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6年上海市长宁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2018-01-30 06:26王震宇王苇沁倪莹青蔡恩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7年6期
关键词:哨点就诊者性病

尹 宁,王震宇,王苇沁,倪莹青,蔡恩茂

当前,我国艾滋病患者以男性、青壮年人群为主,并且传播途径性传播为主。截至2015年底,我国经性传播途径感染的艾滋病感染者/病人达78.8%[1]。此外,性病感染者更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2]。因此,从2011年起,长宁区就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性病门诊设立监测哨点,将性病门诊中的男性就诊者纳入艾滋病防制综合监测体系。本研究通过对 2013—2015年皮肤病医院性病门诊哨点监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5年间这一人群艾滋病疫情状况、相关知识、行为特征变化趋势。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2—2016年监测期内(4~6月),首次主动前往上海市长宁区皮肤病医院(国家级艾滋病监测哨点)性病门诊就诊、年龄在15岁及以上的男性为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无论其是否被诊断患有性病均纳入监测对象。采用连续采样方法,5年共监测2020人。

1.2 方法

依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3],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监测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行为学特征、血清学检测等。调查前所有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计算方法参照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4],即8道题中,正确回答6道及以上的检测对象占监测人数的比例。

1.3 检测方法

HIV抗体检测采用WHO推荐的两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次检测均为阳性的判断为HIV抗体阳性。梅毒采用ELISA做初次筛查并采用 TRUST做复核实验,两次结果均阳性者判定为梅毒抗体阳性;HCV采用两次ELISA(不同厂家)检测抗体,两次检测结果均呈阳性则判定为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

将调查问卷具体内容及检测结果录入到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客户端,采用双录入的方法核实录入信息,并导出至 Excel 2013,用SPSS 19.0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2012—2015年,每年监测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400名左右,实际共监测2020名,其中年龄最小16岁,最大88岁,平均(37.26±10.28)岁,以20~29岁组最多,共663人(32.82%);婚姻状况以在婚为主,共1247人(61.73%);户籍以本市户籍为主,共1285人(63.61%)。对5年间就诊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户籍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2012—2016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 73.51%(1485/2020),以2016年最高,为89.50%,2013年最低,为61.87%,5年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单个问题中,答对率最低的是“与艾滋病病毒传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会感染艾滋病吗?”,答对907人,正确率为44.90%;答对率最高的是“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答对1876人,正确率为92.87%。问题中除“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外,其余问题5年间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上海市长宁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2.3 相关性行为情况

最近3个月与暗娼发生过性行为的共有1240人(61.39%);最近 3个月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的共有 616人(30.50%);注射过毒品的共有5人(0.25%);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的共有111人(5.50%),最近一年内有性病史的共有437人(21.63%)。最近3个月与暗娼或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以及最近1年内有性病病史的比例,5年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值得一提的是,2012—2014年,调查对象中 3个月内有嫖娼行为的比例为54.5%~60.43%,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3.58,P>0.05),而2015年该比例上升到了72%,且与2014年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4.78,P<0.01)。2015—2016年,该比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3.54,P>0.05)。同样,2012—2013年,调查对象中最近一年有性病病史的比例都在20%以下,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25,P>0.05),而这一比例从2014年开始有了明显提高,且与2013相比,该比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2.16,P<0.01),之后两年这一比例基本维持在 30%以上,且 2014—2016年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83,P>0.05)。见表2。

表2 上海市长宁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行为学特征

2.4 血清学检测结果

监测结果中,HIV抗体阳性的 20人,检出率为 0.99%;梅毒抗体阳性 121人,检出率为5.99%;HCV抗体阳性1人,检出率为0.05%。HIV和HCV抗体阳性检出率5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阳性检出率5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上海市长宁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血清学检查结果

3 讨论

本次监测发现,性病门诊男性就诊人群艾滋病知晓情况总体尚可,并且通过广泛开展艾滋病宣传活动,知晓率有所上升。5年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2016年知晓率较往年有明显上升。但艾滋病单个问题知识的知晓率差异较大,有关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问题知晓率在84.85%~ 95.05%,涉及日常生活和交往的相关问题答对率大多较低,个别问题低至44.90%,这与其他地区同人群的监测情况相符[5-6]。因此,今后的艾滋病宣传工作应更细致、全面。除了进一步宣传艾滋病的基础知识外,还应向该人群阐明哪些行为并不会传染艾滋病,消除这一人群的错误认识,帮助其建立正确、健康的艾滋病防治观念。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中高危行为普遍存在,并且与暗娼发生性行为的比例高于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这一情况与上海市浦东新区同人群监测结果一致[7],但与其他地区有所差别[8-9]。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之后有嫖娼行为的监测对象人数明显上升。与此同时,2014年后有既往性病史的受访者比例也有所上升。这一情况提示,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群防病知识知晓率的同时,也必须努力促使这一人群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防止这一人群发生知行分离的情况发生。

该监测点 HIV阳性数与本市其他监测点的同人群基本持平[7],梅毒阳性数虽然低于本市同人群其他监测点,但有上升趋势,且5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本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监测点 HIV阳性率及梅毒阳性率均高于本市暗娼、吸毒人群及孕产妇人群[10-12],提示对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有效的艾滋病性病防治干预意义重大且刻不容缓。

[1]王艳丽, 秦倩倩, 丁正伟, 等. 中国艾滋病全国疫情数据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7, 23(4):330-334.

[2]杨桂玲. 周丹. 孙笠翔. 等. 辽宁省 2012-2014年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性科学.2016, 25(7):62-65.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2012-03-01.

[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7

[5]和丽娜. 2013-2015年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18, 34(2)108-111.

[6]胡焕春, 钟姣, 甄森, 等. 常州市 2012-2014年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 江苏医药,2016, 42(16):1779-1782.

[7]张鹏, 赵希畅, 张枭, 等. 上海市浦东新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14, 14(10):1249-1250.

[8]张劲辉. 2010-2014年太原市杏花岭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 2016,23(4):358-361.

[9]李四乐, 曹应葵, 李洪, 等. 2009-2015年HIV哨点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监测结果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7, 44(23):4289-4291.

[10]干红卫, 姜春花, 黄融融, 等. 上海市金山区 2009—2015年暗娼哨点监测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 2016,28(7):473-475.

[11]李茂青, 殷方兰, 张永. 上海市嘉定区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5,10(6):448-449

[12]陶懂谊, 蔡晓峰, 何晓雯, 等. 2009—2013年上海市某区孕产妇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2015, 27(2):72-74.

猜你喜欢
哨点就诊者性病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心理护理对老年肱骨骨折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研究
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运行情况分析
医疗机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探求
振聋发聩·合力助推接触镜安全 2017全国接触镜安全监控峰会暨全国角膜塑形安全监控哨点单位第二届联席会圆满召开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拉萨市2010~2014年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国家级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安徽省召开重点职业病哨点监测工作专题会议
性病传播谈论多 专家探讨正其说
话说性病恐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