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中的两三事

2018-01-30 21:55龚俊贞��
考试周刊 2017年63期
关键词:家校沟通坚持信任

龚俊贞��

摘要:家校沟通是联系家长和教师之间的重要桥梁,而在家校沟通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不理解、不信任,从而阻碍了孩子更好更有利的发展。本文通过教师对一位家长沟通交流前后态度的转变过程的记录,旨在将自己对于如何进行家校沟通过程的切身体会和看法展现出来,以期得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关键词:家校沟通;信任;坚持

家长对老师的理解与信任是家校沟通成功的基石,而让家长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真诚的关心与帮助又是家长信任老师的基础。对于部分“难搞定”的家长,如何让他们看到老师真诚的用心呢?下面是我近一年与一位家长打交道的亲身经历:

一、 初期交流,道阻且长

刚开学不久,查寝时就发现汪这孩子喜欢骂脏话,也经常在教室讲脏话,内容低俗,对此班上同学意见较大。与其交流后,没有什么改观,于是想从家长方面了解一些情况。

但出人意料的是,当与他妈妈谈到孩子爱讲脏话时,对方“自信”而又不容置疑地说:“我的儿子不会讲脏话,我自己的儿子我特别了解。”我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了这样的习惯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对方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紧接着发生了一件事,记得那天下午,6点10分左右,刚想下班,一群娃娃就拥进办公室说:汪在哭,好像是被生活老师打了。具体情况,一群孩子也没说清楚。我立即找到汪了解情况,谁知家长心急火燎转眼就到了学校,情绪有些失控。究竟事情的经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实大家都不清楚,家长相信的是孩子在电话里与他们讲的——自己被生活老师又打又踢。理由是:汪从不对他们说谎,现在人多,孩子害怕,不一定会说出实情。最后,家长与孩子交谈后,决定:“我们冲着你选的这个班”,顾忌到孩子的想法,这件事纠缠下去,怕影响到孩子在老师心中的形象,所以就此息事宁人——我承这样的“情”,感激家长“给予”的“面子”。

第二天,经过多方面的调查,了解了事情经过:生活老师为了组织吃饭时的秩序,会过两分钟左右放一部分人进去打饭,正好排到汪那里时,他就被拦在了外面,就这样极其平常的事,汪就接受不了,好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汪就多次的用“打响指”的方式朝生活老师发泄自己的不满。汪反复的挑衅,激怒了年长的生活老师,生活老师就气愤地比划了一下,汪就极度受不了。从这件事中,我意识到了孩子性格中存在的问题。

本着对孩子未来负责的角度,鼓起勇气,再次与家长做了交流:排队打饭是一件普通的小事,生活老师也没有针对谁,对谁不公,而孩子却觉得受了极大的委屈,自尊心受了伤害,朝别人发泄,就性格中存在的问题望家长及时引起重视,疏导孩子的情绪,避免出现大的问题。家长不理解,却认为这次通话是为了维护自己学校老师的利益,强调说不再追究此事。对此,我对汪这孩子的性格很是担忧。

二、 坚持不懈,终见希望

大半学期过去了,一次语文课上,我看见汪与同桌上课姿态极不自然,他同桌只坐了半张凳子。于是我走到他们旁边,恰巧看到他们在课桌下传东西,我就请他们俩人起来回答问题,凳子上就出现了垃圾零食。学前教育时,班规十分明确,不能带零食到学校,更不能带进教室,更何况是上课吃呢?

我问:“汪,你们在吃东西?”汪瞬间气愤地把文件夹一甩,扔在门口,并走上去用脚狠狠地踩文件夹,然后跑出了教室门。我被孩子这样的举动惊呆了,吓坏了——还好及时反应过来,追了出去,把汪找了回来。

待汪情绪缓和后,我小心地与他交谈。问他情绪为何这么激动,他说:自己并没有吃东西,是同桌在吃,老师冤枉了他。

我意识到孩子的性格问题不能再忽视了,于是,又一次拨通了家长的电话,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地告知家长,并本着关心、帮助孩子的角度,与家长真诚地交流。家长终于改口说:小孩的性格是有些急躁,在家一定会引起重视。

第二学期,一次看见汪的同桌情绪十分激动,问其原因,他说:上英语课,汪一直在讲话,老师问他汪在做什么,他就实话实说了。就因为这事,下一节课正好是体育课,趁同学们不在教室,汪把他放在凳子上的外套校服,拿到操场去当拖布拖地。

汪一口否认了这件事。很快就有孩子追在我后面说自己亲眼看到汪拿了件校服在操场扫地。过了一会儿汪跑来跟我说,他是走读生,可以拿回家去帮同桌洗,我并沒有拆穿汪,肯定了他珍惜同学这份情谊。

第二天,我想知道孩子回家是怎样与家长交流的,当我打电话与他家长问及校服的事时,他妈妈很没好气地说:我都跟他洗干净了的嘛。一听就知道家长不知道事情的经过。我讲明事情的经过时,家长立即变了口气,说:十分抱歉,真的很不好意思,跟你添麻烦了,回家一定好好给孩子说。

三、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学年过去了,与这位家长的交流显得漫长而又具挑战性:从一开始得不到家长一丁点的信任,到家长会站在老师的角度,直面自己孩子的问题。我一方面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孩子的自尊,正面引导,另一方面竭力让家长感受到我对孩子真心的关爱,争取家长的配合,现在孩子有了较大变化:

从班委到同学再到室友,汪都得到了极大的肯定,从大家都不搭理他到现在有了自己的朋友。汪从对同学、班级极度冷漠,到现在为同学、班级主动做事,这在之前是绝不可能的事。

当家长看到孩子的变化,家校沟通自然不难,现在再与家长交流时,家长都会说“我们家长一定配合老师”,并且真诚感谢老师能与他们交流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经过诸多事情,尽管从一开始,家长的情绪是与教师抵触的:家长选择只相信孩子,对老师没有半点儿信任,尽管多次尝试,都没有明显的效果。对于这样态度的家长,我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箴言,以心换心,用自己的真诚与耐心,来赢得家长的配合:家校沟通过程中,需要教师面对繁杂的事物、甚而有些蛮横的家长有极大的耐心,确信大家的目的都是在促进孩子的发展,不能因一时被误解,家长的不配合而气馁、放弃,用不懈的努力来赢得家长的信任与理解;面对那些令人失望,屡次劝导都无用的学生,我从未放弃过对他们的任何努力,哪怕他们只有一丁点的进步,都是对我努力的肯定。

作者简介:

龚俊贞,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十五中小教育集团。endprint

猜你喜欢
家校沟通坚持信任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如果可以,我愿做你的眼
从生到死有多远
政策与商法研究坚持依法治理建设法治社会
平凡的伟大的执着
“两学一做”重在知行合一,贵在坚持
寻找家校沟通中的润滑剂
微信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