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诊热线

2018-01-30 18:10
家庭医药 2018年17期
关键词:蚊症克罗恩丙肝

卵巢癌会不会遗传

最近有点焦虑,听说肿瘤会遗传。我姑姑不到40岁的时候就得了卵巢癌,我会不会遗传?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甘肃 庞女士

庞女士:

亲人得了肿瘤,自己会遗传吗?肿瘤患者会把肿瘤遗传给子女吗?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那肿瘤到底会不会遗传呢?

答案是肯定的。大量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肿瘤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易感性疾病,往往存在家族聚集的现象。简单的理解,就是肿瘤的发生发展或多或少与遗传学因素有关,其中有一部分肿瘤的发生遗传学因素起了主导作用。也就是说有一部分肿瘤是有遗传性的。

目前常见的、研究比较清楚的有遗传倾向的实体瘤主要有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林奇综合征)等。这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往往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如果导致肿瘤发生的致病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层面,那么家族中获得该突变的后代发生肿瘤的风险会高于正常人群。在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中,BRCA1/BRCA2基因突变致病的几率较大。

对这些遗传性肿瘤筛查时,建议到专业的遗传咨询门诊进行咨询。对具有遗传性基因突变的妇女,减少疾病对其影响的主要方法是及早诊断。除此之外,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减少肿瘤发病的重要因素。

重庆市肿瘤医院

肿瘤学实验室副主任 易琳

飞蚊症需要治疗吗

我今年72岁,平时偶尔会感觉眼前有像蚊子一样的东西飞来飞去,有时有闪光,有时候又看不到。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年纪大了吗?需要治疗吗?

浙江 马先生

马先生:

您说的“会飞的蚊子”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飞蚊症”。

儿童和年轻人的玻璃体是果冻状透明的组织,随着年纪增长,玻璃体会“液化”,产生一些混浊物,看东西时眼前见黑点飞舞,在光线明亮或白色背景衬托下,更为明显。这是由玻璃体变性“液化”引起的,这是一种自然老化现象,属于生理性飞蚊症,可长时间存在,终年不变,不影响视力,经过检查也没有眼部器质性病变,一般不影响视力。

生理性飞蚊症一般不用治疗。只要适当的休息,避免劳累,做到工作、休息有规律,长时间用眼每隔1小时休息5~10分钟,使用电脑时间不要过长,就会有所好转。生理性飞蚊症不会有失明的风险,可以不用理它,一般到晚年都不会有问题。

我们需要高度警惕的是病理性飞蚊症,病理性飞蚊症一般是由于玻璃体附近组织如:视网膜、睫状体等发生病变而导致玻璃体变化引起,多由中高度近视、眼球内部出血、炎症等引起,常提示视网膜裂孔、玻璃体积血、葡萄膜炎的存在。

病理性飞蚊症一般有3个特点:①闪光感;②短时间内飞蚊数增多;③视物遮挡感。若您出现这些症状,就需及时到眼科就诊,如若放任不管,就会有失明的危险,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能痊愈。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眼科博士 陈小龙

心血管阻塞60%怎么办

我父亲今年63岁,平时身体还不错,无高血压、糖尿病。近日因偶有头晕,站不稳,心里感觉不舒服,到医院做了CT检查,医生说心血管60%堵塞,脑血管连接大脑的两根颈动脉血管一根堵塞65%,另外一根堵塞90%,这种情况怎么办?

父亲2年前曾因头晕、站不稳住过院输过液,但当时由于在县级医院医疗设备不完善,没做这方面的检查,只是做了头部CT,出院后就回家了,但偶尔还是有头晕的毛病。

江苏 徐先生

徐先生:

心脏问题做CT不一定准确,可能比较轻,也可能比这个重,所以建议做个造影看看,如果造影结果还是60%的狭窄,可先保守处理,在当地吃药定时监测即可。

从检查报告看,脑血管狭窄很重,但是目前到底安不安脑血管支架,建议您进一步咨询神内科医生。

重庆市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博士 姚勇刚

脖子上的“小黄豆”是什么

最近,无意间摸到耳后和后脑勺,有几颗会滑动像黄豆一样大的“小疙瘩”,我很紧张,这到底要不要紧,需要不需要治疗?会不会发展成为淋巴瘤或者淋巴癌?

北京 罗女士

罗女士:

您摸到的“小疙瘩”应该考虑肿大的淋巴结。为什么淋巴结会肿大?

