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部级优课教学实录的设计与思考

2018-01-30 21:52陈湘梅��
考试周刊 2017年63期

陈湘梅��

摘要:本文采用“目标导学”、“七步八问”的新课堂模式,从探索完全平方公式入手,再应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师生的合作交流,展现了课堂的七步流程。

关键词:目标导学;七步八问;分解因式;完全平方公式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下数学《第四章因式分解公式法——完全平方公式》的课堂实录,曾获得教育部2015-2016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这节课采用“目标导学,七步八问”的新课堂教学模式,笔者把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和教学实录与大家分享。

一、 教学过程实录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师:七年级同学们学过的完全平方公式是什么?

课件展示:完全平方公式:

(a+b)2=a2+2ab+b2

(a-b)2=a2-2ab+b2

现在我们把完全平方公式反过来,可得:a2+2ab+b2=(a+b)2

a2-2ab+b2=(a-b)2

第二环节明确目标

师:首先我们学习一下目标,全班同学齐读。

生:齐读学习目标:

(1) 会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2) 了解分解因式先考虑提公因式法,再考虑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师:很好!我们知道了目标以后,就可以做到了有的放矢地学习。

师:现在我们是要因式分解,把完全平方公式反过来用,那么这时我们可以得到乘方的形式,(a+b)2是乘积的形式,所以我们可以达到因式分解的效果。现在总结一下完全平方公式: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等于这两数和(或者差)的平方。公式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

生1:公式的左边是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

生2:右边是两数和(或者差)的平方,括号的平方。

师:总结得很好!形如a2±2ab+b2的多项式,我们称为完全平方式。完全平方式有什么特点?哪位同学来总结归纳?

生3:总含有三项;其中两项可写成两数的平方和的形式,另一项刚好是两项积的2倍。

生4:a和b既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

生5: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那么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

师: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第三环节自学指导

师:请学生完成下列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

请补上一项,使下列多项式成为完全平方式。

(1) x2++y2;

(2) 4a2+9b2+;

(3) x2-+4y2;

(4) a2++14b2;

(5) x4+2x2y+。

(老师提问学生,学生口答,老师及时反馈纠正)

小组交流后总结结论:应用完全平方式可以进行因式分解,a2-2ab+b2=(a-b)2a2+2ab+b2=(a+b)2

师:口诀:首平方、尾平方,首尾相乘两倍在中央;同学们记口诀后就比较容易找出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与b各代表什么,第2题要补中间项时要注意什么?

生:中间项要注意补上正负号。

师:很好!同学们应用公式要注意细节。

第四环节练习巩固

例1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 x2+14x+49

(2) 4a2-12ab+9b2

(3) (m+n)2-6(m+n)+9

(4) (m-2n)2-2(2n-m)(m+n)+(m+n)2

师:课件展示题1和2的解题过程,同学们想上台“挑战”题3和4吗?请两位同学罗超和沈家欣上台板演。

师:题3和4应用数学的整体思想,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与b不仅可以表示单项式,还可以表示多项式。在运用整体法时,先要找到完全平方式中的“头”和“尾”,确定中间项的符号,完全平方式中的“头”和“尾”,可以是数字、字母,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注意去括号后的符号变化和系数变化。

例2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 3ax2+6axy+3ay2

(2) -x2-4y2+4xy

(3)9x2y-6xy+y

(4)(x2+y2)2-4x2y2

师:对一个三项式,如果发现它不能直接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时,首先考虑什么方法?

生:首先考虑提公因式(包括提取负号),再考虑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师:同学们回答很棒!在综合应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分解因式时,一般按以下两步完成:(1)有公因式,先提公因式;(2)再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注意:一提二套三检查。

第五环节展示、检测

师:现在,我们就来展示一下同学们小测的情况。(同学们积极举手)

生6:我们来看一下:第一道题,我们先观察一下式子,你们会发现,它的三项中含有公因式3a,提取3a……然后大家就会发现,它完全符合一个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然后记得前面有个公因式3a。(掌声)第二道题,是要提负号出来……经过观察,它也符合一个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

师:你分析得很好。(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生7:如果首项有负号,第一步要提出负号,注意各项都要变号。师:第2题,首项有没有负号?生8:有,还要注意各项有没有公因式。師:第3题同学们来看一下,观察各项公因式是y,所以提出y,最后还要运用完全平方公式。第4题,同学们观察一下(x2+y2)2-4x2y2,我们把4x2y2看成(2xy)2,此时是不是符合平方差公式,此时要用到上节课刚学的平方差公式,此时我们可以应用数学的整体思想,看成这是第一项、这是第二项,两数的和乘两数的差,那么下一步还要怎样分解?生9:还要再继续运用平方差公式。师:同学们各抒己见,讲得很好!还有哪位同学要展示一下你的心得?生10:老师,第3题我有意见,第3题应该是把9x2化成(3x)2,而不是直接化为完全平方式啊。师:这位同学很细心,我们为他点赞。第六环节精讲点拨师:请同学们在自主完成的基础上同桌交流,分组讨论,互相更正纠错,小组讨论后,派代表上讲台讲解。1. 用简便方法计算:20052-4010×2003+20032生11:可以把中间项-4010×2003拆成-2×2005×2003符合完全平方式公式师:你善于动脑筋,很棒!2. 若a2+b2-6a+4b+13=0,求a+b的值。师:同学们有什么方法?给大家展示看看!生12:上台讲解(a2-6a+9)+(b2+4b+4)=0(a-3)2+(b+2)2=0a-3=0或b+2=0得a=3,b=-2从而a+b=1师:很棒!(全班同学热烈鼓掌!)第七环节小结提高师:从今天的课程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还有什么问题和想法需要和大家交流?生13:我学到了灵活应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生14:我学到了数学的整体思想和化归思想。二、 教学反思1. 新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爱学、乐学,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主要学习形式:独学、对学、群学。课堂模式: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流程“七步骤”:①创设情境→②明确目标→③自学指导→④练习巩固→⑤展示、检测→⑥精讲点拨→⑦小结提高。课后反思“八自问”:①你创设的课堂情境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有助于学生对所教内容的理解?②本课出示的学习目标难易度如何?是否符合班情、生情?③围绕目标组织学生自学,你采用了独学?对学?群学?或兼而有之?④本堂课学生展示效果如何?你采用何种激励方法?⑤学生会的不讲,完全不会的也不讲,你是否遵循“二不讲”原则,来进行精讲点拨?⑥当堂训练这一环节你落实了吗?⑦本课结束前,你是否对本课的内容要点进行归纳小结?⑧本堂课是否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精神?“三维目标”是否分解落实在教学过程之中?2. “目标导学,七步八问”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四或六人为一组,根据老师出示的学习目标,每一个人都专心致志的思考、讨论,思考时教室很安静,讨论时既热烈又有序,到了展示环节,每一个问题都有大半的同学举手要求发言,眼里闪烁出自信的光芒,更让人体会到青春的气息、生命的涌动。作者简介:陈湘梅,福建省漳州市华侨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