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对肿瘤化疗患者心理的影响

2018-01-30 05:10胡龙霞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2期
关键词:音乐疗法中重度化疗

胡龙霞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22)

音乐治疗是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求治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身健康的目的。肿瘤患者往往都有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收期等心理反应,针对肿瘤患者特有的各种心理反应,采用音乐疗法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从而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舒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腹部肿瘤科住院治疗的312名化疗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6人。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肿瘤患者化疗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音乐疗法,具体实施如下。

1.2.1被动性音乐疗法,又称接受式音乐疗法,让患者作为倾听者,在化疗期间为其现场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协助患者唤醒其受压抑的感觉,从而改善情绪。让患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声音的刺激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发挥治疗作用。根据患者根据患者的喜好,可选择为其播放轻音乐、节奏舒缓的音乐,来释放压力和紧张情绪,从而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也可以播放一些节奏比较强的音乐,使患者振奋精神,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音乐疗法实施前向患者解释其目的、意义、方法及配合要点。让患者选择自己喜爱的音乐,于化疗当日开始,用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为其播放自己选择的喜爱的音乐,早、中、晚各一次,每次半小时,直至整个化疗周期结束。音量以患者觉得舒适为宜。

1.2.2主动性音乐疗法,又称参与式音乐疗法,通过患者自己演奏、唱歌,来调节情绪,以达到充分释放压力,从而缓解焦虑抑郁等紧张情绪。对于有发泄需求的患者为其提供合适的环境来唱歌或者演奏自己擅长的乐器,如二胡、竖笛等。在病区为患者设立活动室,配置桌椅,每日下午6:30—8:00为患者主动性音乐疗法时间。从化疗当日开始直至整个化疗周期结束。

1.2.3采用由华裔教授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化疗患者进行评价。发放312份,回收312份,有效率100% 。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50分为正常范围,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

2 结 果

对照组156例中,无焦虑3例,轻度焦虑51例,中度焦虑69例,重度焦虑24例,焦虑发生率98.08%,中重度焦虑发生率为59.62%;观察组156例中,无焦虑45例,轻度焦虑72例,中度焦虑27例,重度焦虑6例,焦虑发生率71.15%,中重度焦虑发生率为21.15% 。焦虑发生率x214.18,P<0.01;中重度焦虑发生率x215.9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肿瘤化疗的患者由于药物刺激及疾病本身所导致的不适,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反应较为敏感,易波动和变化。音乐可以通过人的听觉作用于人的大脑边缘系统及脑干网状结构,调节大脑皮质,使人体的内脏活动及情绪与行为有良好的协调作用。当音乐声波作用于大脑时,会提高神经和神经体液的兴奋性,促进人体分泌有利健康的生化物质,从而缓解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心理反应。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实施音乐疗法,可减少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副作用[1],稳定患者现象,减轻患者心理恐惧,还可消除反应性疲乏,或缓解疲乏程度,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增进护患沟通以及改善患者睡眠情况。

4 小 结

音乐疗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广泛应用到心理学、康复医学的各个领域[2],对于肿瘤患者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空间。音乐疗法不仅可以减轻肿瘤化疗患者不良心理反应,从而提高患者舒适度,还能够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与互动,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并有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音乐疗法中重度化疗
音乐疗法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补气养血通脉饮辅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跟踪导练(二)(3)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循证护理在预防中重度哮喘患儿不良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