1.不同部位的淋巴结肿大由不同原因造成。如果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通常预示着腹股沟周围的器官、腹腔或者生殖系统出现异常,也包括全身性疾病。比如恶性淋巴瘤可以导致淋巴结肿大,肝脏、脾脏等器官出现疾病,消化道、皮肤、骨骼、乳腺、神经系统出现异常都会导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2.腋下会经常发生淋巴结肿大,主要是胸壁、乳腺或者躯干上部有炎症,容易导致腋窝部位淋巴结肿大。许多疾病也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症状,例如乳腺肿瘤、乳腺炎或者是同侧胸壁的疾病,如果发现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一定要及时接受检查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3.颈部的淋巴结肿大主要是因为口腔、面部、咽喉、鼻窦等部位出现淋巴回流引起的。如果这些部位发生炎症或者癌肿,容易侵袭或者转移到颈部的淋巴结。有时候胸部、食管或者胃肠癌肿也会引发颈部淋巴结肿大。正常情况下如果是上火引起的口腔炎症,淋巴结肿大情况则不会有太大影响。

耳朵后面也会出现淋巴结肿大,通常是耳朵、眼睑、腮、脸颊、腺等部位发生炎症,一般炎症消除淋巴结肿大情况可以缓解。

此外,肿大淋巴结也可能是肿瘤,有下列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1.大于2公分的淋巴结。

2.非常硬的淋巴结。

3.固定于颈部软组织,而无法被移动的淋巴结。

4.特定位置的淋巴结,如锁骨上的淋巴结,或颈部第二区的淋巴结等。

一般而言,临床上根据淋巴结的大小、位置、多寡、移动与否、软硬度、疼痛等,再配合上呼吸、消化系统的检查来判断。

湖南省儿童医院

血液内科主任医师 李婉丽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我亲戚最近2次体检都提示肌酐升高,比正常值稍高,尿常规等其他检查都是正常,医生说肌酐高就能诊断慢性肾衰。请问,有这么严重吗?

重庆 谭先生

谭先生:

肌酐高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有些人天生肌酐就要高一点,这个当然是特例;还有一种就是存在肾衰,肌酐就会逐渐升高,最后达到尿毒症。现在怎么明确有两个方法,第一个就是把早些年的肾功能体检报告翻出来看,5年前或者10年前或者20年前当时查肾功肌酐这一项,如果肌酐这么多年没有明显的升高,那实际上可能就不是慢性肾衰,甚至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如果早几年的肾功能都是正常的,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肌酐值就开始逐渐升高,就要考虑慢性肾衰。

此外,还可以换家医院复查肾功能,因为有可能一家医院是异常的,另外一家医院可能就是正常的。如果几家医院都提示异常就要注意了。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肾内科博士 杜翔

克罗恩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我女儿是做文案工作的,经常熬夜加班,两年前因肚子痛,吃不下饭,在4个月的时间内,体重从104斤掉到78斤,连走路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每天基本靠喝蜂蜜水维持营养,先后几次到当地医院做检查,医生初步判断疑似结肠癌,而后说是患上了炎症性肠病中的克罗恩病。

请问,克罗恩病严重吗?我们家以前没有胃肠炎患者,我女儿怎么会得这种病呢?

湖北 宋女士

宋女士: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你女儿所患的克罗恩病,就是其中一种。克罗恩病的肠道病变可累及全消化道,当小肠受累时,小肠对营养的吸收受阻,吃再多再好的有营养的食物也是徒劳,所以患者形体消瘦,严重营养不良。克罗恩病好发于青年人,除了前面所说的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部分人群往往以不明原因体重下降为首发症状。

对于炎症性肠病的病因,目前认为这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环境、遗传、感染和免疫因素。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经常熬夜、长期疲劳、西方化的饮食、吸烟、冰箱普及使用、精细饮食,都是可能诱发炎症性肠病的原因。所以存在以上问题者,都需要注意,当出现反复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报警症状时,应尽快就诊,及时治疗。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郭红

丙肝有能预防的疫苗吗

不久前,有个朋友体检被查出来有丙肝。医生说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我听了有点紧张,因为工作原因,我平时经常在外面吃饭。以前打过乙肝疫苗,现在需要打丙肝疫苗吗?像我这样经常在外聚餐的人,还有什么预防的办法吗?

河南 张先生

张先生:

你有预防的意识是好的。丙肝可经过血液、体液和母婴传播,但以血液传播为主。

丙肝是由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目前我国丙肝治疗率很低,80%以上的丙肝患者都没有得到早期治疗。这主要是因为丙肝的症状隐匿性很强,有80%的丙肝患者在患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通常,只有不足30%的患者在病毒感染急性期可出现一过性的困乏、食欲不振、恶心等消化道症状,极少数人可能出现呕吐症状。很多人在患病初期并不知道自己患有丙肝,直到出现脾脏增大、面色晦暗、肝掌、蜘蛛痣等慢性肝病甚至肝硬化、肝癌症状时,才被发现。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10%~30%的丙肝患者可能在20~30年时间发展为不同程度的肝硬化,继而还会发展为肝癌,危及生命。因此,中国的丙肝患者偏老龄化、且常同时患有其他疾病、需要同时服用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

预防丙肝,建议普通人群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有创医疗操作。若要进行纹身、穿耳洞等有创操作时,最好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

目前,丙肝尚无可预防的疫苗,但可治愈。特别是去年(2017年)多个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在中国获批及上市,改写了我国丙肝治疗格局。尤其以2017年11月25日在中国正式上市的索磷布韦,用于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成人及12岁以上青少年泛基因型丙型肝炎,它也成为吉利德公司首个在华正式获批的慢丙肝治疗药物,将治愈率提高到95%以上,而且不良反应少,疗程缩短到12~24周,极大推进了丙肝治疗。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感染病科主任 胡鹏

用了助听器,为何效果欠佳

父亲年近70,今年出现听力下降,听声音模糊不清,我们这边的医生检查后,建议他佩戴助听器。可断断续续使用了一个来月,父亲反映说感觉效果不好,跟自己以前的听力还是相差很多,不想戴了。请问,为什么用了助听器效果还不好呢?要不要再换助听器?

