势在必行,这也是聋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我进行了以下的研究和探索。

一、寻找造成聋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人是一个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聋生作为弱势群体,其心理问题的产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自身因素

聋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自觉低人一等、矮人一截,导致他们不求上进,自甘落后,没有自尊心。而且聋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低于正常的同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不能理智地去分析、思考、解决为问题,耐挫力很低,自我控制能力差,经常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等。

2.家庭因素

大量事实表明,不良家庭氛围容易造成聋生的心理行为异常。如家长行为不检点,作风不端正;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单亲家庭等,在这些家庭中生活的聋生更容易出现自卑、嫉妒、孤僻、暴躁等心理问题。

3.学校因素

聋校都是寄宿学校,聋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如,学校的校风不正,学风不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聋生的心理抑郁,焦躁,如调解不及时,就会造成心理疾病,导致心理障碍。

4.社会因素

聋生是一群被折断翅膀的天使,他们与健全孩子一样,都享有社会赋予他们的权利和义务。而世俗和社会偏见却如一股强大的惰性力将他们推到遭受不公正待遇的社会地位上。比如人格歧视、求职歧视等,极易造成他们心理失衡,产生报复、自甘做后、对社会不满等心理问题。

二、选择矫正聋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自身方面

聋生要想改掉不良的心理行为,首先必须从自我做起。

①树立自信心、自尊心。聋生要克服自卑心,正确面对自己的生理缺陷,看到自己的优势,相信社会赋予每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健全人能做到的,残疾人也一样可以做到,要相信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扬长避短,不断前进。

②学会生存的技术。如果有了技术,学会了生存,和健全人平起平坐了,心理自然就会变的乐观。

③学会微笑面对生活。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要努力学会笑对误解,笑对挑战,笑对挫折,笑对人生。记住一句话“我们无法改变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

2.学校方面

①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这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条件,良好的校园氛围离不开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首先校风要正、教风要严、学风要浓,这是调解聋生心理问题的前提条件。其次教师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要加强与聋生的交流,常与聋生谈心,细心了解他们的内心动态,耐心解决他们心理上的困扰,时时关心、处处照顾他们。另外,教师要注重珍爱学生的每一份自尊。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人类最渴望的就是自尊,受人尊重。” 老师对聋生要一视同仁,不讽刺、挖苦他们,要从多维度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时常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只有这样,聋生才会感到快乐和鼓舞,树立起自信心、自尊心,从而建立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健康向上师生关系对矫正聋生的心理问题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②早发现,早矫正,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聋生的心理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养成的,它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做个细心人,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一旦发现聋生有不良的心理苗头出现,要及时调解矫正,把不良的心理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另外,如果聋生已经有了不良的心理问题时,老师要从实际出发,以人文本,持之以恒地对聋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矫治。因为教师要把他们长时间形成的心理问题一下子全部抹掉,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不过,相信“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③家庭方面

第一,要营造和睦美满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要和谐融洽。第二,要求父母应具有健康的心理,用自己的良好品德去感染孩子。第三,要求父母要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既不顺从溺爱,也不严厉专制。第四,家长除了从生活上关心孩子外,还要和孩子“交朋友”,经常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在学习、交往等方面的情况,从心理上与孩子沟通,及时发现并矫正孩子的心理问题,从而使聋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④社会方面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聋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大力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使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聋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他们虽身残但志不残,他们同样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以此来消除社会偏见。其次,社会各部门要积极的创造条件,使聋生和健全人一样在就业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待遇。这样才能够有意识地避免对残疾人心理上的刺激,消除可以诱发不良心理的因素。

总之,矫正聋生的心理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我们要依据聋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运用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方法有的放矢的实施教育,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心理教育网络,从而培养聋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成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残而不废的人。

【参考文献】

赵吉昌.培养聋生健康心理之我见【J】.甘肃教育,2012(13)

猜你喜欢
聋生矫正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攻心治本开展社区矫正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