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1-30 09:09罗小兵
当代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尼莫地平血管性颗粒

罗小兵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药剂科,江西 抚州 344000)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缺血、缺氧或是出血产生的认知功能障碍。在我国这一临床综合症的患病率接近阿尔兹海默病,多发于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中风等问题的日趋严重,有效地治疗VD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VD的机制复杂,相对应的治疗药物也十分多样,比如扩血管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调节脑细胞代谢药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麦角生物碱及神经营养因子等,其疗效各有优缺点[2]。本院采取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莫地平的治疗方案,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入手,期望用其独特的理论基础为VD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并且经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VD患者94例,入选患者均符合美国神经病学会以及我国1995年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3],同时结合上述病史、体格检查的资料,必要时需要相关的影像学检查证据。在排除了非血管性病因所致的痴呆、血管急性期改变及有相关基础疾病的患者后,将最终入选的9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53~79岁,平均(66.9±9.4)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1.4±1.1)年,脑出血11例,脑梗死36例;观察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52~78岁,平均(64.9±9.4)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1.5±1.3)年,脑出血13例,脑梗死3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口服尼莫地平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173),60~120 mg/次,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案,给予养血清脑颗粒(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60082,4 g/袋),1袋/次,3次/d。两组治疗观察1个月,如有血糖、血压偏高者及时采取对症治疗。

1.3 观察与评价指标[4]通过修订的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长谷川智力量表(Hastgawa Dementia Scale,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评价患者认知障碍情况。根据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指南》中有关VD的标准评定本次研究的临床疗效,其中①基本控制:患者症状基本恢复,神志、定向力、对答、反应及生活自理等正常;②显效:患者症状大部分恢复,上述各项指标基本正常,但反应较为一般;③有效:其余指标同显效,但反应仍迟钝,智力和人格可存在障碍;④无效:主要症状基本无改变或是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MMSE、HDS、ADL评分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24.4±4.2)分、HDS评分(23.9±3.2)分、ADL评分(28.4±3.1)分,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VD患者各项评分的比较(,分)

表1 两组VD患者各项评分的比较(,分)

P值>0.05<0.05>0.05<0.05>0.05<0.05项目MMSE HDS AD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47)17.5±3.3 24.4±4.2 17.2±3.1 23.9±3.2 37.6±5.8 28.4±3.1对照组(n=47)18.0±3.7 19.9±4.5 16.9±2.8 18.2±3.3 36.8±6.0 34.4±5.5 t值1.62 6.06 0.49 8.50 0.88 7.05

2.2 两组疗效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基本控制为7例,显效为15例,有效为21例,无效为4例,其中总有效率(除无效以外)为91.5%;而对照组基本控制有2例,显效为14例,有效为18例,无效为13例,总有效率为72.3%。两组总有效的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2,P<0.05)。

3 讨论

脑血管长期慢性的缺血使得脑组织长时间处于低灌注的状态,逐渐引起大脑白质的损害,从而导致VD这一获得性的智能损害综合症。其病因主要有大动脉病变、心源性脑梗死或是小血管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另一方面,血压、血脂的升高或是合并动脉硬化、缺血性卒中以及具有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等会增加患VD的风险[5]。从中医观点来看,VD为脑之络病,即脑组织络脉阻塞、瘀滞和络虚不荣。络脉是连通脑部气血津液的通路,若络脉不通畅则直接影响气血津液的输送,最终导致VD的发生[6]。

尼莫地平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具有改善脑血管平滑肌细胞组织的作用,增加脑血管过流量,改善脑灌注情况,并能防止因钙离子超载引起的自由基生成抑制作用,较好地保护神经元的正常功能[7]。养血清脑颗粒的组成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钩藤、珍珠母和决明子等中药,其药理机制可能为通过当归、川芎降低血黏稠度,发挥降低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改善局部循环等;通过熟地黄降低血脂、改善细胞代谢等;通过珍珠母改善记忆力、精神运动能力;通过决明子降血压、降低血胆固醇等。养血清脑颗粒可以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并维持突触结构的完整性;可以提高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减缓神经元的缺血性损伤,减少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加快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改善VD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8]。养血清脑颗粒可以活血化瘀、通脉活络,增加局部血流量,促进神经组织恢复;同时提高脑部血氧分压,提升脑供氧水平,脑部的血液流速加快,从而使脑神经元的生存环境改善。

在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莫地平对VD疗效确切,其效果要优于单用尼莫地平。本次研究也表明,采用该联合治疗的方案的患者MMSE评分(24.4±4.2)分、HDS评分(23.9±3.2)分、ADL评分(28.4±3.1)分,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单独应用尼莫地平的患者。这说明该方案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认知、行为能力有着明确的改善作用。临床用药一个月期间,联合用药的VD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其安全、有效,是值得使用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了对照组,但仍存在4例无效的患者,这可能与患者个体差异、药物敏感性差等有关,因此,我们还需进一步研究针对VD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莫地平对VD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应忠.老年患者血管性痴呆发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5,22(4):251-253.

[2] 孙贤桢,郭志男.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1):18-20.

[3] 杨醒鸿,颜国平,苏玉蓉.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34):156-157.

[4] 宋智.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30):137-138.

[5] 郭改艳,刘胜武.血管性痴呆诊断、中医辨证及西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6,22(15):2978-2981.

[6] 王娟,孙菊光,史江峰.血管性痴呆中医药治疗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5,21(14):104-107.

[7] 霍金霞,赵立平,李文凤.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中重度智力障碍血管性痴呆65例疗效研究[J].中国药业,2015,24(23):65-67.

[8] 董静,李晶,刘斌,等.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12):1375-1378.

猜你喜欢
尼莫地平血管性颗粒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anyi granules (免疫Ⅱ颗粒) for reversal of immune nonresponse following antiretroviral therapy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a randomized,double-blind,multi-center,placebo-controlled trial
HPLC-ELSD法同时测定十味鹅黄颗粒中3种成分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疏风定喘颗粒辅料的筛选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
连花清瘟颗粒治疗喉瘖30例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
养脑复聪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