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

2018-01-29 04:47杨晓培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宿舍研究生建设

杨晓培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3)

一、新媒体环境下加强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意义

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新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其中具有主要代表性的有手机媒体、各大网站、微博、微信、QQ、电子书、移动电视、数字杂志等,其信息传递与“旧”媒体有很大的不同,具有快捷性、覆盖性强、内容广、个性化强、主体多的特征。2016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可见新媒体环境下,加强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对于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一)内容广和个性化强的特点,丰富了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

新媒体与“旧”媒体相比,有很大的信息储量,在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中加大新媒体的运用力度,利用新媒体的主要优势以及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灵活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视频、动漫、动画等传播形式,可以使研究生拥有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方式,增强研究生宿舍文化的传播力度,有助于研究生理解宿舍文化,激发其对宿舍文化的兴趣,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环境,从而加强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

(二)新媒体的多样性,丰富了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方法

与“旧”媒体相比,研究生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将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和网络的文化以及语言进行有机的融合,并运用微信、微博、QQ等主要媒体的APP浏览当前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使其与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相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研究生的共鸣,并易于研究生接受和学习。同时,还可以运用新媒体的各种通信、交流软件或平台,掌握当前的最新动态,推动宿舍文化建设。

(三)新媒体具有很强的隐性教育功能,有助于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开展

新媒体的快捷性、主体多的特点,可以实现宿舍文化的相互传递,实现资源的共享,进而推动宿舍文化宣传的覆盖面,推进宿舍文化建设的开展。同时,新媒体可以及时进行更新升级,迅速纠正宿舍文化的错误,也可以随时分享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通过微信、微博、QQ等软件进行转发,扩大宿舍文化的传播范围,有利于推动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开展。

(四)有利于把握研究生的思想状态

研究生阶段,教室、实验室、自习室都是研究生学习、实验、科研的正规场所之一,宿舍则是专属于他们的私人空间,在宿舍,研究生思想束缚少,学习与生活更加随意、自然。研究生宿舍文化来自研究生们自己的创造,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娱乐等。研究生利用新媒体的各种APP软件,把自己最近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成长历程分享出来,把对新事物的敏锐性、看法通过宿舍文化活动展现出来,这样有利于把握他们的思想发展状况。

(五)对研究生“三观”的发展和重塑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大部分研究生都是90后,有的研究生面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水平日益提高、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等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很容易迷失自己,沉溺网络中。但研究生只要能在正确的理论引导下,合理地运用新媒体(如微信、微博、QQ等各种APP软件)表达自己对政治局势的见解,与室友们争论或探讨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就能帮助室友们开阔思维,扩宽眼界视野,使彼此的思维更加活跃、眼界更开阔,“三观”更好地发展或重塑,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生宿舍文化现状分析

(一)宿舍成员的复杂性及各自的独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的团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较薄弱。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在人生阅历、社会经验、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比较丰富,不会再像本科生一样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也不会干什么事都组团参加。比如春游、联谊、研究生会组织的一些活动。相对而言,研究生的群体意识相对淡薄。

(二)宿舍里面的“无”用电限制,配备有网线的现实,致使研究生们对网络和多媒体的依赖性极强,影响了宿舍室友们良好的人际交往。学校为了方便研究生们在宿舍上网查资料、搞学术等,并没有对宿舍的用电进行限制。这对于自制力较强的研究生来说,便利了他们的学习,但对自制力差的研究生,反而一定程度上会使他们沉迷于网络和新媒体中不可自拔,用手机和电脑整宿打游戏、看电视电影、看小说等,对其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这对于加强网络管理,使研究生可以合理地使用,以及进一步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是一个挑战。

(三)研究生彼此的独立性、地缘性差异的特点,不利于宿舍学术性文化的形成。在研究生阶段,大家的专业有些不同,或者专业相同但研究方向不同,以及年龄的差距和彼此追求的差异,致使他们都更多地坚持自己的判断和价值观,在自己的学业、科研和生活中奔跑,很少把经历再放在室友们的人际交流和宿舍文化建设中。课程学习、学术研究、做实验是研究生的主要学习任务,许多研究生为了这些任务,利用各种新媒体搜集各种资料,或整天泡在实验室搞实验,或奔走于图书馆,早出晚归。