湖南 刘先生

刘先生:

助听器是一种帮助耳聋患者听取声音的装置,通过这种装置可以将声音进行不同程度的放大。当患者不能通过药物、手术等方法有效改善听力,并接受医生建议准备通过助听器改善交流时,要选择和使用助听器。

选择助听器要因人而异,应根据听力损失的类型、程度及患者实际需要选择助听器的线路和功率,从而使所选择助听器的电声特性能达到较好的听力补偿,这是关键因素。条件许可的话,患者还应对助听器外观、扩展功能等方面进行选择。目前,市面上的助听器大致可分为盒式助听器、耳背式助听器和耳内式助听器。

在临床常常遇到一些患者由于不能正确使用助听器,佩戴后不适应,很快就放弃了。听力障碍者初戴助听器就像人们初戴眼镜、新镶假牙一样,会有一个适应过程,短则二三个月,长则一二年。初戴助听器时,音量调节钮开小,然后渐渐增大,以便于适应;戴助听器的时间从短到长,根据适应能力逐渐延长时间;初戴时要选择安静的室内,一两个人面对面进行交谈,然后再到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最后可非常自如地到社交场合和公共场合。

还要强调,助听器不能使听力恢复正常,也不能完全补偿听力损失,即使最理想的助听器,也难以彻底解决语言分辨率差的问题,在不好的听力环境下也难以取得良好的助听效果,故在选配助听器时对其要有一个合适的期望值。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耳鼻咽喉科副主任 邓安春

肿瘤转移应该如何治疗

我父亲今年59岁,抽烟20余年,每天一包左右。最近因为咳嗽、咳痰一直不见好转到医院检查,结果是肺癌,而且已经有脑转移。医生说治疗效果不确定。请问,现在应该如何治疗?

广西 宋先生

宋先生:

肿瘤转移是90%的癌症患者死亡的原因,是癌症治愈率无法明显提升的最大绊脚石。

肿瘤最常见的2个转移位置是骨转移和颅内转移。全身组织和器官发生的恶性肿瘤,可以转移到骨骼,此时骨发生的恶性肿瘤,称为转移性骨肿瘤。颅内转移瘤(又称脑转移瘤)系指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细胞转入颅内,并在颅内形成新的病灶。颅内转移瘤的发病年龄高峰为40~60岁,男性多于女性。在全身的恶性肿瘤中,约有20%的患者会发生颅内转移。

虽然肿瘤转移后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但是仍可以通过综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对转移灶进行局部治疗,依然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最大程度延长患者生存期。如果出现脑转移,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呕吐、肢体乏力、精神异常、视力改变、行动障碍等症状,此时应该积极治疗,脱水治疗是最常用的对症处理方法,还可以通过放疗抑制肿瘤的发展。

肿瘤转移不可逆转,但可以减少其继续转移。肿瘤转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开始于原发肿瘤生长的早期。当原发肿瘤开始生长时,具有转移潜能的肿瘤细胞已可能发生转移,因此首先应把重点放在预防原发肿瘤的发生上。不同的肿瘤有不同的诱发因素,如吸烟与肺癌的发生有关,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EB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乙肝、黄曲霉素与肝癌的发生有关等,应尽量避免这些因素。

当发生某一恶性肿瘤时,应尽量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争取根治原发肿瘤,避免转移瘤细胞的来源,切断转移的环节。对于有原发肿瘤病史的患者,应警惕转移的讯号,比如骨转移,如出现骨痛、病理性骨折、软组织肿块等,定期复查,争取能早期发现转移灶而进行有效的治疗。

重庆市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 马惠文

温馨提示

尊敬的读者:

当您或您的亲友在寻医问药上有问题或困惑,可咨询我们“询诊热线”栏目,咨询方式有以下几种:

1.最便捷的方式是发电子邮件到:jtyy6729@163.com

2.如寄平信,可寄到: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1006室《家庭医药》采编中心 询诊热线栏目收 邮编:400013(注:字迹务必清晰可辩,以免增加回复难度。另,寄平信耗时长,且易丢失,建议使用挂号信方式)

不论是发电子邮件还是寄平信,请一次只咨询一个主要问题,并请附上联系电话,以便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猜你喜欢
蚊症克罗恩丙肝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飞蚊症 不妨一试针灸
飞蚊症到底是怎么回事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克罗恩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听眼科医生和您说说飞蚊症
miRNA-122与丙肝病毒感染及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胶囊内镜在克罗恩病小肠评估中的应用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