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探航”:学校教师团队建设的“超导磁体”
——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教师团队建设为例

2018-01-29 17:25
江苏教育 2018年62期
关键词:教海探航教海智识

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举办的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活动,在推动学校教师团队建设方面,发挥了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30年来,“教海探航”在发展教师团队的“集体智商”以及“整体素养”方面,功效尤其显著。完全可以说,“教海探航”为学校教师团队建设提供了“FAST模型”“智识生成线”以及跨越式发展的“五大神器”。

一、“教海探航”为学校教师团队建设提供了“FAST模型”

“教海探航”不仅提供了论文写作、评奖、分享的平台,还为教师团队提供了最优化发展的“FAST 模型”。“FAST 模型”,通过成熟的“四步走”程序,引导教师实现看得见的成长。

1.聚焦问题显价值(Focuson Problems)。

“教海探航”每一年都要提前发布征文主题,指引选题方向。这种方向性的引领,聚焦教育的核心问题,凸显教学的主要旨趣。尤其是最近几年,“教海探航”高举“苏派教育”的旗帜,探寻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为教师团队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笔者所在的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的教师团队正是通过“三明”小程序,获得了良好的方向感:明确问题,初定“探航”的基本方向;澄清价值,选出“探航”的第一难题;明晰目标,突出“探航”选题的价值定位。

2.整合方案重实效(Aggregate Methods)。

“教海探航”所关注的不只是终端的获奖论文,其更关注的是专业发展与团队建设的策略。多年来,主办方江苏教育报刊总社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征文写作培训活动,让相关专家与获奖选手和众多一线教师面对面,将精心萃取的“探航”征文秘诀公开于众。这些“探航”秘诀包括了选题来源、阅读积累、研究方法、框架搭建、文题打磨等多个方面。其实,上述写作秘诀描绘了征文写作的完整流程,也就为教师团队建设提供了一整套非常实用的方案。

3.精选教法做引导(Select Instructions)。

“教海探航”是以教师团队作为对象的培训活动,因此要取得好成绩,进入“探航”优秀团队的行列,就必须把相关的校本培训做到极致,尤其是要设计好“教法”——培训之法。在这个方面,“教海探航”主办方精心设计颁奖盛典,提升教师的高峰体验指数;提升征文评选的思想指数,重视引导教师进行专业思考,实现理论的论证;提升论文的操作性指数,鼓励教师用平实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推进实践落地。与此相适应,学校教科管理部门在辅导的过程中,更精选匹配的“教法”,为教师提供看得见、用得上的“探航”策略。仍以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为例,学校在启动“教海探航”之后,往往会开展整合型教科研活动“铿锵三人行”,由三位主讲人带领“探航”教师团队,针对近期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并各抒己见,达成融信息传播、专题研究、阅读链接、事理辨析、论文写作五大元素于一身之目的。我们鼓励所有“探航”人发表具有个人色彩的言论,并营造出日常聊天的形态、谈笑风生的气氛,引发大家的深层思考。如此,联合破解教育教学难题,近距离地提供“探航”的样本与路径。

4.优化成果促精品(Transfigure Outcomes)。

“教海探航”征文,不是百里选一,而是千里挑一。要从数万篇论文中脱颖而出,只能以质量取胜。对于初成的论文,往往需要经过三四个甚至更多回合的打磨。这是一个精雕细琢、锦上添花、创获精品的过程。这种长线的反复打磨,首先是对文字的锤炼,其次是对思想与实践的调谐。这种调谐同时还是一个精细阅读、精深思辨、精准实验的后续跟进过程,也就是说创获精品的打磨过程更是一个后续蓄能、内在提升的过程。

当然,“教海探航”在提供“FAST模型”的同时,还输出了T.E.T教师效能训练课程(Teacher Effectiveness Training)的核心理念,倡导所有学校的教师团队建设与整合型科研的积极关系。有了这种绿色的自然关系,无疑有效地将团队发展的阻力降到最低。

二、“教海探航”为学校教师团队建设提供了“智识生产线”

所谓智识生产,指的是人们的智识活动面向的是某种新信息的生产。也就是运用自己的大脑,以人们明白无误的形式,提出一种新的信息。“教海探航”把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的创新摆在首位,努力让每一位“水手”成为真正的“思想者”。通过“探航”的有序接力,教师团队就成了思想者俱乐部。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广大教师追求设计的创意度,探寻改革的新地带,由此改变了传统教师团队只作为智识消费者与搬运者的消极角色,“水手”团队以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大步走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海探航”为学校教师团队建设提供了“智识生产线”。

借用日本学者梅棹忠夫的说法,“教海探航”虽然不是组织严密的信息交换网络,但是却在有意无意之间,形成了一种信息交流的默契,并且持续至今,从未间断。其间有某一教师或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操作方略、研究思路,通过“教海探航”组委会的“网际运作”“分享平台”,很快就会在“探航圈”之间流传。如此,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激发了教育研究的热情、思路与智慧,化个别研究为团队研究,化散点布排为长线接力,教育领域的互发型“智识生产”成为可能。

三、“教海探航”为学校教师团队建设提供了“五大神器”

“教海探航”与学校教师团队发展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发关系。一方面,学校教师团队的快速优质发展,提高了“教海探航”的海平面,并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教海探航”为学校教师团队发展提供了“五大神器”。