(四)研究生宿舍文化活动未能吸引研究生参加的欲望,其有限的效果被研究生群体的特性所稀释。当前,以研究生处和研究生会为载体的各种研究生学生活动大部分未能摆脱本科层次的水平,还未能找到与研究生群体特点相适应的活动载体和形式,所以,活动的参与度、效果等无法与本科相比。

(五)研究生的人生追求、奋斗目标的差异很大,有的研究生要继续深造读博,整天埋头于学术钻研,奔走于学术资料的搜集、学术会议的听取、学术的研究,以积累学术素养。有的毕业了就找工作,平时没课的时候做一些兼职,如学校、学院里面的助课、助管之类的,或者是出去到技校代课或者是找一些辅导班给学生补课等。还有一些是经济条件较好的研究生,在无课的时候外出旅游。这种现象很难进行宿舍文化建设,对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是一个挑战。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研究生宿舍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宿舍环境

目前,研究生宿舍的管理制度比较宽松,而且不完善。如门禁限制,大功率电器的限用,文明宿舍查寝的规定等,这些都不利于宿舍文化建设的开展。因此,需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宿舍管理制度,使宿舍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样,也能约束研究生在宿舍里的行为,规范研究生在宿舍里面的责任,以及培养研究生对宿舍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同时,安排好值日表,保持干净的宿舍环境,开展“卧谈会”,各自谈谈今天老师所讲内容的一些见解或看法、困惑的地方,或者最近的生活以及学习中的烦恼等,各抒己见,既能开阔各自的知识面和眼界,又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宿舍氛围。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研究生可以运用微信、QQ软件,构建个人——学院新媒体平台,关注学校、学院以及研究生自发组织的新媒体。及时接受学校、学院发布的各种信息,也可以在与学院的各种新媒体群里进行话题设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既能调动研究生参加宿舍文化建设的热情,又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三)开展“读书会”“晨读”“晚读”活动,加强研究生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研究生利用新媒体技术,搜索多样的学术资料,奔走在科研的道路上,早出晚归,或是沉迷于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软件中,缺乏交流。因此,研究生采取一些措施,利用这些APP软件,每天坚持抽出十来分钟的时间开展“读书会”“晨读”“晚读”等活动。这样,只要拿着手机,不管在哪里,都可以随时参加。活动的内容可以是社会焦点、热点,可以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一些正能量的东西或重要的知识点等。每次的内容都可以隔段时间一换,这样可以扩展研究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四)开展丰富的研究生宿舍文化活动,修复人际关系,加强团体意识

新媒体使研究生的交往方式逐渐退化,人际交往越来越倾向于虚拟化、“碎片化”。因此,要紧跟研究生的脚步,贴近现实生活,利用新媒体的各种优势,结合当前社会的时政特点以及学校的校园文化,精心开展一些吸引研究生参加的学术性、娱乐性、思想政治性等活动。例如开展“研究生宿舍文化节”活动、“研路先锋”、“定点投篮”团队合作比赛、“温馨之家”宿舍评比、“宿舍吉尼斯”、“宿舍摄影作品展”、“宿舍达人秀”和“宿舍征文”等多种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既能将部分研究生的注意力从虚拟世界中转移出来,帮助他们重新认识人际关系,搭建人际网络,又能加强宿舍内部成员的团队精神,充分调动成员之间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使彼此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五)树立整体意识,建构“O2O”网上网下同心圆

新媒体为宿舍文化建设带来了全新的硬件技术环境,研究生要适应和利用好这种新的变化,转变以前的思想模式,把握新媒体的主流思想,正确引导,加强师生联系。在进行宿舍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O2O”模式(网上网下的建设内容相结合)。一方面,利用新媒体把网下的文化建设的内容传到网上来,以此来加深研究生对内容的理解,扩大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对于网上的社会热点,结合现实,在宿舍开展座谈会,也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各种APP软件构建群讨论,在群里发表意见,也可以把一些老师拉进群里一起讨论来保证“O2O”模式的顺利进行,使研究生树立整体意识,加强宿舍文化“O2O”模式建设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宿舍研究生建设
热得快炸了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学校到底是谁的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热得快炸了
如何帮助大一新生建立良好的宿舍关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