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手术室护理路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2018-01-30 05:10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2期
关键词:手术室腹腔镜护士

秦 莹

(启东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 启东 226200)

腹腔镜手术[1]近年来在临床上运用逐渐广泛,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切口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效果好等优点,对于妇科手术而言,尽管腹腔镜手术的使用频率越高,但是手术仍然是一种侵袭性操作,必须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传统的护理干预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护理的需要,现如今,护理人员给予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路径,观察对比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模式的患者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病例资料的120名患者是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到院进行诊治的患者,120名患者均为妇科接收的需要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在经过基础检查后,将存在重大疾病、恶性肿瘤、意识障碍等疾病的患者剔除;本次研究获得了相关科室与护理部的支持。采用抽签法将120名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60):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为(34.14±2.51)岁;对照组(n=60):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为(34.18±2.58)岁。用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计算机软件计算结果,(P>0.05)无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则采取手术室护理路径,具体措施如下:(1)术前护理:手术前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及各项检查结果,并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通过一对一的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手术相关事项,并让患者知晓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消除各种不良情绪[2]。(2)术中护理: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工作,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亲切接待患者,根据手术护理常规正确安置手术体位,防止意外损伤;检查手术器械、仪器设备性能,确保术中正常使用;洗手护士密切观察手术进程,正确传递手术器械,配合手术正常进行。(3)转运护理:在患者手术结束尚未回到病房前,手术室护士电话通知普通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准备工作,与病房护士做好生命体征、引流管的交接,嘱咐病房护士应在术后6-8小时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为患者实施体位护理[3]。(4)术后护理:每日对患者引流液的颜色进行记录,并加强导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根据患者的恢复清醒,可协助患者下床活动,进行早期康复锻炼[4]。

1.3 观察指标

术后对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术后回访,制作满意度调查表发放至参与研究的患者,让患者对于本次研究中的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是否有关爱患者、护理人员的态度是否和蔼、护理人员的操作是否熟练、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是否扎实等,该评分表满分为100,分数越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研究人员将患者填写的评分表收回后,计算平均值。统计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将上述观察指标分析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的数据分成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将数据录入Excel软件后使用SPSS20.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算,以α=0.05为检验水准,分别采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根据所得的统计值估计研究结果,若(P<0.05)则具有可比性。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2.53±2.83)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5.15±2.67),并发症的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15%),(P<0.05)上述观察指标数据具有可比性。

3 讨 论

腹腔镜是一种临床上运用广泛的微创手术,在患者接受该手术的全过程中,为其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5],才能更加快速的让患者的疾病恢复。对于妇科疾病的患者而言,绝大部分的疾病涉及隐私,护理人员应充分考虑患者的感受,在手术前,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共同建立面对手术的信心与勇气;在手术完成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并对引流液的颜色进行记录,出现拔管指征后方可将引流管拔除;定时定期评估患者的恢复状况,尽早为患者制定康复锻炼计划,协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综上所述,对于在妇科接收的腹腔镜手术患者,为其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提升护理质量,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可作为首选的护理方法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手术室腹腔镜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最美护士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