1.加速器:“教海探航”催发“爆发式”科研。

一般情况下,教师团队处于匀速或慢速运行的状态。在常规速度下,要寻求团队的最优化建设,几乎没有可能,就像火箭不通过加速以超越地球引力就无法飞出大气层一样。事实上,一个团队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有加速度。“教海探航”这个整合型平台,就是能给教师团队建设以推动力的火箭,注入强大的加速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海探航”将整个教师团队调动起来,进入非常规路径,进入阅读、写作、磨课的提速期。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的教师团队一般在三四月份就进入“探航”状态,凭借海量阅读、长线写作、高频磨课,迎来团队发展的爆发期与井喷状态。学校的一位语文教师,为了研究《诗经》的实景化教学,一口气读了《草木缘情》《田园课程》等20几本书,一下子就充足了电,有了写作的底气。正是“教海探航”助力我校教师加速练气、养心,从而成为“高能团队”,成为“教海探航”优秀团队中的不倒翁。

2.优化器:“教海探航”拉动教师长线研究。

“教海探航”外显的成果是论文,但实际上是创意教学的行为窗。因为论文评选的一个重要导向就是关注研究内容的操作性、广适性。因此,论文所呈现的应该是一个相当成熟的教育实验或科研课题。实验或课题都需要相当长的研究周期。正是“教海探航”的实践性导向,引领一届又一届的“水手”聚焦最有价值的选题,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展开长线的研究。以通州实小王笑梅校长为例,她就是一位老“水手”,在“探航”的旅途上,始终沿着“生命”的主线前行,由“生命化校园的建构”,到“儿童生命语文的理论与实践”,再到“课程:儿童生命美育的实践建构”。由“探航”所拉动的长线研究,促进了教育领域的精深研究、聚焦式研究。“教海探航”愈来愈成为教师团队建设的“优化器”。“教海探航”重视帮助教师解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一教育学的基本问题,更看重“中观研究”与“转化逻辑”,更强调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鼓励教师从成功的教育实践中萃取出“活理论”,把教育理论转化成“真实践”。因此,“教海探航”所倡导的是反思性实践活动,有助于打造反思性实践团队。

3.定向器:“教海探航”引领主题型阅读。

“教海探航”追求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偏向于教育研究的中观地带。纯微观的研究很难受到专家与评委的青睐。因此,“探航”的过程就是寻找匹配理论加以支撑、解释、发展的过程。没有充足的理论补给,论文是不可能有坚硬的骨架的,不可能真正“立”起来的。每一年“教海探航”征文的主题都为教师团队推出了定向阅读的主题。通州区实验小学每年“探航”启动之后,每位“水手”都有了适合自己的选题方向,学校教科室所要做的第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为教师提供匹配的主题阅读书目与最新资料。2016年我们学校的一位数学教师确定的选题是:“为儿童数学的‘深度学习路线’(DLCD路线)”。学校教科室为她开出的匹配书目与重要资料包括德普思的《深度思维》,詹森的《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采铜的《深度学习的艺术》等。如此,为教师提供最匹配的书目,垫高了教师的研究起点,缩短了教师的摸索历程,提高了征文写作的理论含量。

4.唤醒器:“教海探航”刺激写作神经的快苏醒。

平日里,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是极为繁杂的。忙碌了一天之后,身心疲惫,很难有阅读、思考、写作的兴致。这种按部就班的工作,显然不利于教师团队的高标建设。所以,需要有一种强烈的吸引,来激活教师团队的写作神经。一种有效的唤醒器,就是“教海探航”。每年春季,“教海探航”征文通知一发出,教师团队的写作神经就会快速苏醒。这是一种心灵的召唤,每个人都处于应激状态。像我们通州区实验小学,有的教师立刻把自己最得意的案例拿出来,通过串联的方式,发现共通的主题;有的教师来个临时抱佛脚,马上启动主题阅读模式,快速充电,由理论起步;有的教师迅速组建写作联盟,开始实时的交流,在互发的情境中获取灵感。“探航”的通知,就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大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意味。“探航”的春风与动人的号角,让每个教师都成为积极的阅读者、思想者、写作者、分享者。

5.关联器:“教海探航”涵养统整的“关联型”生态。

美国的托德·威特克尔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做一名成长型教师》一书中指出,教师最好的成长就是与世界产生积极的关联。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教师团队最好的发展就是与更多的优秀团队与教育世界发生积极的关联,让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成为“关联型”教师。“教海探航”从来就不是孤独的旅行,而是合众的狂欢。“教海探航”倡导打开壁垒,走向开放的“思享会”。通州区实验小学把“报告”“联络”“沟通”作为“探航”运行的三个基点。所谓“报告”,就是同属一个团队的教师把自己“探航”的进展状况随时通知同事。平日的教育见闻,外出的主要收获,一定要让全体同事分享。所谓“联络”,就是把自己目前遇到的问题说给同事听。所谓“沟通”,就是遇到难解的问题,可以找同事或者领导咨询,以集体智慧予以解决。如此,加强实时联通,实现协同研究,全面打开自我,真正相互敞开。学校的每一个“水手”都力求在团队中获得在场的力量、协同共生的力量、相互启迪的力量。

猜你喜欢
教海探航教海智识
智识机械运动易错点
喜爱这世界
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信息表
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信息表
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信息表
2016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获奖名单(获奖论文以作者姓氏拼音为序)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的通知苏教办社〔2016〕4号
一所大学有40人被确诊为抑郁症
2015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参赛征文推荐与作者信息表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2015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