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与防范研究进展

2018-01-30 05:10韦金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2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病人医疗

韦金花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日趋复杂,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影响因素越来越多,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也面临许多不安全的风险。因此,如何加强安全护理管理已成为现代护理管理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综述如下。

1 医院护理安全相关的概念

1.1 护理安全

这一概念的界定较为简单,就是指在病人接受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安全状态在相应法规的框架内,也就是没有发生相关法律所不允许的身体结构或功能方面的损伤甚至死亡等情况,但这一概念扩大来讲还包括护士在护理中的执业安全,也就是指忽视本身在提供护理服务时不受到相关法规不允许的侵害和影响。

1.2 护理安全管理的概念

这是医院为了能够对患者进行身心安全的保障,对可能在护理服务中出现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进行科学控制的一种管理手段,针对护理过程进行安全管理就是要将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前瞻处理,通过有效措施的采用来将安全事故降至可控范围内,消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为病人提供井然有序、稳定安全的护理环境。

2 会造成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

2.1 管理方面的原因

医院是每天为患者进行医疗服务、降低患者病痛的重要单位,但其患者出现安全事件的风险也较大,医院对护理工作进行安全管理不仅可以为病人创造安全的护理环境,也可以为医院树立科学、安全的形象,对医院自身发展具有助推作用,但部分医院对于护理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进行医院安全管控制度的构建时就没有做好相应的管理目标和战略的设置,使得医院的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执行漏洞、安全管理的单位氛围太过稀薄等,这对于提升医院护理安全非常不利,医院应将病患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对医疗与护理工作进行卓有成效的安全管理。

2.2 护理人员方面的原因

首先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升或者经验不足、多名护理人员之间协作效果不佳等都会使得护士在进行护理服务时出现安全问题,而护理人员本身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薄弱等原因也会使其在进行护理工作时不按医院规定或者常规操作,甚至会擅离职守造成病人发生危险时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很多护理人员还存在法律知识、专业知识匮乏的弱点,当病患家属等人对其提出质疑时不能通过法律和专业知识的讲解打消其顾虑,而使医患关系激化,给护理人员本人造成伤害。

2.3 病人方面的原因

在医院接受护理服务时,很多时候都是多名病人只配备一名护士,护士难以时时刻刻守着某一名患者,这样就需要病人在接受护理服务时遵从医嘱,但部分病人在医院表现得太过随意,或者对自身疾病忧心忡忡,产生巨大的心理负担,甚至阻挠治疗,都会给医护工作的安全性带来影响。

2.4 医院环境方面的原因

医院就是病患接受医疗、护理服务的场所,其环境方面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也会对护理工作的安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病人的医治效果,部分医院的基础设施存在危险,或者病房里的环境不够安全,比如医院在流感季节病房消毒做得不够好,病菌通过病人飞沫传播,病人之间发生交叉感染,致使很多病人在输液护理中感染了肺炎等,或者一些医院在儿童病床边未设置护栏,致使病人摔伤等等。

2.5 医疗设备方面的原因

由于在医院中医疗设备扮演着重要角色,很多医疗活动和护理服务都要由医护人员操作医疗设备来完成,而医院如果没有形成对医疗设备进行及时养护和检修的管控体系,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医疗设备没有做醒目的标识,那么就会使医疗设备操作中给患者或医护人员造成伤害。

3 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及研究

3.1 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

规范管理是护理安全管理的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5]。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建立以护理部-护士长-科室质控员为主体,全体护理人人参加的护理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形成护理监控、科室互控、科内自控的监控网络,层层把关,环环相扣,各司其职,确保护理安全。质量控制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能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几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6]。

3.2 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技术水平

对护理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规范道德行为,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正确执行职责,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确保患者安全。定期有计划、有目标组织对护理人员进行技术操作考核,让每一位护士按操作流程准确、规范地完成护理,从根本防止因操作不熟练或失误而发生的护理差错,保证护理安全的落实[7]。

3.3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合理配置充足的护理人员,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管理者根据科室的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性格、职称高低、临床经验等个人问题,做到高低年资人员的合理搭配,充分发挥护士的积极性,增加责任感;对排班模式进行改革,实行弹性排班,以减轻超负荷工作状态,减轻职业倦态,疲劳过度或操作环境不良造成差错事故的发生[7]。

3.4 加强护患沟通

加强住院患者的健康宣教,让患者及家属了解住院期间遵守的规章制度,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诊疗计划及诊疗过程中潜在的并发症,落实告知义务,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及时倾听患者的诉求,换位思考,满足其需求,便于提升其治疗的依从性,确保护理工作的开展[8]。

3.5 更新医疗设备,优化医疗环境

加大资金投入,更新医疗设备和设施,对损坏的仪器有醒目标志,确保设备仪器良好,处于备用状态;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监控,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率;对有可能发生安全风险,如易发生的跌倒、坠床、管道脱落患者,床头标识有安全警示牌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

3.6 构建护理安全管理文化

安全管理文化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对于安全所蕴含价值的一种认识,也是一种自愿接受安全管理。安全文化是国外学者在2003年提出的,就是将“安全”提升到优先的一种行为[9],将医院的安全管理理念与医院操作规范相结合,对医护行为进行优化,在医院安全文化中需要护理工作者树立三种意识,即自我保护与风险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意识。在医院内鼓励不良事件积极主动上报,及时在全院进行反馈,努力营造不良事件无惩罚的护理文化,达到全院资源共享,对不良事件剖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踪督查,确保措施落实,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10]。张明等[11]提出构建护理安全文化,树立安全文化信念,预防护理差错,规范护理人员的管理,可有效保证护理安全。周迅[12]研究结果提示护理管理者需重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安全意识的建立与护理安全管理文化的建设,促使安全护理行为的形成,才是可靠管理的策略。

3.7 完善护理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近年来,我国的护理管理者在借鉴他国护理安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病人安全管理系统。尹晓红[13]通过信息平台实行移动化、实时化、条码化,由原来重点患者佩戴腕带改为患者腕带和药瓶贴上二维码,修订用药流程,运用PDCA管理降低护士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薛水兰等[14]运用护理安全管理软件,实现电子化“护理部-科室-病区”三级垂直护理安全管理,实现上下管理互联互通,提高护理管理力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针对我国目前信息化护理安全管理系统的现状,构建科学的、统一的、规范的信息化护理安全预警和防范模块,以及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分析模块具有重大意义。

3.8 建立护理安全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缺乏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安全管理多采用“案例管理”的方法,大多局限于护理安全事件上报、原因分析、效果评价等单一环节或某种管理方式的探索,但近年来有部分研究者引用国外失败模型效果评价系统(FMEA)[15,16]用于临床风险管理,改善护理工作流程,以改善医疗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安全。

4 小 结

随着医疗技术的更新,护理安全隐患也在不断的增加,护理安全措施的更新和改革应当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追求完善的过程。我们要借鉴国外的经验,认真更新安全观念,通过持续的、预防性的管理和改进,分析相关因素,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病人医疗
谁是病人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病人膏育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