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的网络校本培训

2018-01-30 21:56金贞姬��
考试周刊 2017年63期
关键词:校本培训网络

金贞姬��

摘要: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途径,传统的培训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今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新形势下的网络校本培训,已成为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多举措的网络化校本培训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

关键词:网络;校本培训;多举措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化校本培训也上升到更高的层面,网络开放、灵活、自主、互动和更加便捷的特点,不断促使教师校本培训朝着网络化延伸,网络培训已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被众多的学校应用于校本培训中。

网络校本培训:是指以教师任职的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利用校园网及因特网丰富的教育资源,对教师实施全面的培训、网上的研讨、网上交流的培训模式。其中,教师是组织培训学习的主体,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阵地,而计算机网络则是继续教育的载体。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通过建构网络培训实践模式以及网络培训平台,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网络校本培训优势:具有非线性、多项交流便捷、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解决教师集中参加培训时时间受限、涉猎面窄、交流不充分、探讨不深入等问题,有利于教师横向纵深的梳理自己的教学过程,更新教育理念、寻求工作思路,创新教学手段。

我们学校具有庞大的教师队伍,为加大培训力度,学校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培训网络,满足教师专业实践的需求,采用校内培训、技能竞赛、技术研修等培训方式,提升教师运用网络化、信息化的能力。

一、 开发校园网络资源,为教师搭建网络培训的平台

我校率先推进了“班班通”建设、数字校园平台系统建设、数字校园配套设施设备建设、校园电子监控系统、语音教室建设、信息化教室建设。率先应用高效的OA自动化办公系统平台,实现了教学办公管理自动化;率先推行的教务管理系统及网络教学学习系统,实现了教师学习备课信息化;率先普及的学生管理系统化,实现了学生顶岗实习网络化管理。学校全面实现了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无线网络全覆盖。

二、 利用网络管理机制,对教师进行网络知识培训

为提高教师运用网络信息化能力,学校结合教师的实际需要,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资源,将网络信息技术的培训范围扩大到全校,开展全员性培训。通过采取多方法和多途径的系列网络知识培训,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及教研活动的能力。

首先培训教师利用学校OA办公平台,学会自主获得网上信息,自主开发适合课堂的教学课件,在网上集体进行电子备课,统一教学进度,建立任课教师博客、班主任论坛、课件交流、论文交流等。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形成具有旅游学校特色的校本培训。

其次学校利用校园网络、数码摄像机、微机室、虚拟仿真教室等先进设备,安排教师在规定的时间,提供网络资源要求教师收集和处理信息,开发课堂资源。同时,通过QQ群共享理念和资源、共享文件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为推进以校为本的教育研究和师资培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三、 利用网络平台,多举措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在网络校本培训中,学校摸索出“团队互助-师徒结队-教研先导-专家引领”的培训模式,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本培训。

(一) 开辟网上论坛,聚焦百家教学观点。

学校以校为单位建立的教师QQ群,开辟了网上论坛,为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和沟通的平台。学校成立了以教研组为单位的QQ群,由教研组长牵头,以QQ群为平台,确立每个月的培训主题,分配任务,确定目标,在不同阶段完成某个专业问题的研讨,这种方式及时解决了教师由于授课时间不统一,难以组织面对面集体培训研讨的问题。通过QQ交流,形成本学科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教育理论交流的主阵地,增强了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推动了学校教育研究“百花齐放”的局面,促进了全校性的教学交流与反思,拓宽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思路,形成了在实践中发展教师、在反思中成就教师的良好氛围。

(二) 以开设博客为载体,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把开设博客作为网上教研的新阵地,建立了语、数、英、信息技术等学科博客,拓宽了教研的内涵,突破了时空上的局限,使得老师可以自由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地在博客网上发表意见,并进行评课、讨论热点问题。这一新颖的模式得到了充分肯定。各教研组坚持每周的教研活动制度,扎扎实实地开展“学校推动、科组联动、教师互动”教研组活动。以集体备课、教学展示为载体,开展“合作式备课”课题研究,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 以“OA办公系统”为窗口,搭建教师自主学习平台。

教师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学校“OA办公系统”,通过“OA办公系统”平台最早了解学校的重要通知和最新信息。另外教师随时可以在线学习或下载管理部门上传共享的优秀教育资源。课后教师定期上传电子教案,教务处每月批阅并存档,满足了教师间或同学科教师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愿望。学校定期上传教师自主学习的培训内容,教师随时可以下载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学习心得,提高了校本培训的效率。

(四) 以信息化大赛为抓手,提高教师网络信息化应用能力。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以竞赛活动为抓手,以教材研讨、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改革为着力点,建立了系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校本培训计划,全面提高了教师信息化理念与应用技术。多次选派教师参加省、国家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说课比赛,在各级各类的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屡获佳绩,打造出一批业务素质硬,研究能力强的信息化教师队伍。

总之,新形势下的网络校本培训是信息社会教學改革中一个大胆的尝试与实践,它打破了陈旧的培训模式,创新了教师工作学习的组织平台、指导平台、交流平台、服务平台、激励平台和保障平台,为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让我们在网络的世界,用网络的翅膀,为教师创造更广阔的职教天地!

参考文献:

[1]杨国强.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的研修资源建设[J].

[2]孙力飞.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J],2007(1).

作者简介:

金贞姬,辽宁省沈阳市旅游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本培训网络
提升中职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校本培训探析
立足农村学校实际,合理进行校本培训评价
农村骨干教师校本培训,痛并坚持着
研析小学校本培训质量管理的方法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