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18-01-29 17:25
江苏教育 2018年62期
关键词:赛课高级教师荣获

大约是1990年下半年,《江苏教育》编辑部许元新老师约我写一篇“我的追求”的征文。这征文的主题正合我的心思。

1988年,江苏省教育厅举办首届青年语文教师教学大赛。我一路“过关斩将”,“连中三元”,荣获丹阳市、镇江市、江苏省一等奖第一名。在朱家珑、袁浩等前辈的关心下,我又代表江苏省参加1989年的全国首届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奖赛。我以《白杨》一课荣获全国大奖赛一等奖,为江苏小语界赢得了荣誉。记得《江苏教育》在封面上曾用以下几句话评价我的教学:“孙双金在讲台前风度翩翩,光彩照人。他出众的才艺和缜密的思维把教学带入了艺术的殿堂。听他的课是艺术的享受。”

参加各级赛课屡屡获奖,是我从教七八年一路追求的结果。朱家珑先生在我的首本专著的序言中以《机遇垂青时刻准备着的人》为题热情给我以勉励。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写下了《追求无止境》这样充满激情的征文。时过28年,再读此文,仿佛又把我带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专业发展上,我的座右铭是:追求无止境,发展无终点。我特别推崇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走上工作岗位,我就琢磨过这两句话:“名师出高徒”和“严师出高徒”。有人信奉“严师出高徒”,我坚定地认为是“名师出高徒”。工作不到5年,我自己体悟出好教师的标准:“好教师要有演员的素质,导演的才干,诗人的激情和哲学家的思想。”我以此为目标,一路跋涉,一路攀登,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26岁,我在省内赛课夺冠;27岁,我在全国赛课折桂;31岁,我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学高级教师;然后又获得了“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继而获评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首批正高级教师……

走上校长岗位后,我思考得比较多的是如何让学校青年教师走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我带领青年教师成立读书团队,在与名家经典的对话中成长;我走进青年教师的课堂,和他们同上一堂课,引导他们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研讨中成长;我在学校成立“磨文小组”,以身示范,率先垂范,带头写作,并手把手地指导青年教师如何确定选题,如何选材,如何构思,如何表达,使一大批青年教师走上专业写作的康庄大道。在我的带领和推动下,北京东路小学从2010年起,荣获5次“教海探航优秀团队奖”,5人荣获“杰出水手奖”,6人荣获“年度新人奖”,引领了玄武区和南京市青年教师参与“教海探航”的风潮。

一路汗水,一路辛苦,一路收获,一路感慨。我感触最深的有两个方面:

其一,自我成长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永动力”。真正的学习是自我学习,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成长是自我成长。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表达:教师成长的第一要素是什么?是自我追求,自我成长。校长要做的首要任务是给每一位教师心中播下自我追求的种子。

其二,团队成长能让教师走得更远。共同的愿景,良好的氛围,互相鼓励、互相激励的团队,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唤醒人的潜质,正如《众人划桨开大船》所唱:“一支竹篙呀,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号子嘛一喊,浪靠边;百舸嘛争流,千帆竞,波涛在后,岸在前!”

猜你喜欢
赛课高级教师荣获
统编语文教材八(下)第一单元拓展阅读
本刊荣获“第九届广西优秀期刊”
本刊荣获“第九届广西优秀期刊”
论高级教师奋进思想的激发策略
著名数学教育家熊斌荣获Erdos奖
彭云飞作品
对初中体育学科上微型课的再思考——以高级教师评审之课堂教学评价为例
别让赛课流于形式
全员赛课的实施要略
AECOM荣获第十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