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小儿药物急性中毒洗胃中的应用

2018-01-29 22:47刘咏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体征循证中毒

刘咏梅

(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安徽 阜阳 236000)

急诊中毒患儿的病情危重,而且发病急、病情反复无常,患儿的死亡率可高达13%左右,因此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对患儿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洗胃是中毒患儿急诊中最常使用的抢救手段之一,通过洗胃可以尽快将有毒物质从人体内排出,减少毒性物质的进一步吸收[1-2]。但是常规洗胃会导致低钠血症、肺水肿及脑水肿等并发症,影响患儿的康复。本文将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中毒患儿洗胃中的效果,以提高急救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8例药物急性中毒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24例患儿为对照组,2016年24例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3.31±0.13)岁。观察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3.35±0.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病情观察:注意重点观察患儿的呼吸、血压及意识状态;明确中毒的类型、剂量、时间等,安排患儿进行相关检查。

(2)常规洗胃:洗胃时要准确插入胃管,水温控制在20~28℃,灌入50~200 ml/次,采用50 mL注射器洗胃,按照先吸后洗、出入量相近的原则[3]。

(3)输液:洗胃后静脉补液,并采用呋塞米利尿,以加快肠道内有毒物质的排出。

1.2.2 循证洗胃

(1)将胃管插入长度延长至15~20 cm,使胃管侧孔完全进入胃内,保证灌注压,以便于迅速、彻底排出洗出液;改良洗胃液以2%~4%碳酸氢钠溶液或0.9%生理盐水,温度控制在37~41℃,可有效避免低钠血症的发生;洗胃时患儿采用左侧头低足高卧体位,这样可以抬高十二指肠及幽门位置,使胃处于最低位,增加洗胃液流速,缩短洗胃时间,减少患儿痛苦,同时也可以防止洗胃液进入十二指肠;采用反复洗胃结合间断性胃肠减压的,防止毒素进一步吸收。在洗胃后经胃管注入1%药用活性炭+温水混悬液200 mL进行早期吸附。

(2)针对患儿的症状给予对症治疗,护理中要规范无菌操作,加强口腔护理、气管插管护理及其专项护理,定期协助翻身、排痰,避免肺部感染的发生。

(3)心理护理:对于主动服用药物试图自杀的患儿要在其意识清醒后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解除患儿轻生欲望,指导其家属多给予安慰与关怀,不要歧视患儿,增加其治疗信心与依从

性。

1.3 评价标准[4]

中毒程度评价标准:(1)轻度中毒:患儿中毒时间较短,临床症状与体征只表现为头晕、轻度出汗及轻微胃肠反应,未出现瞳孔缩小、肌束震颤等中毒特异体征;(2)中度中毒:患儿中毒时间较长,临床症状与体征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肌颤、轻度呼吸困难、流涎、腹痛、瞳孔缩小明显、步履蹒跚、意识清楚或模糊等轻微中毒特异体征;(3)重度中毒:患儿中毒时间非常长,临床症状与体征除上述症状外,还出现呼吸肌麻痹、肺水肿、脑水肿、昏迷等。

2 结 果

2.1 急救情况

观察组轻度中毒急救成功率为100%,中度中毒急救成功率为100%,重度中毒急救成功率为66.67%,总急救成功率为95.83%,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洗胃情况

观察组平均首次吸出液体时间为(0.35±0.13)min,平均总洗胃时间为(24.73±4.68)mi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洗胃次数为(23.58±5.15)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有报道称[5],约20%的中毒死亡患儿与洗胃不彻底有关,因此不及时、彻底的洗胃会导致残留的有毒物质被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并在胃肠道发生再分泌,形成“胃肠道-血-胃肠道”恶性循环,增加救治难度与病死率。另外,在急救中要先明确患儿的中毒物质、中毒途径与中毒程度,以确定急救药物与剂量,避免单一、大剂量使用解毒剂从而对于患儿造成二次中毒或其他不良反应。

循证护理理念作为新兴的科学护理模式已经在现阶段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开展,可以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养成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解决问题的习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与专业素质,同时也增强了护士的创新能力。本组研究中,观察组的急救总成功率为95.83%,略高于对照组(91.67%),但是平均首次吸出液体时间与平均总洗胃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明显减少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急救效率。通过循证护理弥补了传统洗胃方法的缺陷,在洗胃后利用活性炭的广谱高效吸附效果。与不受酸、碱环境的影响的特性,可以将除氟化物化学物质吸附在一起集中排出,从而达到减轻或阻止机体出现毒性损害的目的,明显减少死亡率。

综上所述,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与相应的细致护理可明显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儿的急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广泛开展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 丹,胡凯伦.循证护理在口服中毒昏迷患儿气管插管后洗胃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杂志,2013,5(5):246.

[2] 陈兆杰,佟丽芳,邢艳丽,等.循证护理在急诊中毒病人洗胃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8(22):2226-2227.

[3] 李苏静,邵 芳,张 蕻.急诊洗胃的循证护理探讨[J].医药前沿,2012,18(12):31-32.

[4] 梁 惠,顾 靓,李建宏.中毒患儿洗胃的循证护理干预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1(10):7.

[5] 彭 丽.循证护理在急诊中毒患儿洗胃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3,4(12):40-41.

猜你喜欢
体征循证中毒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中毒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西游记》中毒记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