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Rh溶血病的护理

2018-01-29 22:47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黄染光疗动静脉

陈 娟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新生儿Rh溶血病是指由于母亲与患儿Rh血型不合,母亲为Rh阴性,妊娠时体内存在Rh阳性患儿抗原刺激而产生抗体,此抗体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从而引起抗原抗体反应而发生溶血[1]。新生儿Rh溶血病具有病情较重,黄疸出现早,发展迅速,病情危重等特点,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核黄疸,造成患儿智力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病死率高达34.4%[2]。换血疗法能直接置换出血液中的胆红素、致敏或有缺陷的红细胞、抗体及有害物质,纠正贫血、心力衰竭等,是降低胆红素血症最迅速、有效的方法[3]。2016年11月01日我院NICU收治1例Rh溶血病患儿,由于该个案在我科临床少见,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陆毛毛,女,1天,因“皮肤黄染半天”拟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于2016年11月01日10:20收治入院,患儿系G4P2,胎龄39+5周,出生体重3.25 kg,Apgar评分1分钟10分,5分钟10分。入院查体:T:36.8℃,P:125次/min,R:42次/min,血压:70/48 mmHg,体重:3.20 kg,神志清,精神可,前囟平,脐轮红,脐窝湿润,全身皮肤黄染,黄染至足底,经皮测胆红素25 mg/dL,四肢肌张力可,原始反射引出,无抽搐及尖叫。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430 umoL/L,间接胆红素405 umoL/L,血型A型Rh阳性,Hb:103 g/L,红细胞3.01×1012/L,降钙素原:2.8 ng/mL,溶血筛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抗体放散散试验:阳性(++)、游离抗体试验:阳性(++)。患儿母亲血型AB型Rh阴性,诊断新生儿Rh溶血病。

2 护理要点

2.1 胆红素脑病的预防护理

参照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换血参考标准,患儿在准备换血的同时应先给予强光疗4~6 h,标准光疗光照强度8~10 uw/(cm2×nm),强光疗为30 uw/(cm2×nm)[3]。光疗前检查灯管全亮,没有灰尘,预热双面光疗箱,箱温设定32℃,水槽中加入灭菌注射用水,控制箱温内湿度在50%~60%,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输入人血白蛋白,增加与间接胆红素的联结,减少游离胆红素进入脑内,应用免疫球蛋白抑制免疫反应,阻断溶血,同时输入碳酸氢钠碱化血液。

2.2 换血前准备

患儿家属签署换血知情同意书后,向血库申请<72 h的A型Rh阴性洗涤红细胞350 mL和AB型Rh阴性新鲜冰冻血浆150 mL。调节室温26℃,相对湿度60%。预热辐射台,循环风空气消毒30 min,减少人员走动。动脉穿刺成功是保证换血成功的关键。但外周动、静脉穿刺所构成的两个通路勿太近,否则换入的血液经过侧支循环可换出,将失去换血作用[4]。

2.3 换血时配合

暂停光疗,立即将患儿置于辐射台中,肤温设定37℃,抬高床头30°,停喂奶1次,胃管留置,回抽无内容物,取仰卧位,连接心电导联,约束带约束四肢,松紧容纳1指,屏风遮挡。给予苯巴比妥16 mg静脉推注,取回的血液双人核对血型、血量、血袋号、配血报告等相关信息无误后放入37℃的温水中复温,在复温过程中轻柔翻转血袋,以免局部血液过热。

换血开始,在左桡动脉置管处接上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一端连接排血通路,排血通路倒置于输血泵,输血泵置于辐射台下控制排血速度,排出的血进入已消毒的透明量杯,三通接头的另一端连接上充满6.25 U/mL肝素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注射器安装在推注泵上,速度设定30 ml/h进行冲管[6],换血过程中每15 min记录心率、呼吸、血压、SPO2,计算患儿输血量、排血量,同时观察动、静脉穿刺处有无出血、外渗、肿胀、肢端肤色、温度的变化,注意保暖,每0.5 h测肛温和血糖,同时观察有无神志、反应、肌张力的改变,根据体温情况调节辐射台温度,维持肛温在36.5~37.5℃无反应低下、精神及意识的改变。

2.4 换血后护理

(1)给予安慰奶嘴以保持患儿安静。持续心电监护,将患儿置于双面光疗箱中,每天光疗10 h,每4 h经皮测胆红素1次,患儿经皮测胆红素值波动在14.3~18.5 mg/dL。

(2)血液学指标异常是最常见的换血不良反应[5-6],包括血糖紊乱、电解质紊乱、血小板减少等。每2 h测指尖血糖,患儿全身无散在出血点,换血后血钾、血钙、凝血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

3 护理体会

在对该患儿护理中,我们收获的经验为:患儿入院时严重溶血,黄染明显,换血治疗又是唯一有效的,但换血疗法属于侵入性操作,有可能对患儿的生命体征造成影响,甚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开展很少,针对本例患儿,现将本次护理成功的经验总结如下。

(1)降黄疸措施及时、有效。患儿入院后15 min立即给予双面光疗治疗,应用丙球、白蛋白、碳酸氢钠等措施,入院10 h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术中严密观察病情,换血后无不良反应发生。

(2)采用37℃温水进行复温,避免了输注大量冷库血而引起低体温,避免了诱发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郑玉琼,谈建民,郑群英.Rh阴性母亲与分娩新生儿发生Rh溶血病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0):1369.

[2] 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86.

[3]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黄疸诊疗原则的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685-686.

[4] 曹惠璇,黄美珍.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新生儿溶血症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A):51-52.

[5] 祝慧星,范元志,利佳琪,等.桡动脉穿刺测压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应用和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4):687-688.

[6] 曲颖波,张 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0):3648-3650.

猜你喜欢
黄染光疗动静脉
猪黄脂病的原因分析及鉴别预防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不同光疗策略的临床效果研究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强光疗与传统光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阴黄证1例
识别宝宝生病信号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不同消毒液对手术室塑胶地板黄染的影响
宫颈妊娠合并子宫动静脉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