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联合针刺、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2018-01-30 09:09张翠翠汪效民陈松寿
当代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肩颈颈椎病颈椎

张翠翠,汪效民,陈松寿

(江西省瑞昌市中医医院骨伤康复科,江西 九江 332200)

颈椎病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以及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主要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所致。症状常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所产生的一系列直接间接改变,如颈椎稳定性下降;髓核脱出;韧带肥厚,形成骨刺,继发性椎管狭窄等[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热敏灸联合针刺,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可能优于传统针刺治疗手段,给临床治疗带来更多选择[2]。为进一步证实中医外治综合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利用本院的颈椎病病例进行对照试验研究,现将本次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2月间来本院就诊并确诊为颈椎病的患者96例,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传统疗法组与综合疗法组,各48例。传统疗法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36.0±2.6)岁,颈椎型患者10例,神经根型患者11例,椎动脉型患者27例,病程(5.6±2.3)d;综合疗法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37.0±1.6)岁,颈椎型患者11例,神经根型患者10例,椎动脉型患者27例,病程(6.2±1.9)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传统疗法组 选取传统单纯针刺法治疗,患者呈俯卧位,将待治疗部位消毒后,利用无菌针进行针刺治疗,根据不同病变部位选取治疗穴位,以夹脊穴,大椎穴,风池穴三处为基础治疗。①以上肢前外侧疼痛为主的患者,取手三里穴,曲池穴,合谷穴辅助;②以肩胛区及上肢后外侧疼痛为主的患者,取天宗穴,后溪穴,肩井穴辅助;③以颈部疼痛为主的患者,取天柱穴,率谷穴,风池穴辅助。

1.2.2 综合疗法组 在施以上述的单纯针刺疗法的基础上,加用热敏灸和推拿法治疗。热敏灸时患者俯卧位袒露肩颈,在其肩胛,颈部区域寻找热敏点,用艾条在百会、至阳、大椎、手三里、夹脊穴等处回旋灸暖化气血后,以雀啄灸激发经气,最后用温和灸开化经络。推拿时选取督脉线,夹脊穴,腕骨穴,天柱穴,风池穴进行推拿按摩,每个穴位按摩5 min,然后采用揉捏,推拿方法对上肢僵硬肌肉处即肩颈,上肢,肩胛处交替按摩约5 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7 d后观察患者情况。

1.3 评价指标

1.3.1 有效率和治愈率[3]经过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将临床疗效评定为,治愈即症状体征消失,显效即症状体征有所缓解,无效即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总共3个等级,有效率=(显效人数+治愈人数)/组内总人数×100%;治愈率=(治愈人数)/组内总人数×100%。

1.3.2 VAS评分 即一条有标有1~10个点的10 cm直线(代表1~10分),最左边的1分代表无痛,最右边10分代表剧痛,患者以自身感觉在其上标出疼痛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利用SPSS 18.0对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传统疗法组与综合疗法组的临床效果比较 传统疗法组48例中,颈椎病治愈14例(占29.2%),显效18例(占37.5%),无效16例(占33.3%);综合疗法组48例中,颈椎病治愈24例(占50.0%),显效24例(占50.0%)。综合治愈例数和显效例数均明显多于传统疗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传统疗法组与综合疗法组的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传统疗法组与综合疗法组VAS评分均明显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传统疗法组VAS评分(4.46±0.66)分,高于综合疗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我国中医将颈椎病归为痹症范畴,病因为积劳损伤,外感风寒湿邪,内损肝肾所致。而现代西方医学认为颈椎病的病因是颈椎退行性病变,使得颈椎间盘突出,纤维环薄弱,甚至髓核膨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从而产生一系列相应症状体征。目前在中医临床上,多使用单纯针刺法对颈椎病患者进行对症治疗,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减轻局部无菌性炎症,促进炎症消散吸收转归,舒张血管,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灌注,减轻缺氧缺血状态,缓解肩颈肌肉的高度紧张,减轻其对颈椎的过度牵拉从而减轻不适症状[4]。这一疗法已公认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疗效,但是无法根治,只能短期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治疗时间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传统疗法组(n=48)8.51±1.64 4.46±0.66 15.872<0.05综合疗法组(n=48)8.57±0.99 3.05±1.21 24.462<0.05 t值0.217 7.088 P值>0.05<0.05

热敏灸是一种利用艾灸在患者热敏点上以固定手法灸疗的中医外科治疗手段,在利用灸条产生的高温达到加强血液供,刺激穴位的目的的同时,艾草又可以发挥其去湿驱寒的效果,并且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处的肿痛问题;而推拿可以通过揉捏放松患处的肌肉来促进肩颈,上肢血液循环,脑脊液循环,并通过特有的一些按摩、推拉、揉捏手法改变颈椎间隙宽度,释放颈椎之间的空间,减少颈椎压力,一定程度上恢复颈椎间盘的生理位置,缓解僵紧的肌肉对颈椎的不正常牵拉,减轻肩颈肌肉、经络、骨骼的紊乱,重建起颈椎的稳定度[6]。并且综合疗法可以结合几种疗法的长处,共同影响到颈部交感神经,通过对交感神经紧张状态的放松,缓解症状,调节内分泌水平,从而达到比单纯针刺疗法更为深远的治疗目的[7]。目前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将多种中医非手术外部治疗颈椎病手段联合使用治疗颈椎病患者,可以得到更好的疗效,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更长足的改善,这种新型综合疗法多采用热敏灸联合针刺和推拿手法[8]。通过分析本次研究数据,综合疗法组的治愈例数与显效例数均为24例,明显多于传统疗法组的14例和18例(P<0.05)。提示,综合疗法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综合疗法组患者疼痛评价指标VAS评分(3.05±1.21)明显较传统疗法组更低(P<0.05)。提示,综合疗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

综上所述,采用热敏灸联合针刺、推拿的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不仅临床疗效远远好过单纯针刺治疗,而且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有待进一步临床推广。

[1] 余清云.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1):156-157.

[2] 周靓,王莹.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进展[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4,3(1):34-36.

[3] 庄和平.联合使用针刺、推拿及中药热敷法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观察[J].中医中药,2015,13(22):33-35.

[4] 杨松.推拿联合针刺治疗颈椎病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24):44-46.

[5] 张妤,浦斌红,丁宏娟,等.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椎病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015,36(22):27-29.

[6] 罗开涛,杨喜兵.热敏灸与温针治疗颈椎病疗效效果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12):1135-1138.

[7] 肖慧华,张翠蓉,李林.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31):154-155.

[8] 吴凯.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概述[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3):251-256.

猜你喜欢
肩颈颈椎病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拯救低头族,告别肩颈酸痛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肩颈痛该如何治疗与防护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都市“病患”解救包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