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表良方“玉屏风”

2018-01-29 15:03曾荣香佛山市中医院副主任中药师
中医健康养生 2018年3期
关键词:自汗卫气风邪

文/曾荣香 佛山市中医院 副主任中药师

玉屏风散有益气固表、防御风邪的功效,好像为肌表卫气不固之人加了一面御风的屏障,而且珍贵如玉,故有此名。

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人人都会出汗,尤其在穿衣过厚、气温过高、饮用热汤、情绪激动、劳动奔走等情况下。但出汗过多,或者该出汗时无汗,就属于病理现象了。

主治“表虚自汗”,提高免疫力

有一种出汗,常常发生在不热的时候,稍微活动则出汗更加厉害,还伴随怕风、体倦乏力、面色苍白无光泽、容易感冒等症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虚汗”,中医则称之为“自汗”。自汗有很多种类型,上面所说的自汗属于“表虚自汗”的范畴。

中医治疗表虚自汗有一经典名方——玉屏风散。该方最早出自宋代张松《究原方》,但原著已失传。有的学者认为该方出自元代医家朱丹溪的《丹溪心法》或元代医家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

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3味药组成,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功效。用于表虚导致自汗和经常容易感冒之人,比如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易出虚汗、易感冒的人。

在中医学里,“表”是肌表的意思,人的肌表,包括皮肤、毛发、肌肉。人的肌表是由卫气主管,起着防御病邪、保卫人体的作用,相当于人体的免疫力。表虚之人,卫气必定虚弱,不能固护肌表,免疫力低下则不能抵挡风邪的侵袭而容易感冒;表虚之人,卫气不能固守津液,津液外溢,表现为出汗多,同时还怕冷、怕风等。

中医认为,肺主气,卫气由肺主管。肺气来源于脾,脾气足则肺气充足,肌表则坚固。因此,玉屏风散用甘温的黄芪,大补肺脾之气,使卫气充实、肌表坚固,汗液不易流失;用白术健脾益气,使肺气得到充养,进而加强止汗;防风,别名“屏风”,药性辛温而散,可以在肌表起到防御风邪、驱散风邪的作用。玉屏风散的药味虽然少,但组方非常精当,三药合用,使卫气充足,免疫力提高,肌表固密,自汗怕风的症状自然就痊愈了。该方命名为“玉屏风散”,是因为它有益气固表、防御风邪的功效,好像为肌表卫气不固之人加了一面御风的屏障,而且珍贵如玉。

可治过敏性鼻炎,临床适用广

有消息称,玉屏风散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是否有道理呢?中医认为,肺主气,开窍于鼻,肺气通于鼻。如果肺气虚弱,卫气不固,外邪容易由鼻侵犯人体,可以导致鼻塞、流涕、喷嚏、嗅觉不灵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玉屏风散具有益气固表的作用,如果坚持服用,能够充养肺气,提高卫气防御能力,提高患者抗过敏能力,起到治疗过敏性鼻炎、预防复发的作用。对于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可以在玉屏风散基础上,适量加大防风的剂量,也可以酌情加苍耳子、辛夷花、白芷、川芎等中药入汤剂煎服。

但是中医治病必须以辨证为基础,过敏性鼻炎除因肺气虚弱外,还与脾、肾虚损有关。对于脾肾虚损为主的患者,单纯用玉屏风散就显得不够了,要联合健脾、补肾治疗。玉屏风散适合于证候为表虚卫气不固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此类患者临床上除突发鼻痒、喷嚏、流清涕、严重者嗅觉减退或消失等症状外,还伴有汗出恶风、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等表虚的证候。

近年来,玉屏风散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除用于治疗表虚自汗、免疫力低容易感冒和过敏性鼻炎外,还可以用于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口腔溃疡、慢性荨麻疹、美尼尔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慢性结肠炎、面神经麻痹、支气管哮喘、皮肤瘙痒症、习惯性便秘、原发性多汗症等病的治疗。玉屏风散治疗的疾病范围虽广,但必须以辨证为基础,应用要与表虚的证候相符。

玉屏风散作用温和,安全,无明显不良作用,可长期服用,而且要小量久服才可见效;用量不宜过重,过重可能出现胸闷不适。阴虚盗汗的人是不宜服用玉屏风散的。盗汗多是因为阴虚火旺、迫津外泄导致的,治疗应当滋阴降火,而不宜用甘温的玉屏风散。

猜你喜欢
自汗卫气风邪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乌梅板栗壳治久咳自汗
基于运气理论应用紫菀汤辨治自汗经验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论“卫出三焦”与脏腑的关系※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项颗教授治疗汗病经验研究
神厥穴敷药对自汗、盗汗患者的疗效分析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