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地域文化赏语文情韵

2018-01-30 00:52陈媛捷��
考试周刊 2017年63期
关键词:情韵文言文诗歌

陈媛捷��

摘要:近年来,语文中考试题越来越侧重渗透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将地方味与语文味紧密贴合。所谓地域文化,广义上是指地方特色的文化,它包括地方的政治、经济、历史、名胜、风俗、环境等方面的文化信息。地域文化已经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让学生在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里,感受风土人情,品悟语文情韵。因此,笔者就2017年苏州语文中考试题这一特点作简要评述与思考。

关键词:地域文化;语文情韵;地方味;语文味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说到苏州,我们不禁会在脑海中浮现这样的画面:撑起一把油纸伞,走进平江路,走进雨巷中,听雨声的滴滴答答,一寸一寸感受雨的清澈与细微。湿漉漉的路面把这小巷衬得玲珑剔透,意味深长。小桥流水的苏州,宛若含苞的白莲,质朴而雅致地静静盛开。

作为当今中国理想化城市的一个缩影,它一面保留着质朴,幽致的文化底蕴,一面在经济上新颖时尚,气象万千。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穿透历史,留存至今,而这正是苏州人文精神的最特别之处。因此,对于苏州的中学生,无论是老苏州人还是新苏州人,都应该,也必须去感受浓郁的地域文化,在悠久的历史中徜徉,在丰富的文学中欣赏。自然,在今年苏州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命题组就将地方味与语文味紧密贴合,撷地域文化,让学生赏语文情韵。这也对我们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有着导向和示范作用。

一、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平江路

识字与写字能力,是新课标所提出的初中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能力。对于这项能力的训练与提升,我们通常会将试题的第一题设置为看拼音写词语。而这种题型的考查方式不一。

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多为直接写下拼音,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完成。当然,有时也会采用选取一段话,以留白的形式让学生根据拼音补充完整。本次中考所采取的形式为后者。让学生阅读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设置这样的形式,有利于让学生进入文本情境中,去回忆并思考所填汉字的写法和用法,易于发散思维,有所联想,放松心情,增强做题的信心和积极性,提高正确率。

对于语段的选择,命题组动了一番脑筋。围绕苏州的地方特色,选取平江路为描写对象,运用散文化的语言将这条老街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独特风韵和人们闲适雅致的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所填之词难度不大,学生在这样的文字中不但没有了初做试题时的紧张不安,反而多了几分从容淡定。似乎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自己所在城市、所熟悉的平江路,踏着青石板路,留下串串足迹,融入在老街的静谧与清幽之中。这无疑让学生获得了精神的享受,心灵的滋养。我想,这才是做语文试题应该有的独特感受,也是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很好的表现形式。地方味与语文味的完美结合,学生不再是为了分数而做题,而是充分享受其中的意蕴而答题,因为他们在做属于自己的语文题。

二、 温醇沧桑,典雅婉转——昆曲

对于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而“读”与“写”尤为重要。学生需要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阅读一段文字,能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内容或明确所写对象的特点,这就得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的概括和运用能力。所以,这种题型在考试中出现几率较大,本次中考也不例外。

作为一道语用题,借以考查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命题组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一段文字,用几个短语概括昆曲的特点(其中至少一个是主谓短语),含标点不超过40个字。就题型而言,学生驾轻就熟,平时不乏训练。就题干内容而言,选取苏州的地方戏——昆曲,学生对此不感到陌生,甚至有些学生比较熟悉,在阅读前就能对昆曲特点说出一二。因此,本题难度适中。这段文字用优美的语言诠释了昆曲悠久的历史,如酒般温醇,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词曲典雅,行腔婉转,影响较大的特点。学生在文字中似乎又听到了哀艳婉转的《牡丹亭》,似乎又回忆起昆曲如行云流水般道不尽的良辰美景。

这段文字对学生而言,积累了知识,丰富了文化底蕴。学生在读中欣赏,在昆曲中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在概括特点的过程中,品悟地方文化所展現的语文情韵,也不禁为自己能在这方土地上学习生活而感到幸福和满足。

三、 雨打扁舟,借酒消愁——过吴江

新课标要求:“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运用于诗歌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深入解读诗歌,采用多种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发散学生的思维,训练他们的个性化表达,使他们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诗歌鉴赏的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共鸣,要跨越时空与作者心有灵犀一解其味。在平时的诗歌训练中,学生应加强诵读,积累古诗词;结合背景,理解古诗词;抓住诗(词)眼,鉴赏古诗词;教师在诗歌课堂上应重视诗意的回归,引导学生在联想和感悟中,把诗学“活”。如果学生一味死记书本中老师所讲的诗歌笔记,那么就很难灵活运用于课外的诗歌鉴赏题,未能达到将诗学“活”的目的。因此,本次中考诗歌鉴赏题即能考查学生的灵活迁移的能力与诗词理解运用的能力,区分度较高。

