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2018-01-29 01:41张松涛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31期
关键词:归纳法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张松涛

摘 要: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老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渗透,为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提供方法。归纳推理在小学阶段运用得比较多,所以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使其掌握并学会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归纳法;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归纳推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应用,归纳推理是以个别(或特殊)的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知识为结论的推理。它的思维进程是从特殊到一般。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法则和规律,通常都是通过对个别具体事例的分析,抽取其本质属性概括出来的。其中数学运算定律的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有效载体。下面就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为例,谈谈个人的做法和感悟。

一、教前思考

何谓归纳法?归纳法是在研究一般性问题之前,先研究几个简单的、个别的、特殊的情况,从而归纳出一般的规律和性质。为此,在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我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归纳法的一般步骤,特意对教学环节进行了设计。

二、教学处理

(一)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受归纳法的过程

教学片段一:探索加法交换律

1.观察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28+17=45(人)

追问: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17+28=45(人)

师:请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连起来?(等号)

28+17=17+28

师: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参加活动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17+23=23+17

师:再来观察,这个等式又有什么特点?和上面的一样吗?

师: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1:都有两个加数。

生2:它们交换了位置。

生3:和相等。

2.举例子

师:你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板书:举例子)

生举例并汇报:1+2=2+1……

3.找共性

师:仔细观察每一组等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板书:找共性)

师:你能用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规律吗?

生1:我是用图形的方式表示:△+□=□+△。

生2:我用汉字表示甲+乙=乙+甲。

生3:我用字母表示:a+b=b+a。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形式表示了这一规律。你们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4.概括总结

师:请你试着用一句话把这个规律概括出来。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加法交换律。

5.总结方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共同经历了“举例子——找共性——概括总结”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发现了规律。这整个过程运用的就是归纳法。(板书:归纳法)它是数学上经常使用的一种思想方法。

(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尝试归纳法的运用

教学片段二:探索加法结合律

1.在情境中感受规律

师:请看下一个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们会列综合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做在练习本上,并计算出结果。

全班交流,对于不同的算式,总结为两大類:

(28+17)+23;28+(17+23)

观察比较这两个不同的算式:计算结果一样吗?

师板书:(28+17)+23 28+(17+23)

提问:它符合加法交换律吗?为什么?(不符合,加数的位置没变)

追问:加数的位置没变,那究竟什么发生了变化呢?(计算的顺序不同)

2.举例子,积累感性认识

老师这里还有两道算式,注意看!(课件出示:(3+6)+4=3+(6+4);(5+9)+1=5+(9+1))

根据“归纳法”的研究步骤,我们举出这些例子,接下来我们应该进行哪一步?

生:找共性。

3.找共性,概括规律

师:没错,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组等式,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课件出示,讨论:

(1)等式的左右两边各有几个加数相加?

(2)等式的左边先算什么?

(3)等式的右边先算什么?

(4)它们的和相等吗?

(学生展开讨论并全班交流)

4.归纳加法结合律

师:看来,我们的发现不只是巧合,三个数相加确实有规律!请用一句话进行归纳。

师:这个就是加法运算律的另一个规律——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同学们真棒!自己通过归纳法一步步总结出了这个运算律。掌声送给自己!

三、教后思考

1.示范,教给归纳推理的方法3

归纳法的过程需要教师引导着学生一步步地进行。比如,新课伊始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列出的式子28+17=45,17+28=45,所以28+17=17+28。学生通过观察,举出这样的例子:1+2=3,2+1=3,所以1+2=2+1。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找共性,最后对发现的规律进行概括总结。

在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归纳法的一般步骤,为学生示范如何正确进行推理,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在不断探究中学会归纳推理的方法。

2.尝试,运用归纳推理的方法

学生在经历了归纳法整个过程后,我又结合着解决下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归纳法的步骤“举例子——找共性——概括总结”,自主地进行探索,进一步得出结论。

学生从老师的示范,到自主地尝试运用归纳法,不仅参与了归纳推理的全过程,掌握了科学的归纳方法,而且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更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方法。

回顾本节课的每个环节,使我更加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因此,我们要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每节课中,长期如此,学生必定能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瑾.中小学数学中的归纳推理:教育价值、教材设计与教学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11.2.

2.赵匡胤.小学数学知识点的归纳与反思[J].新课程导学,2012(24).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体育路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归纳法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数学归纳法学习直通车
用“不完全归纳法”解两道物理高考题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