在命题时,出题者依然注重地方味与语文味的贴合,选择了蒋捷的一首词《一剪梅舟过吴江》。

吴江,在苏州的最南端,历史悠久,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老苏州人。看到“吴江”二字,给不少学生心中增添了几分亲切感。结合注解,学生了解词人的作词背景:是在南宋亡后,飘零于姑苏太湖之滨期间,由此能初步感受词人心中的些许愁绪。这首词,学生读来看似陌生,实则运用广泛。词中的这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作文中时有出现。读完这首词,学生应联想到李煜的《虞美人》和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它们都是景与情结合,凸显“愁”字。李煜的词将愁绪比作春水,化抽象为具体,突出亡国君主的愁绪绵延深长;李白的诗借酒浇愁,而愁更愁,愁与水联系在一起,言愁之连续不断。而蒋词依然以酒排遣愁绪,直抒胸臆,雨打扁舟,又以雨水渲染愁绪,情景交融,期待归家后过上安定和美的生活。最后通过时序的暗示,以形象化的表达,抒发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流露出一个亡国遗民的愁闷。因此,这道诗词鉴赏题,学生在灵活迁移,并结合注解明确背景,理解诗意之后,问题便能迎刃而解。endprint

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本着“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的原则,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悟”,自己去“写”,总结分析思路和答题角度,才能灵活应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步走进绚丽的诗歌审美殿堂。

四、 历史变迁,震川受任——记沧浪亭

文言文阅读,一直是学生失分的一大方面。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缺乏必要的积累与举一反三的能力。老师每讲过的课内和课外文言文,都有重要的实词、虚词、文言现象需要整理摘录,巩固复习。只有熟记于心,方能举一反三,灵活应对。

本次中考文言文阅读依然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选取课内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课外归有光的《沧浪亭记》。这两篇文章都采用“记”的形式,叙述完整,思路清晰。归有光是苏州昆山人,世称“震川先生”。沧浪亭是苏州四大园林之一,经历了历史变迁,环境清幽古朴,山与水相映成趣。全文是归有光应佛徒文瑛的请求而写的一篇传记。选段着重介绍了自己写记的原因和沧浪亭的历史变迁。学生在做这篇阅读时自然可以结合自己对沧浪亭的了解,进一步分析选段大意,难度不大。这道题又将地域文化恰如其分地与语文情韵联系起来,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于《桃花源记》的问题设置是经常考察的词意理解和重要语句分析。本次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方式易于让学生接受并减少失分,提升了答题的准确率。然而,对于文言文的教学又不免让我产生思考。

就常规课堂而言,现今的文言文教学的大众化模式依然是“串讲+翻译+处理课后练习”。老师之间流行的口头禅是“文言文要串讲”“文言文要字字落实”。这也是我在学生时代时,老师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字字”当然包括课文每一个句子的实词和虚词。但是,有时我也会心生疑问,“字字落实”真的有必要吗?我们真的能够帮学生做到“字字落实”吗?比如,那些生僻字往往只在一篇文言文中出现,即使不懂它,也不妨碍我们读其他古文。讲得多,并没有实效,也没有必要。至于常用词的常用意义,我们确实要下功夫落实。正如王力先生所言,常用词的常用意义“我们差不多在任何一部古书中都和它们接触,如果不彻底了解它们,不但这篇文章读不懂,其他文章也懂不了,甚至完全陷入误解”“掌握常用词的常用意义,这是一种以简驭繁的方法”。因此,“字字落实”没有必要。

每讲一篇文言文,我总是很认真地备课,查阅并搜集资料,与同事反复讨论交流,希望帮助学生做到“字字落实”。但是花了很大的功夫,仍有相当数量的字句落实不了,特别是那些虚词。同时,在实际课堂上,从学生反馈的意见上来看,大家很反对老师逐字逐句地串讲翻译。表面上看,大家好像完全懂了,但却是一种被动地接受与获得。学生缺乏自主能动性,更谈不上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缺乏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文言文因此产生了厌倦情绪。也就有了学生之间流传的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所以,文言文教学无需“字字落实”,切忌串讲翻译。正如新课标所言:“评价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他們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整体感知。”课前的预习很有必要,学生可以先熟悉课文,收集相关资料。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学为主,教师讲为辅,主张人人动手,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教师指导理解、积累与学生自学、归纳学法相结合的文言文教学模式。

其实,无论是文言文教学、诗歌教学还是基础知识运用方面的教学与指导,都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配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让学生明白,学语文,不仅仅是应试,更重要的是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这才是学习语文的真正目的。

五、 撷地域文化,赏语文情韵——思与行

从今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不难发现,地域文化已然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渗透在诸多题型当中,有利于让学生在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里,感受风土人情,品悟语文情韵。这便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多阅读、多了解、多搜集有关本土特色的相关文学作品,设计整合成多种题型,在学案上有所体现。通过让学生积累运用、对比阅读、训练巩固、迁移提升,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和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于地域文化中赏语文情韵。

参考文献:

[1]胡云信.语文教学要吸收本土文化滋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07).

[2]杨华当.融本土文化于语文教学探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02).

作者简介:

陈媛捷,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韵文言文诗歌
诗歌不除外
东方情韵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中国情韵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情韵
咏竹
诗歌岛·八面来风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